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爲何被罵的是王司徒?

在電視劇老版《三國演義》,有許多經典的場景,其中流傳最廣的莫過於諸葛亮與王朗的對噴戲。演義中王朗被諸葛亮稱為厚顏無恥之徒,最後被罵的吐血墜馬而亡。而王朗在歷史上是否真為厚顏無恥之徒?這得讓我們從王司徒之生平中得出。

“三國演義”中為何被罵的是王司徒?

王朗為東漢東海郡人,後通過舉孝廉在徐州陶謙手下為官。在漢獻帝被郭汜控制後,聯合陶謙等表忠心,被封為會稽太守。治理會稽四年,深受人民愛戴,後被孫策打敗,拒不事孫。在曹操徵招其後,北歸事曹。曹丕即位後,位列三公,乃一代經學大師。最後於公元228年因病去世,總得來說,王司徒並未枉活七十有六。

“三國演義”中為何被罵的是王司徒?

在王朗整個的官宦生涯中,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符合當時儒官的發展軌跡。王朗在治理會稽郡深受民眾,位列三公後又多次提出益民的建議,可知其為官之道還是不錯的;在治學方面,王朗寫了很多經學著作,也是不錯的;在為人方面,勤儉節約,樂善好施,也是不錯的。所以王朗並不是諸葛亮口中的厚然無恥之徒。

王朗與諸葛亮的唯一交集僅為與北魏一群文臣分別寫信勸諸葛亮歸降,諸葛亮是何許人也,看到這種信肯定哈哈大笑後便寫信罵了回去。當時寫信的有有華歆,陳群等人,為何最後羅貫中要選擇王司徒王朗來黑呢?

“三國演義”中為何被罵的是王司徒?

王朗在後世中口碑不好

王朗還未被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黑之前,便已經在東晉的《世說新語》中被黑了一遍。《世說新語》為一部記述自漢末到劉宋時名士貴族的軼聞軼事的故事集。在《世說新語》德行篇有(華歆,王朗乘船避難)的故事,內容是:華歆和王朗一起乘船來避難,有一個人想搭乘他們的船,華歆表示為難。王朗卻說:“還好船比較寬敞,為什麼不可以呢?”後來強盜來了,王朗就想丟下那人不管了。華歆說:“一開始我之所以猶豫不決,正是為了這一點。既然允許了他搭我們的船,怎麼可以因為情況危急便把他拋棄了呢?”於是仍像當初那樣攜帶並且關照那個人。這個故事寫入人教版的初中課文,許多人學初看這個故事也肯定認為王朗品行不行,更何況在講在仁義禮智信的古代。所以王司徒在古代人口中口碑並不好,而且王朗又是一代儒學大師,在這個故事裡又被黑成這樣,羅貫中正好可以借題發揮,再把王朗黑地慘一點。

“三國演義”中為何被罵的是王司徒?

王朗招黑

說王朗招黑的點就在其寫給諸葛亮的信中,其曾在信中勸諸葛亮:陳天命人事,欲使舉國稱藩。諸葛亮寫信反駁其為:所謂徒喪文藻煩勞翰墨者矣,夫大人君子之所不為也。這些文字便羅貫中看到,還不得兩眼放光,正好拿你王朗來突顯諸葛亮英明,忠心赤膽的形象。在《三國演義》整體尊劉貶曹的大勢下,王朗被這麼黑也是正常。

“三國演義”中為何被罵的是王司徒?

本來王朗被罵死在《三國演義》並不是重點戲份,算是諸葛亮為北伐正名而已。但因為被鬼畜後而被眾人熟知,王司徒在大眾中的形象也為厚顏無恥之徒,更難以洗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