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里芬計劃—德國的歐陸之矛

施裡芬計劃—德國的歐陸之矛

威廉一世於法國盧浮宮登基成為德意志皇帝

1870年,拿破崙三世(拿破崙之侄)所領導的法國政府,為了阻止普魯士統一德意志,影響其歐陸霸主地位,選擇向當時的普魯士王國宣戰卻折戟色當,最終導致了法蘭西第二帝國(法蘭西第一帝國為拿破崙建立)的崩潰。普魯士在色當戰役中摧毀了法軍後長驅直入,包圍並攻陷了巴黎,南德意志地區也脫離了法國的控制,承認普魯士的統治,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盧浮宮正式登基成為德意志皇帝,同時獲得了法國工業重地阿爾薩斯和包括要塞城市梅斯在內的洛林的一部分,自此標誌著德國最終完成了統一。

施裡芬計劃—德國的歐陸之矛

一戰法國凡爾登防線及堡壘群

戰後的法國,在英國的支持下以沿著150英里法德邊境的4個城市為中心,構築了一系列的堡壘群(二戰馬奇諾防線的前身)。東南從瑞士堅不可摧的阿爾卑斯山脈開始,堅固的混凝土堡壘從貝爾福、厄比納爾、土爾和凡爾登伸展開來。在厄比納爾和土爾之間還設計了一個寬闊的缺口,作為迎接敵人進入的巨大陷阱,希望藉助掩護得很好的混凝土箱形掩體中發射的交叉火力將德軍加以殲滅。凡爾登以北約20英里,就是盧森堡、比利時和崎嶇的阿登森林。

施裡芬計劃—德國的歐陸之矛

德國總參謀長 施裡芬

期間由於法國與俄國的結盟,同時面對法國這種難以攻破的稜堡群,從1891年到1906年擔任德國總參謀長的阿爾弗雷德·馮·施裡芬,仔細研究了俄國與法國的軍事力量及戰略思維後,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構想,即在同時面對法俄的戰鬥中,利用德國兵力動員迅速的優勢,先擊敗法國,而後再回頭集中力量對抗俄國。施裡芬判斷,俄國落後的軍事動員體制將為德國提供至少6—8周的時間來對付法國。而擁有著密集鐵路網和高效的動員及後勤保障體制的德國則完全有能力在完成軍事集結後迅速打敗法國。而這個計劃就是施裡芬計劃,該計劃實施的核心,其實就是時間差。

施裡芬計劃—德國的歐陸之矛

一戰德軍

在獲得時間差的基礎上,施裡芬計劃的中心和重點,便是如何繞過法國漫長而堅固的防禦體系攻入巴黎。整個計劃的基本內容是:將德國全部作戰兵力分為對俄國的東線和對法國的西線。其中,西線兵力79個師,東線兵力則僅設置10個師並夾雜部分地方部隊。東西線兵力的分配比例大致為1:8。而西線又分為左右兩翼,右翼(比利時方向)部隊為68個師,左翼部隊為11個師,比例同樣也是1:8,左翼部隊中一部分分配在凡爾登地區,這裡距離巴黎僅有135英里,即是巴黎的西北門戶,也是法國對德防線的中心節點重心所在。其餘兵力則部署在長達240公里的法德邊境上。西線的右翼,是德國主力中的主力,也是德國贏得戰爭勝利的關鍵。

施裡芬計劃—德國的歐陸之矛

一戰前歐洲局勢圖

按照施裡芬計劃,一旦戰爭打響,東線德軍將以少數兵力與奧匈帝國軍隊遙相呼應,牽制俄國軍隊於東普魯士邊境。與此同時,集結於西線右翼的軍隊將以凡爾登為軸心向西南法國、比利時方向展開逆時針旋轉攻擊,取道中立國比利時,穿越比利時平原,橫掃法國北部沿海切斷英法聯繫後從北、西、南三個方向包圍巴黎,繼而向東,從法軍背後包抄並消滅法軍主力。而西線左翼的任務則是誘使並牽制法軍主力的進攻。

施裡芬計劃—德國的歐陸之矛

逆時針旋轉攻擊的施裡芬計劃

施裡芬的計劃在當時無疑是非常完美的,但自他1906年從德國總參謀部退休之後,世界軍事發展出現了許多新的變化,塹壕戰術、重機槍、飛機、坦克等新型的戰術和武器都將開始在這個舞臺上登場,而他的繼任者小毛奇又將做出怎樣的抉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