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這兩座城市即將「蛻變」,比株洲還強,有你家鄉嗎?


湖南省位於江南,屬於長江中游地區,北以濱湖平原與湖北接壤。省界極端位置,東為桂東縣黃連坪,西至新晃侗族自治縣韭菜塘,南起江華瑤族自治縣姑婆山,北達石門縣壺瓶山。東西寬667公里,南北長774公里。湖南自古盛植木芙蓉,五代時就有“秋風萬里芙蓉國”之說,因此又有“芙蓉國”之稱。唐朝譚用之有詩“秋風萬里芙蓉國”詠之,毛澤東更是用“芙蓉國裡盡朝暉”讚美湖南。

湖南省內河網密佈,水系發達,淡水面積達1.35萬平方公里。湘北有洞庭湖,為中國第二大淡水湖。有湘江、資水、沅水和澧水等4大水系,分別從西南向東北流入洞庭湖,經城陵磯注入長江。5公里以上河流5341條,河流可通航里程1.5萬公里,內河航線貫通95%的縣市和30%以上的鄉鎮。多年平均降水量1450毫米,湖南省水資源總量1689億立方米,人均佔有水資源量2500立方米,水資源相對較豐富。

湖南近幾年的發展速度特別快,在湖南省境內有很多發展快速的城市,在這些城市裡面有兩座城市尤為突出,這兩座城市即將“蛻變”,比株洲還強,正在追趕岳陽!你知道是哪兩座城市嗎?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吧,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了解湖南即將蛻變的兩座城市,說不定你的家鄉就在其中。


一:衡陽市,衡陽,湖南省轄地級市,是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轄5區5縣、代管2縣級市。衡陽位於湖南省中南部,地處南嶽衡山之南,因山南水北為“陽”,故得此名;又因“北雁南飛,至此歇翅停回”棲息於市區回雁峰,而雅稱“雁城”。衡陽曆史悠久 、山水優美,以石鼓書院為代表的人文景觀與以南嶽衡山為代表的自然景觀遍佈,同時衡陽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衡陽會戰的悲壯也使之得到了“中國抗戰紀念城”的稱號。

衡陽是中南地區重要工業城市,2015年GDP已達2601.57億元 ,被定位為國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以及全國加工貿易重點承接地。衡陽現為全國現代物流樞紐城市,是中南地區區域性物流中心,同時也是中國城市信息化50強,成為湖南省唯一連續獲此殊榮的城市。截止至2015年底,全市常住人口733.75萬人,居全省第2位。

衡陽是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城市、中國現代服務業最佳投資城市、全國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全國現代物流樞紐城市、中南地區區域性物流中心。截止2017年,全市已經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132.48億元,與常德實力在伯仲之間。然而,衡陽除了經濟強悍之外,城市建設更是可圈可點,截止目前全市已經下轄有5個市轄區,市區人口早已過百萬,亦就是說如今的衡陽其實已經踏入大城市行列!


衡陽市,因地處南嶽衡山之南而得此名。因“北雁南飛,至此歇翅停回”,棲息於市區回雁峰,故雅稱“雁城”。衡陽為國際旅遊名城,歷史悠久,古蹟頗多,自然景觀優美,南嶽衡山、蔡倫竹海、江口鳥洲等,人文景觀更是值得一遊,藏經殿、石鼓書院、衡陽抗戰紀念城等。遊玩之際,還可以品嚐湖南特色的以辣為主小吃美食。

二:常德市,常德,古稱"武陵",別名"柳城",是湖南省省轄市,湖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環洞庭湖生態經濟圈核心城市之一,也是長株潭3+5城市群之一。位於湖南北部,江南洞庭湖西側,武陵山下,史稱"川黔咽喉,雲貴門戶",是一座擁有二千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是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城市、湘西北鐵路樞紐城市。

常德先後榮獲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首屆魅力城市、國際花園城市、全國交通管理模範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中華詩詞之市等稱號。常德市現轄武陵區、鼎城區、安鄉縣、漢壽縣、桃源縣、臨澧縣、石門縣、澧縣,共6縣2區,以及代管1縣級市津市市。


常德綜合實力位居湖南省前列,經濟總量常年保持湖南前三甲,常德正致力於打造成為省域副中心城市,並全面發揮湘西北地區中心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和生態宜居城市的職能。截止2017年,全市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238.1億元,在經濟增速方面更是高達8.4%,表現可謂亮眼,加上地理位置優越,資源豐富,所以常德市的發展潛力巨大。

常德位於湖南省洞庭湖西畔、武陵山下,緊鄰世界著名風景區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特殊的地理位置,構造了常德山青水美的自然風光。境內有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桃花源、千年佛教聖地夾山寺、湖南屋脊壺瓶山、常德市柳葉湖、省級風景名勝區嘉山、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的“中國常德詩牆”等景區景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