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孫權偷襲荊州到底理虧嗎?看看劉備的做法就知道了

對三國有著一些深入瞭解的朋友們都會知道,荊州這個地方可以說在當時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基地了,其中,三國時期的三個大型戰役中,赤壁啊,夷陵啊都是在荊州開始打的,從這就可以知道荊州到底有多麼重要了!然而呢,荊州作為在南方的一個重要地點,一直以來都存在著很多的糾紛。在北方的曹操還好,佔據南邊的孫權和劉備,為了爭奪荊州這塊地,曾經從軍事啊,政治上面發生過無數的鬥爭和爭奪。而且孫權為了能夠得到荊州,居然派出了呂蒙,去偷襲荊州,就是為了拿下這塊地。那麼,既然我們都談到這裡了,這時候就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要探討一下啦,孫權偷襲荊州的這件事情,他到底理不理虧?

《三國演義》孫權偷襲荊州到底理虧嗎?看看劉備的做法就知道了

我們現在來分析一下,荊州在赤壁這場戰爭前後荊州到底歸給了誰?荊州呢,在南方是十分富有的,然後他曾經是歸劉表所有,一共有著八個郡縣,其中有個南郡,是當時荊州的軍事和政治的中心地帶,南陽郡和江夏郡呢,都是重兵的所在地方,但是剩下的幾個郡縣比較落後了,無論從什麼角度來說,都不是很特別,所以,大家也都沒有重視過。在赤壁開始打之前,劉琮慫的向曹操投降了,就讓曹操能夠不費一個棋子的就得到了除了江夏以外的,所有的荊州地,這就讓曹操有了渡過江平,去攻打東吳的想法。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孫權不得不找到劉備,希望兩家可以一起抵禦曹操的攻擊。最後,經過了赤壁以後,曹操大敗,劉備和孫權的聯軍就追著曹操跑,經過了一個多月的戰爭,孫劉把曹操打跑了,還取得了南郡下面的江陵這塊地。後來劉備和孫權分了這塊地,周瑜當了當地的太守,劉備駐守在了公安。孫權和劉備兩家在分完這勝利的果實後,周瑜繼續向北進軍,攻擊了曹仁所在的襄陽,曹仁當然比不上週瑜的才智,被打的退到了最北邊的南陽郡。然後劉備就趁著他們兩家打的火熱的時候,從公安默默出兵,然後就佔領到了荊州南部其他的四個郡縣。然後我們來看一下,經過這幾個月的打打殺殺,荊州這個地方被他們三家瓜分了一下,曹操只剩下了南陽郡一塊地方,然後孫權也只是有南郡,剩下的六個郡竟然都被劉備得到了。這時候的劉備實力一下大增了。按說孫權在經過這場戰爭之後,得到了最為富饒的南郡,但是他的北邊有曹操,南邊又是劉備,自己夾在中間,真是憋屈的不能行。要日夜防守,生怕一個不注意就被兩家不知道誰給偷襲了。這就意味著,自己要調很多的兵力來把守著這一個郡。這就說明了,東吳其他地方的防線就會變得很弱了,這件事情可以說是費勁兒了,又得不到好處了。這樣的事情,孫權怎麼會樂意做呢。

《三國演義》孫權偷襲荊州到底理虧嗎?看看劉備的做法就知道了

而劉備其實也是一樣的,雖然他取得了六個郡在荊州,但是隻要孫權一天還守在南郡,那麼他就好像喉嚨裡卡了一根魚刺一樣,無法繼續擴大他的地盤。所以,劉備就找藉口說公安這個地方實在是太小啦,無法讓他全心的治理他的地盤,希望孫權能把江陵讓給他管理。孫權那邊經過商討,竟然決定給劉備一個大大的人情,整個南郡都借給他!這樣一來,劉備既可以安心的抵禦曹操,然後孫權他自己也能安心專注其他的地方了。可是沒想到,劉備竟然借了就不打算還了,無奈的孫權只好派兵偷襲了。

《三國演義》孫權偷襲荊州到底理虧嗎?看看劉備的做法就知道了

其實孫權偷襲荊州一點也不理虧,因為劉備當時真的是在戲耍孫權。當孫權把南郡借給劉備以後,劉備就趁機發展他的實力,然後孫權在他各防線也都穩妥之後,就提出去打那個軟弱的劉璋,然後得到的益州土地,兩個人平分。這時候的劉備竟然說,劉璋這個人沒有什麼錯誤,而且自己跟他是宗親,不好出兵攻打。孫權心想,你不打算了,我自己打,但是就在他出兵的時候,劉備竟然攔住他不讓走,害他錯失了良機!更是在不久後,劉備幫助劉璋的時候,用計謀奪走了益州,這可不是氣壞了我們老孫嗎!

《三國演義》孫權偷襲荊州到底理虧嗎?看看劉備的做法就知道了

小編認為,孫權偷襲荊州,不但不理虧,理虧的反而是劉備吧!他自己不給別人留路走,就不要怪別人要這樣對他了!而且從當時的時局情況來分析,如果孫權不出手,那劉備不知道要發展多大呢,所以他也是不得不這樣做!

《三國演義》孫權偷襲荊州到底理虧嗎?看看劉備的做法就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