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崗村、華西村、黎壩村……改革40年我國農村的旗幟

改革開放40年,“小”村莊鑄就“大”輝煌

摘要:有這樣一句話,“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的確,農耕文明是人類史上的第一種文明形態,特別是在中華民族深邃的歷史長河之中,農業社會創造了上千年的輝煌成就。

《鄉土中國》有這樣一句話,“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的確,農耕文明是人類史上的第一種文明形態,特別是在中華民族深邃的歷史長河之中,農業社會創造了上千年的輝煌成就。可以說,中華文明發展至今,每個地區、每個民族、每個個體,身上都少不了那分“鄉土味”,即便是每天生活工作在城市的人群,絕大多數人的內心深處總會潛藏著某個“小村莊”。

在改革開放浩浩蕩蕩的40年裡,農村的鉅變往往最能凸顯發展的偉大成就。不少村莊,從一條條“四好農村路”的零星出現到挨村挨戶全線貫通,從一片片磚瓦矮房到家家戶戶住上洋房高樓,從一座座簡陋的旱廁到逐村用上衛生清潔的水衝廁……,農村群眾的生活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產經營模式日趨多元、增收致富選擇不斷增多,這不僅是因為我們黨始終將“三農”視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歸功於廣大農村百姓的辛勤勞動、努力付出。

小崗村、華西村、黎壩村……改革40年我國農村的旗幟

努力尋得富民增收新路子。“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 中國有近6億人生活在鄉村,其生產水平、生活質量、富裕程度在經濟社會發展中佔有較高的分量。改革開放40年來,富民增收一直是農村工作的重要環節,更取得了看得見的成效。被稱為“中華天下第一村”的江蘇華西村,始終堅持“共同富裕”的理念,在農村發展的特色和底蘊中,融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方式和手段,讓村民人均年收入漲至2017年的9.05萬元,增長411倍,幅度驚人。像華西村這樣的村莊還有不少,都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找到了富民增收新路子。據統計,40年來,我國農民人均年收入增長近100倍,數據背後,反映的是不僅是農村百姓富裕程度的提高,更是生活的幸福指數在不斷攀升。

務實探索強村興農新模式。中國人的“米袋子”鼓不鼓、“菜籃子”豐富不豐富、“餐盤子”安全不安全,關鍵還在於農業發展的水平高不高。40年的創新探索、苦心經營,作物質量得到保障、生產效率顯著提高,特別是隨著農業現代化的深度推進,農村生產水平更是得到了長足進步。四川黎壩村,30戶農民將土地經營權入股成立合作社,依託集體經營、新型職業農民等,成功破解“誰來種地”的難題……今天,在全國各地的小村莊,到處可見農村土地的有序流轉、適度規模經營的穩步推進,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已經超290萬家。在這40年中,正因為土地集約利用、技術不斷革新、生產熱情迸發,我國農業發展接連越過新臺階,既確保國家糧食的產量和安全,更讓吃不飽飯徹底成為歷史。

全面營造改革發展新環境。“小崗夢,也是中國農民的富裕夢。” 提到中國的改革開放,人們往往會聯想到安徽小崗村,正是那18個“紅手印”,揭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40年來,“大包乾精神”“沈浩精神”不斷激勵著小崗村為發展探路,更推動了中國農村改革事業向更高目標不斷邁進:從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到城鄉要素加快流動、從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到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從農村稅費改革到深化農村體制機制創新……改革未有窮期,改革一直在路上。像小崗村這樣敢闖敢試的改革先鋒還有很多,比如江蘇墊湖村、江西篁嶺村等,正是這些“小”村莊的勇毅前行,讓改革和創新的血液始終在祖國的大地上流淌,成就了今日中國農村的“大”輝煌。

小崗村、華西村、黎壩村、墊湖村、篁嶺村……在過去的40年裡,這些小村莊都是中國農村改革的引領者、探路者,用實實在在的奮鬥和付出書寫了偉大的改革“奇蹟”。在中國遼闊的土地上,這樣的小村莊有近70萬個,各有特色,也各有底蘊。可以期待,倘若每個小村莊都能找到最適合自身發展的改革路徑、最適合村民需要的致富手段,中國農村的未來將會何等繁榮、何等輝煌?“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今天,縱深推進農業現代化、農村繁榮發展、農民全面小康是我們這一代人肩負的使命和責任,依然需要不斷地“爬坡過坎、滾石上山”“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我們一定要團結一心、勇攀高峰,在新時代中國農村改革的道路上接續奮鬥,努力匯聚更強的力量、實現更大的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