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起效的共同因素有哪些?


心理諮詢起效的共同因素有哪些?


用生命影響生命 · 一杯咖啡公益團隊招新貼@上海

心理師成長 專刊

本文系一杯咖啡心理讀書小組第77篇文章

整理&點評 | Arthur Chen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簡介:心理圈稀有性別男顏值高諮詢師,長相年輕、內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銘:惜時惜人。諮詢小時數:2000小時,研究方向:職場心理、婚戀兩性、身心疾病、朋輩心理輔導。近期關注:要事第一、正念減壓、網絡時代人際溝通。

編輯 | 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助理 veta


心理諮詢起效的共同因素有哪些?


李鳴是國內精神分析培訓中的知名人物,很多人都知道他的幾本書,“大書、小書”等等。不過你可能不知道最近他聯合了其他人出了一本“小書”——《心理諮詢與治療的案例評估和分析》

拿到這本書,我就很喜歡,首先非常薄,一共160頁,與那些大部頭、重的像磚塊一樣的著作相比,很適合放在包裡,對需要擠一擠早晚高峰者宜。當然,更重要的還是裡面的內容,還是很提綱挈領,非常針對諮詢實踐所需,把動力學、認知、人本,三個主要流派講的比較清楚,你看完就知道這些流派到底真功夫在哪裡。

喜歡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很多人都知道李鳴專門是搞精神分析的。這些年精神分析被業內吹捧的有些高,經常把認知、人本踩在腳底下。而在我看來,心理諮詢的效果與流派的關係其實不是非常大的,一味追捧精神分析,很容易導致忽視學習其他流派的精華,甚至可能會為了用精神分析而用精神分析。

而這本書的主要觀點就在於,把各類流派整合起來,突出諮詢的實用性。而一個業內具有相當影響力的精神分析培訓師能夠參編這本書,也足以藉此向那些唯精神分析者表達一個強烈的信號,還是要兼容幷包,迴歸到諮詢的本質,不要拘泥於門派之見。

為此,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組織整理了這本書,希望對新手諮詢師和心理諮詢師從業者們有所幫助。


下面就整理本書中關於“心理諮詢起效的因素”部分,和大家做些分享。

首先,本書提到了目前的現象:

初學者面對眾多流派和技術,感到無所適從。也有人由於不同流派爭論、輿論誤導、從眾等,就片面地只對一個流派的理論感興趣。

根據研究:不用流派的治療的療效並沒有顯著差異。對這一結果的普遍接受的解釋是:

不管理論取向是什麼,都包含了一些有助於來訪者積極改變的共同的核心因素。

核心因素

信念和期望的塑造

情緒的釋放和宣洩

減輕焦慮、緩解緊張

解釋和領悟

能力的培養(適應性提高)

有學者進一步把有效因素分成三類:

支持

積極的關係

信任

情緒宣洩

共情

接納

學習

認知學習

矯正性情感體驗

反饋

內省

領悟

行動

自我控制

行為調整

暴露

示範

現實檢驗

修通


由此,基於上述假設,在諮詢實踐中,諮詢師首先應該具備的是掌握這些助人技術。

《助人技術》作者希爾教授進一步提出助人技術的三階段,把諮詢基本過程分為探索、領悟、行動三階段


這三階段的主要目標是:

goal

探索

與來訪者發展諮詢關係;

專注、傾聽和覺察;

幫助來訪者探索想法、體驗和表達情感;

儘可能全面準確理解來訪者的問題;

領悟

對自己的問題進行覺察和領悟;

能從新的角度理解自己的認知、情感、行為之間的關係;

認識到自己的責任;

產生新的認知和情感體驗;

朝向改變;

行動

設立目標;

學習行動的策略;

進行行動嘗試;

逐漸形成有效的行動模式;


心理諮詢起效的共同因素有哪些?

在這三個階段,都會使用到助人技術

由此,作者歸納出12種基本助人技術:

心理諮詢起效的共同因素有哪些?

1、認可。提供情感支持、安慰、鼓勵和強化。

2、封閉式提問。獲取有限、特定信息或數據。

3、開放式提問。要求來訪者澄清或探索想法、情感、領悟、行動。

4、重述。對當事人所說的內容或意義進行簡單的重複或換一種說法。

5、情感反映。對當事人的陳述進行重複或重新表述,對當事人的感受進行清晰的辨別。

6、挑戰。指出當事人未覺察到而不能處理/不願改變的不一致、矛盾、防禦或非理性信念。

7、解釋。比當事人表達的或意識到的更深入一些,對行為、想法或情感給予一些新的含義、原因或解釋,使得當事人能從一個新的角度來看問題。

8、自我表露。披露與助人者非當下的體驗或感受有關的一些個人信息。

9、即時化。助人者表露自己的即時感受。

10、提供信息。以數據、事實、觀點、資源或回答問題的方式提供信息。

11、直接指導。提供建議、指導、說明,以促進來訪者改變。

12、其他。與來訪者問題無關的一些陳述。



心理諮詢起效的共同因素有哪些?


諮詢師需要在每次面談中,根據來訪者的階段,綜合運用以上的助人技術。

個人認為,諮詢師掌握這些技術是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是諮詢的關鍵所在。

事實上,大多數的諮詢師諮詢做不好、做不下去,主要倒不是理論缺,而是助人技術不過關。有些人甚至連最基本的傾聽、提問都不太會,或者自以為自己做的很好了,其實客觀來說,是存在很大問題的。這也就是導致了諮詢的失敗或者效果比較差。

所以,這裡有一個結論,真正影響諮詢效果的,在很大程度上,並不是你採用了什麼流派,你本人是什麼取向,主要還是你的助人技術還有待提高。

因此,迴歸到這些最基本的東西上,對許多諮詢師來說,其實是破解自己諮詢瓶頸的一個金鑰匙。

說到底,諮詢是要解決問題的,而不是學術的探討。深奧的理論懂得再多,可真正起效果的共同因素——助人技術不行,還是不頂用啊!


心理諮詢起效的共同因素有哪些?


本文整理自

萬千心理《心理諮詢與治療的案例評估和分析》

出版社: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出版年:2018年3月

再推薦你幾篇好文章

炒掉你諮詢師的10個理由:有問題的正是諮詢師

心理諮詢師們也需要自己的“中央八項規定”

心理諮詢師首先要善良

如何理解“信任與依戀”議題:心理動力學取向治療必讀01

幾個很可能適合你參加的活動

僅剩4個名額!|諮詢師助人技術研習:理論|實操|成長|評估

更好認識你自己|王牌專業心理測驗“羅夏墨跡”測試及解讀

加入線上婚戀兩性研修組,共同踐行《愛的極簡法則》

一杯咖啡會員社群加入攻略(2018最新版)

關注本公眾號,回覆【會員】,加入一杯咖啡會員社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