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面癱」背後的面肌痙攣

生活中,有些人經常不由自主地出現面部肌肉震顫或抖動,尤其在緊張時症狀更嚴重。很多患者在初期都誤以為是面癱來治療,最後去醫院詳細診斷才發現是面肌痙攣。不少患者會問,面肌痙攣和麵癱到底是一回事嗎?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神經外科五病區賈棟主任:面癱和麵肌痙攣雖然都屬於面部神經疾病,但這兩種疾病是完全兩個不同的疾病,其引發的原因和治療方式都是存在著很大差異的。

藏在“面癱”背後的面肌痙攣

下面賈主任和大家解釋一下面肌痙攣和麵癱的區別!

1、發病年齡不同

⑴、面肌痙攣多於中年後發病,且多見於女性。

⑵、面癱是一種常見病,不受年齡和性別限制。

2、疾病概念不同

⑴、面肌痙攣又稱面肌抽搐,表現為一側面部不自主抽搐。

⑵、面癱是一種常見病,以面部表情出現運動障礙(不能愉快地做表情包)為主要特徵。

3、症狀不同

藏在“面癱”背後的面肌痙攣

⑴、面肌痙攣症狀較輕,病變初期可見一側眼輪匝肌出現不自主的陣發性抽搐(即通常所說的眼跳),但不易引起患者注意。隨病情發展,病變逐步累及同側其他面肌,以口角抽搐最引人注意。患者在病變部位出現以陣發性、快速及不規律為特徵的抽搐,起初程度較輕、持續幾秒,後期程度加重且持續時間可達數分鐘,但間歇時間長短不一。病情嚴重時,患側面部呈強直性,表現為同側眼睛睜不開,口角歪斜,甚至無法正常說話。

⑵、面癱是指面肌癱瘓,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面神經受損而引起的病灶,主要表現為面部表情肌運動障礙,如嘴歪、做表情時眉頭抬不起來、沒有額紋、眼瞼閉合不全、患側鼻唇溝變淺、嘴歪向健全的一側、不能鼓氣、喝水漏等症狀。

面肌痙攣該如何防治?

藏在“面癱”背後的面肌痙攣

面肌痙攣多是特發性的,和遺傳沒關係,主要是由於血管的動脈硬化、神經病變,造成了在神經腦幹的區域,神經發生短路,造成單側眼瞼、面部的表情肌陣發生不自主的跳動。顯微血管減壓術是迄今世界上最安全有效的治療面肌痙攣的方法。是指通過鎖眼在手術顯微鏡下解除血管對神經的壓迫,達到治療目的。術後病人抽搐即停止,面神經功能完好保留。臨床症狀術後即消失,總有效率達百分之九十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