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這個90後清華學子,厲害了

近日,陝西省第三屆“絲綢之路青年學者論壇”漢中分論壇暨2018年“思路源點·天漢英才峰會”在漢中召開。本屆峰會匯聚海內外不同學術領域的優秀青年學者,漢中籍的專家學者名人,以及生在漢中、長在漢中、學在漢中、創業在漢中、結緣在漢中的企業家,圍繞相關領域開展學術研討,洽談交流合作事宜,為漢中經濟出謀劃策,為全市引才引智牽線搭橋。漢中籍清華大學在讀生、北京八度陽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劉一鋒作了專題報告。年僅24歲的他,已獲得60多項相關專利、100多項科創大獎,他研發出的柔性晶硅太陽能材料,獲得行業認可並投入生產應用。10月8日,記者聽他講述了自己的創新創業路。


漢中這個90後清華學子,厲害了


小小少年的創業初想

劉一鋒1994年出生於留壩縣,小時候的他最大的愛好是放學回家看動漫《海賊王》,他最喜歡的人物是不可一世自稱為神的霸主艾尼路,尤其是艾尼路控制電流的樣子,他常常沉迷於關於電的奇妙世界中。而2008年5月的那場大地震則給了他心靈最強的震撼,也成為他後來創業的初心。他回憶,當年的汶川地震,讓他們家也受到了影響,家裡時常斷電,災民們能源供應需求無法得到滿足,這深深刺痛了他的心。地震發生時正值夏天,白天有充足的陽光,他每天看著太陽就想,“怎樣把白天的能源分給晚上一點?如果用陽光來發電,那該多麼方便”。

當時他把不少心思、精力都放在了這件事上。可此時正值他中學學習的關鍵時期,在同學的眼中,這個有些“不務正業”的同學似乎有一些分不清輕重緩急。然而他的爸爸劉興柱卻並不這樣想,他曾對兒子這樣說:“年輕人有自己的興趣是好事,如果真的喜歡,就放心大膽地去做。”有了父親的支持,劉一鋒更有底氣放手去實現自己的興趣。

高中時,劉一鋒考入了西安交大附中。高中物理讓他感受到科學的魅力,他只要沒事就往實驗室裡跑。在實驗室可以接觸到不少西安交大的教授,便可以向他們請教太陽能方面的知識。混熟了,就蹭著器材做實驗。在此期間,他研發出一套家用太陽能系統,為家庭解決每天生活用的熱水和供電的需求,這個設計贏得了中美清潔能源技術競賽中國賽區第一名。

願望照進現實

憑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刻苦鑽研的精神,他最終以657分考入清華大學熱能系。“把陽光變成電流,以此改變世界。”這個願望,在他的心裡變得更加強烈。

願望變成現實的靈感,來自於圓明園的陽光。一次,他和同學們去圓明園春遊,室友抱怨智能手機耗電快,充電寶太重。草坪上燦爛的陽光,讓劉一鋒有了靈感,為什麼不開展柔性晶硅板的研製呢?太陽能電池主要有兩種,一種裝在房子上、電站中的晶硅板,成本低效率也不錯,但面板太厚,表面有玻璃外殼,無法搬動。另一種是非晶硅薄膜,薄膜電池雖能隨身攜帶但價格昂貴,是晶硅板的七八倍,效率也只有晶硅板的一半。柔性晶硅板太陽能電池是劉一鋒選擇的方向,這需要集成隱形柵線技術、穩壓整流電路、封裝技術等多項創新技術。於是,他有了對太陽能材料的不停研究,和對柔性晶硅電池的上千種測試。然而,這遠遠不夠,技術性創業的難點不僅在於技術研發的成果,更在於技術成果如何走向市場化。

隨後,他通過朋友介紹、朋友圈招募,很快吸引了校內外十多個小夥伴加入。憑藉執著和努力,一個個難點被攻下。那段時間,劉一鋒白天泡圖書館查資料,晚上去電子實驗室做實驗。最後,他率領的研發團隊通過採用隱形柵線技術解決了晶硅電池硬的問題,還研發出穩壓整流電路,並設計出新的電池塗層工藝,大大提高了電池板充電效率,穩定性也居世界前列,一舉申請了50多項國家專利。隨著劉一鋒團隊的太陽能柔性材料技術走向成熟,他開始進行產業化批量生產。2015年,還在讀大二的劉一鋒下定決心休學創業,併成立了北京八度陽光科技有限公司,從事太陽能柔性材料的研發。

光伏扶貧回饋家鄉

公司成立後,在與地方負責人的交談中,他多次聽到他們訴說脫貧的難題。“沒產業,沒市場,使很多貧困地區在脫貧路上走得艱難,而電作為一種硬通貨,可以持續地給老百姓帶來收益。”劉一鋒意識到,“八度陽光”也可以為家鄉的產業扶貧貢獻一己之力。

經過多方溝通,“八度陽光”決定將太陽能發電站直接建在扶貧戶的屋頂,建站資金主要由企業、政府、銀行三方承擔。電站建成後,老百姓只需對電池板進行簡單護理,將發出的電賣給國家,每年可獲得約5000元的電費收益和清潔能源補貼,並可持續獲益25年。將部分收益補償前期的貸款和墊付以後,老百姓可以利用剩下的錢脫貧。

2017年11月八度陽光在我市西鄉縣500kw光伏扶貧項目已經正式施工。在電站安裝的過程中,八度陽光團隊會前往現場進行施工。有些貧困戶家庭的屋頂破敗不堪,團隊還會免費幫忙修整屋頂,這一舉措也得到了一致好評。劉一鋒還記得有一戶人家,家裡的孩子因車禍遇難了,兩位老人無依無靠、沒有生活來源。等電站裝好後,老人非常開心,感到“生活一下子有了依靠”。

近幾年,劉一鋒帶領團隊在漢中建立了光伏電站和生產太陽能工廠,在南鄭區、城固縣和留壩縣投入旅遊產業,並計劃於兩年之內助千戶百姓脫貧。

來源漢中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