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好媽媽,必須「不要臉」

前幾天帶團子出去玩兒,發生了一件讓我非常尷尬的事。我們常去的書店裡,有一處專門給小朋友玩的小火車軌道,上面擺放著各種小火車。這天,有個比糰子大一點的小哥哥正在軌道旁玩,他把四輛火車連在一起,推來推去不亦樂乎。糰子遠遠地看到了,一路小跑過去,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兒響叮鐺裡個當之速從小哥哥手裡搶下兩輛小火車,自顧自跑到一邊兒玩去了,留下我們一干眾人在旁邊目瞪口呆。

作為“肇事者”的家長,我第一個反應過來,趕緊上前勸說糰子把火車還回去。糰子玩得正嗨,當然不肯,而被搶了火車的小哥哥和他的媽媽正一言不發地看著我們,讓我感覺如芒刺在背,壓力山大。我眼一閉心一橫,從糰子手中奪下小火車,還給了小哥哥。然而,糰子的反應速度和行動能力超乎我想象,他一秒鐘也沒耽擱,立馬伸手從小哥哥手裡又把火車搶了回來。

事情發展到這份兒上,老母親實在已經顏面掃地了。還好這時小哥哥的媽媽開始打圓場:“沒關係的,那兩輛車就給弟弟玩兒吧,我們還有呢。”我趕緊順杆爬,感謝了小哥哥和他媽媽,由著糰子享用自己的戰利品了。

想做好媽媽,必須“不要臉”


這事兒就這麼過去了,但我總覺得哪裡不太對勁,心中彆彆扭扭。我知道,“最美的教育最簡單”,當我有“費力不討好”的感覺時,那一定是什麼地方出問題了。但到底是什麼問題呢?我不知道。

直到今天上午,我目睹了另外一位家長和孩子的互動,這個疑問才得到瞭解答。上午我帶著糰子去參加一個親子閱讀活動,在場的十幾個小朋友裡,最小的一個是個七八個月大的女寶寶,在媽媽懷裡待了沒一會兒就坐不住了,開始煩躁、哭鬧。

媽媽一開始是安撫:“寶寶你看,這個故事多有趣呀,哥哥姐姐們都聽得可認真了。”孩子不買賬,聲音越來越大,媽媽忍不住批評起來:“寶寶不能這麼大聲,快坐好,不要打擾其他人。”

那一刻,我看到了這個媽媽拼命想安撫孩子卻不能的尷尬和焦慮,忽然覺得這個表情非常熟悉。當我想趕快解決糰子搶玩具的糾紛時,臉上不也是這樣的表情?我是不是也和這個媽媽一樣,特別在意別人怎麼看我,怕他們覺得我沒有盡到管教孩子的責任?

其實,想想我們在公共場合或在孩子與他人發生衝突時我們的“管教”,有多少是真正為了教育孩子,又有多少是做給別人看的?孩子在公共場合哭鬧,我們訓斥他,是為了給他建立規則意識,還是為了堵住吃瓜群眾的嘴?孩子不肯把自己的玩具給其他小朋友玩,我們強迫他分享,是為了培養他友愛的品質,還是為了向其他家長表明自己有素質、不自私、懂教育?我們真正在意的,是孩子,還是自己的面子?

想做好媽媽,必須“不要臉”


卡瑞爾·麥克布萊德博士在她的《母愛的羈絆》一書中提到,“自戀型媽媽”會對孩子產生長久的負面影響,即使孩子長大後,仍然會覺得自己缺愛、不自信。而這類媽媽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自己的面子比孩子的感受更加重要。她們最在意的是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她與孩子的互動出發點不是孩子的感受,而是讓別人認為自己是個稱職的好媽媽。

我們每個人在這一點上可能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自戀”的傾向。這也非常可以理解,畢竟,口水能淹死人,別人的看法和評價確實會對我們產生很大影響,特別是在這個“熊孩子”如過街老鼠般人人喊打的時代。我們鄙視批判別人家的“熊孩子”,更擔心自家娃成為別人眼中的“熊孩子”,擔心自己成為別人眼中的“熊家長”。因此,我們總想及時、有力地管教孩子,效果怎麼樣先不談,當務之急是堵住悠悠之口。

遺憾的是,當我們為了面子去管教孩子時,就已經偏離了教育的正軌,不僅當時當下的效果差強人意,長遠看更是諸多弊端。

想做好媽媽,必須“不要臉”


以我們在閱讀活動上碰到的那個小女孩兒為例。在媽媽苦口婆心的教育和批評後,她情緒完全失控,在媽媽懷裡拼命掙扎、嚎啕大哭。最後,媽媽一臉惱怒地抱著她離開,在場其他人也頗為尷尬。

你說,一個七八個月大的小小嬰,能有什麼無理要求?能讓她難受的,無非就是餓了、渴了、困了、累了、煩了。如果媽媽能及時感知並滿足她的需求,或者帶她離開這個不適合她年齡的活動,這一場親子衝突就完全可以避免。而當媽媽只顧及自己的面子,與孩子的感受完全脫節時,後果就只能是:

越安撫,越反抗;越控制,越失控。

如果父母與孩子的感受總是脫節的,做什麼都是先考慮自己的面子,處處用規矩和要求來管教制約孩子,那不出意外一定會培養出一個“熊孩子”。是的,“熊孩子”不是因為父母給的愛和自由太多,恰恰相反,是愛和自由太少,限制和約束太多。

心理學家李雪指出:“當一個孩子的感受經常被父母看見,被父母重視,這個孩子天然的就會懂得體貼他人的感受,同時尊重自己的感受。這樣的孩子,尊重規則同時溫暖流動不僵硬,情商特別高。而總是被說教管控的孩子,到公共場合會控制不住的‘人來瘋’,侵擾別人。”

尹建莉老師也說:“一個孩子,如果他某方面沒有匱乏感,就沒有強烈的需求;如果他的心理不曾被壓抑,就沒有破壞慾和反抗欲。事實是,所有真正惹人生厭的‘熊孩子’都是被不斷地錯誤評價、不斷地過度管制的結果。”

而這些“熊孩子”之所以總是犯“熊”,最深層的心理原因就是對父母關注的渴望:爸爸媽媽,為什麼你們只顧自己的面子,從來不考慮我的感受?請你們看見我,請你們看見我。

想做好媽媽,必須“不要臉”


再以小朋友之間的相處為例。很多家長會說:我教育孩子不光是為了自己的面子,我是真的為他好。不教給他友愛、分享、懂禮貌,由著他亂搶亂拿橫衝直撞,以後他豈不是交不到朋友?

相信我,在這一點上的焦慮,我比誰都嚴重。我是一個非常不願意跟別人起衝突的人,極少跟人產生爭端。我當然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文明守禮,甚至暗暗希望他是“吃虧”的那一方,那樣至少我可以站在道德制高點呀。但孩子就是這樣一種神奇的生物,他們天生知道你的弱點是什麼,並且會以實際行動痛擊你的弱點,逼你成長和改變。

於是,為我量身定做的糰子就來到了我身邊。他是個非常勇猛的娃,維護自己的權利毫不含糊,別人搶了他的東西他一定要搶回來,如果是別人的東西嘛,嗯,他腦子裡還沒有“別人的”這個概念。所以可想而知,每次帶他出門對我都是極大的考驗,常常回家的時候感覺自己的老臉已經丟得不剩多少了。

想做好媽媽,必須“不要臉”


所幸,這些年學的育兒知識讓我知道:很多時候,我才是有問題的那個人,而我的孩子,他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一歲半小孩兒。正如邁克爾·湯普森博士在《媽媽,他們欺負我——幫孩子解決社交難題》一書中所說,

一兩歲孩子的特點就是衝動又缺乏同理心,他們看待物品的所有權就是雙重標準: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

還好孩子不會一直這樣衝動自私下去,他們會逐漸學會與人相處,並且形成對他人的同理心。這個過程是怎樣完成的?湯普森博士這樣說:“關於分享真正的價值,其他孩子才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們往往會以激烈的方式來教授這一課——把玩具搶回來、哭喊著叫媽媽來干預、大發雷霆,毀掉一個完美的遊戲。大多數孩子會發現,專橫和強勢也許能讓他們得到所有的玩具,但卻讓他們錯失了建立友誼的機會。”

是的,不論是分享還是同伴相處,只要家長不因為自己的面子橫加干涉,孩子通常都會自我調整和成長。他們會不斷碰壁、不斷學習,慢慢地他們會發現:原來這個世界不是唯我獨尊,其他人也是有感受和需求的。同理心就這樣形成了。

想做好媽媽,必須“不要臉”


尹建莉老師的觀點也與湯普森博士不謀而合。在與同伴相處問題上,尹老師提出了“三不原則”:不生氣、不介入、不怕吃虧。尹老師說:“要用最道德的態度來對待孩子,但不要用很高的道德標準來要求孩子。天生不會和人相處的孩子其實不多,只要成人減少干涉,他們多半能進行自我協調。”

所以,如果時光倒回到糰子搶玩具的那天,我想,我會停下上前的腳步,收回準備干預的手,管住想要說教的嘴巴,允許他以自己的方式進行社交。這不僅僅是對糰子的信任,更是對所有兒童的信任,相信他們有能力自己解決問題。

就像那位小哥哥,面對糰子的強勢,他或許會一笑了之,或許會把玩具搶回來,或許會向媽媽求助,又或許,他會用自己獨特而巧妙的辦法來扭轉局面,這種兒童的智慧和赤誠,往往不是我們成人能夠預知的。退後一步,不再把自己的“好心”強加給他們,不再把他們看作毫無思想、能力低下的弱者,這才是對他們人格真正的尊重。

想實現這樣的“少干涉”、“不干涉”,除了先進的育兒理念給的底氣,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放下自己的面子,做到“不要臉”。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當面對家人朋友的質疑時,我們能做到“不要臉”嗎?當面對其他家長的不滿時,我們能做到“不要臉”嗎?

如果我們的社會對孩子們多一些寬容和善意,那做“不要臉”的家長就會容易一些。現在,社會對“熊孩子”的容忍度極低,一有關於“熊孩子”的報道,所有人就會群起而攻之。站在道德制高點批判別人總是最簡單的。只是,嚴苛和刻薄的環境只能催生焦慮和恐懼,不能孵化美好和善良,只有寬容和理解,才能讓人發自內心地向善向好。

想做好媽媽,必須“不要臉”


就像前兩天我的一次經歷。那天我帶團子去鎮上的圖書館。圖書館有三層,內部有電梯,糰子對電梯特別感興趣,上上下下進進出出,就是不肯離開。我是有些為難的,雖然大部分時候有人共乘,不至於為了他一人運轉,但畢竟有個小孩子跑進跑出,還是給一些人帶來了不便。

但我們遇到的幾十個人中,沒有一個人露出哪怕一丁點的不耐煩,所有人都親切友好地對我們微笑,很多人蹲下來跟糰子說話:“哇哦,你好喜歡電梯是不是,我也好喜歡,真希望能住在這裡面!”“電梯好神奇呀,剛才開門看見的是魚缸,現在開門怎麼沒有了?”還有人看出我的不安,主動寬慰我:“我女兒小時候也是在電梯裡不肯出來,不用擔心,他們不會一直這樣下去的。這就是個好奇的年齡,很美好,不是嗎?”

那天,糰子在電梯裡裡外外玩了二十多分鐘,終於,最後一次從電梯裡出來,滿足地吁了口氣,頭也不回地揚長而去。我跟在他後面,看著他大踏步往前走的背影,心中無限感激那些保護了一個孩子的好奇、包容了一個媽媽的焦慮的好心人。我也相信,如果日後我遇到類似的事情,一定會把這份溫暖和愛傳遞出去。

給出一點善意其實並不難。如果碰到一個焦慮的家長帶著哭鬧的孩子,給她一個鼓勵的微笑,或者告訴她:我也經歷過,不要擔心,會好的。如果做不到,至少,我們可以不用質疑和批判的眼光審視她,少一分壓力,就會多一份從容。

而當他人的壓力加在我們身上時,適當的“不要臉”,會讓我們更有力量跟隨自己的內心。別忘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像母獅子一樣,保護孩子的感受,捍衛自己的信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