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鞏在唐宋八大家裡存在感低的原因分析

曾鞏的確是在普通人面前存在感很低,那麼為什麼呢?大概有兩個層面,一個是沒有什麼出名的故事,第二個就是他的風格了。

普通人面前對於這些作家、學者最熟悉的是那些逸聞趣事,談到韓愈有他古文運動,有因為反對奉迎佛骨,然後,“夕貶潮州路八千”,侄孫韓湘子還來送他,結果,韓愈發現到了潮州只能和一個和尚交流。談到,柳宗元也是古文運動,多了一個永貞革新,之後貶謫到南方的“二王八司馬”。

看看宋代,三蘇一家本身就是故事,父親蘇洵讀書的經歷都寫在《三字經》了。蘇轍不少故事都是跟蘇軾有關的,蘇軾更不用說了,和三位紅粉知己的故事,發配貶謫,烏臺詩案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歐陽修也是有很多故事,科舉考試給蘇軾判第二的故事,更是膾炙人口。順便說一句,這個故事多半是假的。王安石本身就是一個充滿爭議性的人物,有關他執拗性格或者改革變法的故事不少。提到曾鞏,我一時半會想不到什麼真的或者假的故事。

曾鞏在唐宋八大家裡存在感低的原因分析

再說說,文學作品,主要是散文。我們知道唐宋八大家是以古文出名的。大概這八個人教科書除了蘇轍和曾鞏,其他人的散文作品都有選入。

那麼,曾鞏在古代評價是如何的呢?朱熹為代表的後來的儒家大概是很典型的看法。

朱熹:“予讀曾氏書,未嘗不掩卷廢書而嘆,何世之知公淺也”;“愛其詞嚴而理正,居嘗誦習”。

曾鞏被稱為“醇儒”,一部分散文裡很強的儒家思想,有點“文以明道”“文以載道”的味道。文章味道看似平淡,實際上,邏輯清楚,調理明晰,像是一個溫柔敦厚的老人口吻寫作。這些特色,的確更合適儒家士大夫口味,清代“桐城派”就極為推崇曾鞏。

不是說,曾鞏不好,曾鞏符合古人口味,不代表符合今天人的口味,現在普通人更喜歡蘇軾那樣有才情的人,蘇軾寫散文,把散文詩化,寫詩歌,以文入詩,填詞,把詞當作詩歌來填。不拘一格,才情溢於文字,我們現在普通人更容易喜歡這種。

曾鞏在唐宋八大家裡存在感低的原因分析

新文化運動時候,朱熹曾鞏等人被打倒,“文以載道”、“文以明道”被批判,那時的學者,文人再去發掘古典文學,發現蘇軾等一批人更加有趣,要不然民國時期林語堂也不會寫《蘇東坡傳》。

說到底,這是文學審美變遷造成的今天曾鞏似乎沒有存在感,但是,他的價值與意義不會被時代風尚所掩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