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故事:從小木匠到家具界大老闆

內蒙古通遼市東郊一家木器加工廠內,機器轟鳴,生產井然有序,一派現代化工廠的景象。一名年齡50歲左右,戴著一副深度近視鏡,穿著十分樸素的人正在一道一道認真查看每個工序。他就是擁有資產超過千萬元的通遼美林公司總經理——於樹林。

創業故事:從小木匠到傢俱界大老闆

誰能想到,10多年前,於樹林還是一名下崗職工。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國有企業改革步伐的加快,原哲里木盟林業集團公司因資不抵債,於1998年破產了。曾多次被評為盟級“青年突擊手”、林業系統“先進黨員”和“勞動模範”的優秀企業工人於樹林,也無奈地走出了公司的大門,一時間生活沒有了著落。家中妻兒、弟妹及父母都需要他來照顧和幫助,怎麼辦?等待政府救濟,杯水車薪,再者已經勞作習慣的他,沒有工作生活就像缺少點什麼。

路只能靠自己來走。

他沒有消沉,沒有等待,而是利用自己的木工手藝,先開辦木匠鋪,小打小鬧,幾個月下來維持生活還沒有問題。一段時間以後,他不安分的心開始躁動起來。他立志再次創業,發展才能生存。這期間,他看到通遼市傢俱市場的前景很可觀,便籌集近2萬元,成立了以傢俱及辦公桌椅為主營的美林公司。由於初期步子邁得快,使公司資金很緊張,加之產品款式舊,積壓量多,公司陷入了困境。這時通遼市就業管理局正在開展創業能力培訓班,通過對下崗失業人員的培訓,提高下崗失業人員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和自辦企業的能力。有一定經營能力的於樹林頓時感覺有了希望,這些不正是自己目前所欠缺的嗎?他當即報名參加了培訓。

創業故事:從小木匠到傢俱界大老闆

通過培訓,他系統地學習了企業管理和經營的知識,使自身管理和經營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

他及時總結經驗,再次進行市場調查,發現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傢俱包括辦公桌椅開始追求款式新、做工精美、大方、新潮等特點。1996年,他開始了又一次創業,大膽改革、創新,製造有超前意識的產品,並在產品開發上加大投入,一年後公司產值翻了一番。公司越辦越火,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在市區內及周邊地區,僅辦公桌椅一項基本上是獨家經營。

幾年下來,於樹林無論在產品和經營上都有了名氣。

他深知,不進則退,不進則亡,於是在2002年,公司多方籌集資金引進了當時我國傢俱生產行業最新型的德國大型現代化三條生產流水線——板式民用生產線、辦公桌系列生產線和沙發系列生產線,使公司生產能力、科技含量及產品質量都上了新臺階,也為下一步打開周邊市場,進而擴展銷路並逐漸擠進東北傢俱行業,不斷向全國進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4年,公司繼續擴大生產經營規模,並新成立了美林家居廣場,與國內外知名的傢俱生產企業合作,把全國幾十個知名傢俱品牌引進到通遼,實現了與大廠家的合作經營,共同發展。

公司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然而,創業難,守業更難,如何使企業持續穩步地發展,成了於樹林面臨的新問題。他開始學習其他大企業的先進管理模式,不斷建立健全規範各項管理制度。同時,建立了公司黨組織、工會及共青團組織,建立健全了組織領導機構。於樹林從來沒有把自己與職工看成老闆與僱傭的關係,而是以朋友、同志相處,職工家有困難,有大事小情於樹林都親自過問,並主動幫助解決。工人們都稱於樹林是自己的貼心人。

創業故事:從小木匠到傢俱界大老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