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同治年间西北回乱那些事

清朝同治年间西北回乱那些事

晨云讲史今天来讲同治年间遍及西北五省的“回乱事件”,前后持续了十几年。

西北回乱爆发前清朝的形式:都知道同治皇帝他老子咸丰在英法联军第二次侵华战争中跑去热河躲了起来,当时中国南方清军和太平军打的不亦乐乎,北方英法联军占领了北京,就是这样内忧外患的时候,皇帝仍然不理朝政,每天和妃子们嬉笑,并且做了一件让人恨之入骨的事情,就是和侵略军签订了《北京条约》,就算联军退出国门之后,大臣们一直劝说让皇帝回归京城的时候,咸丰仍然想着热河行宫的快乐生活,不愿意回去。整天这样的沉醉于女色,酗酒之中,就是铁打的身体也不行啊,终于在1861年8月22日(农历七月十七),咸丰皇帝卧病不起,一命呜呼,死于热河行宫。

咸丰一死,留下老婆慈禧慈安两太后和同治,西太后先是私下联合奕逼得载垣,端华自杀,又拿肃顺至午门监斩。把反对自己的三位大臣干掉后,便将6岁幼主扶上帝位,她自己开始垂帘听政。但孩子毕竟是要长大的。到了17岁,这同治帝开始亲政。只是这年轻皇帝每有作为,都要受到慈禧太后的牵制。他感觉皇帝并不好当,不理解母后既已归政,为何又要干涉?生性倔强的同治帝,与慈禧之间便有了矛盾。而这时的天下,东南太平天国已建都南京;河南,山东,陕西等地又有捻军起义;从同治元年开始,西北地区的回民也造起反来。可见,当时的大清帝国,也够乱的了。

清朝同治年间西北回乱那些事

回族是组成中华民族的一个民族,回族的形成有一个过程。远在唐代,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经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有的在中国定居,有的经商,有的在唐政府里任职,有的还中了进士。这些人数不多的定居中国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是回族的最早来源之一。公元十三世纪,成吉思汗西征,从中亚,西亚征调了大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俘虏和居民,把他们编入“探马赤军”,“西域亲军”,这些人被称为“回回人”。他们参与了蒙古贵族灭夏,灭金和灭宋的战争。元朝建立后,这些人被分遣到各地屯垦牧养,主要分布在甘肃河西地区,陇东地区,中部河州(今临夏)等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汉族与各民族融合了一个崭新的民族—回族,我国回族人民信仰伊斯兰教(旧称回教或清真教)。清朝朝廷,对新疆的称呼为回部,称呼维吾尔族为缠回,称回族为回回,白回。

清朝同治年间西北回乱那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