海黃、越黃、非黃,真是「一代新人換舊人」

海黃是海南600種獨有的植物中的一種木材,做為黃花梨傳播最廣的海南黃花梨不僅僅是中國三大名木之一,還有個說法就是海南三寶,海瓷、黎錦、花梨,花梨就是指海南黃花梨了。值得一說的是目前對於海南黃花梨的定義是隻有從海南本土出產的降香黃檀才是真正意義的海南黃花梨,就算其他的木材在材質上和海南黃花梨非常的接近也是不能視為同一類,因此海黃也因其無法代替的獨特性從明清到現在一直被大家所追捧。經過幾百年的砍伐海黃越來越少,這些年來海黃大料可以說是少之又少,基本上市面上流通的都是一些老料。

海黃、越黃、非黃,真是“一代新人換舊人”

海黃沒有了,那就想辦法弄唄,方法無非就兩個,一是人工種植,一是尋找替代品。人工種植就是通過人工干預自然的選擇,通過定期澆水、使用化學肥料等人為因素讓黃花梨的生長速度加快,通常幾十年就可成材,但是這種人工的方法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木材的性質。人工種植的黃花梨在油性、密度等方面遠遠不及在高山自然條件下生長的野生黃花梨木材。既然人工種植不行那隻好尋找它的替代品,越南黃花梨隨之應運而生。越南黃花梨又稱徐聞黃花梨,也是高端木材之一,但是在原料價格上比不上海黃,但是與大多數的紅木相比,它的價格還是高出很多。其實隨著海黃的過度採伐海黃的存貨量不斷下降海黃無大料的現象出現後市場對海黃的巨大需求極需市場其他木材的補位,越黃的出現已經是不可避免了。

海黃、越黃、非黃,真是“一代新人換舊人”

除了越黃,現在出現的非洲黃花梨也是人有所聞。不過需要知道的是,由於非洲黃花梨這一名稱不夠正規,往往造成含義的混淆。比如說業內人士通常認為非洲黃花梨是特指國標紅木中的刺蝟紫檀,而不是市場上認為非洲黃花梨只是非洲硬雜木的一種統稱,而非紅木概念。這兩種說法,大多數人認同的是前一種。非黃和越黃的稱呼都是為了向海黃靠攏,一切都是市場需求干預的後果。

海黃、越黃、非黃,真是“一代新人換舊人”

但不管怎麼說這三者只有海南黃花梨才是最珍貴的、也是最正宗的,其他兩位越黃、非黃都是代替品,但是代替品始終是代替品,永遠也成不為正品,海黃的品質也是越黃和非黃無法無法比擬的。

海黃、越黃、非黃,真是“一代新人換舊人”

這“三小夥”有點相同又有點不相同。按照稀有程度來看海南黃花梨>越南黃花梨>非洲黃花梨,按照價格的差距也是海南黃花梨>越南黃花梨>非洲黃花梨。所以在挑選海黃的時候就千萬不要挑到越黃和非黃了,不然很吃虧的。海黃花紋美麗、色澤柔和,帶有一股香味。

海黃的紋路是極其流暢的海黃的香味是非常獨特的,而且香味十分的纏身,過去了很久都能聞到熟悉的香味,這也是海黃最大的特點,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海黃的花紋特別多有:鬼臉紋,鬼眼紋,狐狸臉紋,嬰兒面紋,老人頭紋,麥惠紋紋,虎皮紋紋,蟹腳紋紋,山水紋,竹絲紋等等。海黃的手感也是最特別的,摸上去猶如嬰兒般肌膚的那種感覺,讓多少人愛不惜手、流連忘返。

海黃、越黃、非黃,真是“一代新人換舊人”

現在海黃越來越稀少了,市場對海黃的需求卻依舊是這麼大,總有一天可能還是會消失不見,唉,“一代新人換舊人”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