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權臣趙高,剪除異己,安插親信

從歷史上看,一場陰謀政變得逞之後,接踵而來的,就是政變的策劃者,總是要實行兩手統治:一面大開殺戒,剪除異己;一面封官賜爵,安插親信。實行這兩手的目的都是一個,就是鞏固自己剛剛篡奪的政權,企圖達到長治久安。

秦末權臣趙高,剪除異己,安插親信

趙高剪除的第一個目標就是蒙恬、蒙毅兄弟。他與蒙毅宿怨很深,而蒙恬又手握重兵在外,這就使趙高深為憂慮,如芒在背,必欲除之而後快。於是,他“日夜毀惡蒙氏,求其罪過,舉劾之。”(《史記·蒙恬列傳》)他向二世進讒說;“我聽說先帝早就想擇賢嗣立陛下為太子,只因蒙恬擅權,屢次諫阻。蒙毅又整天說陛下的壞話。所以先帝遺命,仍立扶蘇。現在扶蘇已死,陛下登基,蒙氏兄弟一定要為扶蘇報仇,恐怕陛下寢席難安啊!以愚臣之見,不如殺掉蒙氏兄弟,以絕後患。”

秦末權臣趙高,剪除異己,安插親信

二世聽了趙高的話,便擬定詔書,將蒙毅囚了起來,準備處死。二世的叔父子嬰得知此事後,立即進諫說:“從前趙王殺死名將李牧,誤用顏聚;燕王輕信荊軻,違背秦約;齊王屠戮先世功臣,偏信後勝,最後都落得身死國滅的下場。如今蒙氏兄弟,為我秦朝大臣謀士,有功於國家,陛下反要把他們誅死,臣以為這是萬萬不可以的。臣聽說輕慮多疑是不可以治國的,自作聰明是難以成為明君的。如今誅戮忠臣寵信小人,一定會招致群臣的離心離德,還請陛下審慎為是。”二世根本聽不進他的話,最後還是以“先主欲立太子而卿難之”(《史記·蒙恬列傳》)的罪名殺死了蒙毅。接著,二世又派使者至陽周,賜書蒙恬道:“你負罪太多,你弟弟蒙毅又有大罪,所以賜死於你。”蒙恬進行了一番表白自辯,最後吞藥自殺了。消息傳開後,天下輿論都為之呼冤,而趙高卻為除去了這兩個心中隱患暗自欣慰。

秦末權臣趙高,剪除異己,安插親信

沙丘政變儘管乾得很詭秘,但天下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當時雖被隱瞞過去,事後也總不免要漸漸露出破綻。日子久了,諸公子漸有所聞,他們暗地裡互相猜疑,或者交頭接耳私下議論。慢慢地趙高與二世也聽到一些風聲,未免暗自憂慮。一天,二世把趙高召來,心事重重地對他說:“如今我雖然繼承了皇位,看來大臣們並不順服,一些地方官也都各自為政,而諸公子也必然要與我爭位,如何是好?”這話正中趙高心懷,這件事也正是他的隱憂。但他卻故意躊躇了一下,然後慢吞吞地說道:“這件事臣本來早就想說,但一宜沒敢直說。您想,先帝的那些大臣都是天下有名的顯赫貴族,功勞累世相傳。而我趙高素來微賤,幸蒙陛下賞識提拔,居於上位,管理內政。所以大臣們心裡怏怏不樂。他們表面上雖然順從,心裡其實是很不服氣的。

秦末權臣趙高,剪除異己,安插親信

再說,沙丘之謀,諸公子及大臣們都在懷疑,而諸公子又都是陛下的兄長,現在讓他們跪拜稱臣,當然是不會甘心的。如不及早採取措施,這樣下去,恐怕會發生變亂。”二世聽了,深表同意,便向趙高請教對策。趙高說:“如今不是講究文治而是決於武力之時,極需大振威力。要立威,就必須制定嚴酷苛刻的刑法,使那些有罪的人彼此連坐,直至株連九族。清除那些心懷不滿的大臣,疏遠那些兄弟骨肉。而後,再採取‘賤者貴之,貧者富之,遠者近之,的辦法,換上一批親信,這樣,既可除去先帝的那些舊臣,又可安置陛下所親信的人,誰不感恩戴德,忠於陛下呢!這樣,陛下就可以高枕無憂、肆意享樂了。”二世認為是好主意,便讓趙高重新訂立法律,凡群臣、諸公於有罪的,全部交由趙高處置。於是,趙高大開殺戒,又把屠刀揮向諸公子。

秦末權臣趙高,剪除異己,安插親信

沒過幾天,就構成一場大獄,將公子12、公主10人,以及舊臣近侍若干,一起12、公主10人,以及舊臣近侍若干,一起拘捕。在趙高的嚴刑拷打之下,全部問成逆謀重罪。結果,“公子12人戮死咸陽市”,10公主則在杜郵被解裂肢體,所有財物抄沒入官,“相連坐者不可勝數”。

公子將間等兄弟3人,秉性忠厚,行為謹慎,對二世、趙高素無異議,也被囚於內宮,“議其罪獨後”。這3兄弟自認無罪,只待不久即可獲釋。誰知二世遣使下令:“公子不臣,罪當死!”將間叫屈道:“我平時出入宮廷,未嘗失禮;隨班廓廟,未嘗失節;奉命應時,未嘗失辭,怎麼叫做不臣!”最終三呼:“天乎!吾無罪!”結果,兄弟3人“皆流涕拔劍自殺”。

對於二世,趙高極力慫恿他肆意玩樂,從不加諫阻。譬如有一次二世對他說:“人生在世,就像乘著六匹駿馬駕著車子越過塹隙那麼快,現在我既然已經君臨天下,那就應該‘悉耳目之的所好,窮心志之所樂’,這樣‘終吾年壽’,你看可以嗎?”趙高應合他說:“這正是賢明的君主所喜歡做的,愚蠢的君主所加以反對的。”這樣,既博得了二世對他的好感,又使二世荒於政事,一切由他趙高去處理。在趙高的引導、教唆之下,二世不但繼承了秦始皇的一切暴政,反而變本加厲,更加暴虐無道,如大修阿房宮,“賦斂愈重,戍徭不已,耗盡天下財力物力。”

秦末權臣趙高,剪除異己,安插親信

趙高自知殺人太多,積怨遍於朝野上下,怕群臣揭發參劾他。為了堵塞眾議,隔斷二世與外朝的接觸,以便於駕空二世,把他緊緊地操縱在自己手裡,他又欺騙二世說:“天子所以稱貴,就在於深居九重,高高在上,只讓群臣聽到他的聲音,不讓他們見到面孔。從前先皇在位的時間長,群臣無不敬畏,所以即使每天與群臣見面,他們也不敢胡作非為,妄進邪說。現在陛下還很年輕,又剛剛即位,對各種事情未必樣樣精通。這樣,如果在朝廷中當場處理政務,萬一言語有誤,處置失當,就在群臣面前暴露了您的弱點,這豈不有損於陛下的聖明嗎?天子稱‘朕’,‘朕’就是有聲無形,使人可望不可近。

所以,希望陛下從今日起,不必再臨朝和臣下見面,只管深居宮禁,有什麼事情由我和侍中習法的人來批答處理一下就行了。這樣大臣們就不敢用疑難的事情來試陛下,天下也就會稱頌陛下的聖主了。”心無主見、耽於淫樂的秦二世本來就厭於機務纏身,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從此,他很少臨朝聽政,整天和宦官宮妾在一起尋歡作樂,所有內外政事均由趙高處理。二世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傀儡皇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