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夢想的心靈,應該擁有一片能讓夢想飛翔的天空

我在《白虎關》中寫過一個勞模大牛,他就是專門採鹽的民工。他的力氣很大,採鹽時用大腿做槓桿,用一個很長的勺子,一勺一勺往滷水裡撈鹽。滷水的刺激、高強度的勞作、陽光的暴曬,讓他的腿上總是咧著一個個血口,好像在訴說這種勞動的辛苦。他是鹽池最能幹的民工,跟頭兒的關係也很好,知道很多不該知道的事情,後來他跟頭兒搶瑩兒,就被滅了口,淹死在滷水裡。

有夢想的心靈,應該擁有一片能讓夢想飛翔的天空
有夢想的心靈,應該擁有一片能讓夢想飛翔的天空

滷水是製鹽的母液,鹽滷融在水裡,就會形成滷水。滷水的溫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結晶,結晶體就是鹽。瑩兒經過滷水池——也就是鹽池——時,“高材生”寶子給了她一個很大的結晶體,非常美,晶瑩剔透的。那天下著雨,瑩兒拿著寶子送的鹽根,在鹽池邊上散步。雨中的鹽池發出咔嚓咔嚓的響聲,那是鹽塊在發生破裂。瑩兒想起靈官,想起他曾經說過要帶自己去看海,但靈官不知道什麼時候才回來,瑩兒只好把鹽池當海了。想起那時的瑩兒,我總會有一陣陣的心痛。

有夢想的心靈,應該擁有一片能讓夢想飛翔的天空
有夢想的心靈,應該擁有一片能讓夢想飛翔的天空

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女子,瑩兒和她們不同的,僅僅是她們在失落中改變了自己,而瑩兒在失落中守住了自己。就是這麼一點不同,讓瑩兒成了瑩兒,也讓她們成了她們。

看不到瑩兒當時看到的景象,但我們看到了鹽池。鹽池就像沙漠中的海洋,水面顯得很遼闊。那麼遼闊的水面,給人一種孤獨的感覺,但這種孤獨不是寂寞,而是一種對生活的叩問。

鹽池的生活很單調,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天就是做一些撿鹽根那樣的活兒,但無數民工就是這樣活著的。他們用自己的汗水養活了一家人,有時還能供養家裡的孩子唸書。大牛的妹妹就是靠大牛的工錢念大學的,大牛沒了,妹妹的前程也會受到影響。所以,各種各樣的生活背後,都有它的無奈,很多時候,我都不願評價別人的生活,因為,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他自己的選擇,而這些選擇的背後,往往有著別人不知道的心酸和無奈。只是,想起有夢想的瑩兒們被埋沒在鹽池之類的地方,我們還是會覺得心痛。有夢想的心靈,應該擁有一片能讓夢想飛翔的天空。但是,在每一片允許心靈飛翔的天空上,我們卻沒有看到太多因夢想而飛翔的心靈。

有夢想的心靈,應該擁有一片能讓夢想飛翔的天空
有夢想的心靈,應該擁有一片能讓夢想飛翔的天空

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鹽池,很多人都站在這一頭,望著那一頭,雖然心中有一種悵然,有一種空虛,找不到存在的意義,也只能那樣活著。

這就是很多人的生活。

選文 |《匈奴的子孫》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有夢想的心靈,應該擁有一片能讓夢想飛翔的天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