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寡淡?但市場大勢已變!

對外匯市場來說,本週即將發生的大事與出爐的數據都相對寡淡,除非你覺得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即將出席的國會聽證會也算大事...

當地時間7月17、18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赴國會出席聽證會,並作半年經濟證詞。在這場聽證會上,他不僅會碰到前所未有的工資停滯在這個問題上,還會談及貿易戰爭問題和供應鏈縮短問題:如果有的話,對於一個在未來利率路徑上似乎遠不如市場強硬的美聯儲來說,這些雙重發展意味著什麼?

理論上講,鮑威爾的證詞料或將給投資者推測未來政策走向提供重要線索,這或許算是本週外匯市場上不多的變數了。

至於其他方面,週二即將公佈的5月和6月英國就業數據,6月意大利CPI終值;週三公佈的英國CPI、EcoFin會議、歐元區CPI、美國住房開工/建築許可以及美聯儲的褐皮書;週四將公佈的日本貿易數據、澳大利亞就業數據、英國零售銷售數據以及美國費城聯儲製造業指數;週五將公佈的日本CPI、歐佩克會議、加拿大零售銷售數據,以及加拿大央行CPI數據等,說實話都難以讓外匯市場掀起什麼大波瀾。

但是,數據寡淡你覺得就無事可做了嗎?作為一名外匯投資者,你發現了這平淡之下的暗流湧動了嗎?你有意識到在行情數據之上的宏觀層面,大勢已經變了嗎?

一個基本的事實是,美國的經濟最起碼在兩年內還會繼續增長,甚至超過潛在預期。

目前來看,美國就業增長仍遠高於長期可持續的增長速度,並可能在更嚴格的貨幣政策和金融狀況最終放緩就業增長之前,在2019年之前繼續對失業率施加下行壓力。伴隨著勞動力市場趨緊,經濟朝著潛在的方向發展,2018-2020年的核心通脹率將逐步回升。

面對總需求強勁增長、勞動力市場緊縮以及通脹反彈的一些證據,我們有理由期待美聯儲在2018年加息4次,2019年再度加息兩次。根據市場預估,美聯儲的中性利率將在2-2.25%之間,所以貨幣政策在一段時間內仍將保持略微限制性的立場,收緊金融環境。

當然,收緊金融環境的不止是美國。事實上,就全球貨幣政策而言,寬鬆時代已經終結。

進入2018的下半場,隨著全球央行資產負債表的總規模在2018年中期達到頂峰後,貨幣政策的結構性收緊也成了必然性的結果。

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常態化進程不僅仍將繼續,甚至會再次提速。此前,美聯儲就曾將縮表上限從二季度的每月300億美元提高到每月400億美元。而在下一季度,縮表上限或再被提高至每月500億美元。

當美聯儲縮表導致市場國債供應增多時,這部分國債就會吸收掉投資者原本用來投資於風險資產的資金。如今不僅是美國貨幣政策已經轉為量化緊縮,按照歐洲央行自己的說法,歐洲的量化寬鬆也將於年底前結束。

當全球央行們都開始收緊貨幣政策,外匯市場的你準備做好抉擇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