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行者李元亮

滑雪行者李元亮

點擊上方“冰雪1號”可以訂閱哦!

“第一次滑雪是在新疆的小山坡上,沒有纜車,是用馬和摩托車往山上拉人,沒有壓雪,用的是很老式的雪板。”從2001年的一次與父母的山間旅行偶遇滑雪,到2017年當上富龍滑雪學校校長,李元亮在滑雪這條路上至今已經前行了近17年。

滑雪行者李元亮

2006年的雪季,剛剛21歲的李元亮從大連來到烏魯木齊絲綢之路滑雪場,他將這選為自己本科實習的地方。李元亮是新疆人,大學是在大連讀的,對於滑雪,他是發自內心的喜歡。但那時作為學生的他並沒有經濟實力去支撐這個愛好,他索性去雪場工作當個滑雪教練。“我大學學的運動人體科學,不想白學一場,所以當時把求職目標定為了體育工作。”李元亮說。

滑雪行者李元亮

要說將滑雪定為自己的工作方向是李元亮滑雪行途的第一個轉折點,那麼在絲綢之路認識奧地利人沃夫岡便是李元亮行途上的第二個轉折點。2011年冬天,李元亮參加了沃夫岡組織的一個奧地利考察團,儘管這次奧地利之行只有5天,卻給李元亮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奧地利滑雪是沒有場的概念的,山是大家的山,沒有門票,你要坐纜車的話付纜車的錢就行。”奧地利滑雪給李元亮留下了極深的印象,“設施、雪、山,一切都很完美,那時候我才瞭解什麼是真正的滑雪。剛滑雪時發現這是一個讓我惦記的運動,奧地利讓我產生了想要出去的念頭。”

滑雪行者李元亮

2013年11月,經過層層選拔,李元亮和原國家自由式滑雪隊成員等4人成為瑞士滑雪協會在中國挑選出第一批赴瑞士任職的滑雪教練,在瑞士接受專業的滑雪培訓。這是他行者路上的第三個轉折點,“當時安排採爾瑪特滑雪學校的校長和我一起滑,要看一下我的水平以便給我安排工作,才滑過兩個彎,我就被震撼到了,我和他才差了1歲,但技術上可能差了20年。”這段經歷使得李元亮能夠深入地去體驗阿爾卑斯滑雪文化,“這個環境真的特別好,哪怕你不用刻意去學,不經意間看到旁邊一個人的滑雪姿勢可能都能讓你受益匪淺。”初到採爾瑪特李元亮度過了非常孤獨的一段時間,與國內滑雪學校不同,採爾瑪特的滑雪教練多達250人,他們並不會集合見面,而是採用手機聯繫,每天學校會告訴教練明天接待的客人,應該什麼時候去什麼地方等。而採爾瑪特所處瓦萊州是法語與德語雙語州,很多地方都沒有英文標識,給初來乍到的李元亮造成了生活上的困擾。工作和生活上的一切都讓初到瑞士的李元亮感到非常孤獨。

滑雪行者李元亮

從孤獨的異鄉教練到擔任採爾馬特旅遊局中國區推廣代表,李元亮目睹著瑞士是如何向來賓“賣冬天”的,“瑞士人推廣旅遊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認真地做事,把每個設施和地點都做得很美很舒服,讓你來過就不會忘。”在李元亮看來瑞士的滑雪文化深厚,滑雪產業完整,服務到位,設施先進,可謂是典範。“當大家把在大山裡滑雪的悠閒感受認定為一種生活方式,瞭解阿爾卑斯山裡的中心——瑞士,並認定這種生活方式是理想狀態之後,自然會有更多的人嚮往去那裡體驗滑雪。”

滑雪行者李元亮

在瑞士工作了兩個雪季後,李元亮回到了中國任瑞士國家滑雪學校中國區的培訓總監,負責雲頂和松花湖兩個滑雪學校的瑞士滑雪教學培訓工作,2016-2017雪季,他在魔法滑雪學校和Everkid美林谷滑雪學校做培訓工作,在這期間李元亮翻譯了美國雙板滑雪兒童教學手冊,還有瑞士雙板滑雪的很多教學資料。

滑雪行者李元亮

從滑雪學員的教學,到教練的培養,再到目前他與朋友們正在策劃的中國第一家瑞士競技滑雪學院Helveski,李元亮的眼光也正在放遠,這一次他希望專注於中國滑雪市場空白的青少年滑雪專業培訓領域,以瑞士的訓練方法和教學理念來培養中國的青少年,希望將中國民間的滑雪水平再拉昇一個檔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