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領國原本很富裕,但因爲戰事連連,至今未停戰,國家一貧如洗

這個領國原本很富裕,但因為戰事連連,至今未停戰,國家一貧如洗

歷史長河中,不少曾經強大一時的國家最後因為過於好戰,走上了滅亡的道路。比如當時的蘇聯曾經是與美國爭鋒相對的超級大國,最終卻被戰爭搞到解體收場。而二戰時期的納粹德國也因為過於好戰,不斷對其他國家發動戰爭,最終被反法西斯同盟打敗,分裂成東德和西德。

除此之外,還有我們國家的這個領國,它原本很富裕,但因為戰事連連,足足打了60年的內戰,而且至今都沒有停戰,導致國家一貧如洗,窮得叮噹響。這個國家就是與我國西南地區接壤的緬甸。

這個領國原本很富裕,但因為戰事連連,至今未停戰,國家一貧如洗

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曾是我們的藩屬國之一,與我們國家保持友好的往來。當時的緬甸又被稱為“洪沙瓦底”。然而,英國殖民者卻在1824年至1885年對緬甸發動三次侵略戰爭,最終佔領了緬甸,將其設定為英屬印度的其中一個省。

這個領國原本很富裕,但因為戰事連連,至今未停戰,國家一貧如洗

二戰結束後,緬甸成功獨立,國土面積達到67萬多平方公里領土。誰又能想到,緬甸這個國家在二戰前後,由於相對和平的環境,經濟發展迅速,一躍成為亞洲最富裕的地區之一呢?二戰前的緬甸人均GDP就達到了720美元,就算放在現在進行排名,也是數一數二的實力。所以當時的緬甸也被人稱為“亞洲明珠”。

這個領國原本很富裕,但因為戰事連連,至今未停戰,國家一貧如洗

然而,1960年的時候,軍事強人尼溫奪取了緬甸的最高政權,並推崇武力同化緬甸的理念。也從這一年開始,緬甸進入了內戰狀態,緬甸政府軍依靠豐厚的財政,對果敢、撣邦、克欽民族陣線等緬甸境內的軍隊實力發起進攻。從此,緬甸戰事連連,打了60年的內戰,至今尚未停戰。

在這60年內戰時間裡,炮火摧毀了大量城市,工業的發展也遭受重創,嚴重影響了緬甸財政收入。而緬甸境內的國民為了保命,不得不保持遷移,導致大量土地荒廢,緬甸的農業也因此受到嚴重影響。最終,緬甸整個國家都陷入困局之中,經濟上一貧如洗,成為亞洲地區較為落後的國家之一。

這個領國原本很富裕,但因為戰事連連,至今未停戰,國家一貧如洗

至於他們所打擊的叛軍並沒有在這60年的戰爭中被消滅,反而發展得越來越壯大,這也讓全球人民對緬甸這個國家不禁感到唏噓。其實戰爭都持續那麼多年了,還沒取得有效進展,緬甸政府軍為何不停止炮火,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國內問題呢?再這樣下去,只會讓國民繼續處於水深火熱的困境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