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央視曝光掛高科技的名頭在保護區地產開發:「歧途」科大訊飛?

今年上半年科大訊飛銷售總費用7.33億元,研發總額5.87億元。


遭央視曝光掛高科技的名頭在保護區地產開發:“歧途”科大訊飛?

如果不是揚子鱷,科大訊飛可能還是外界眼中星光閃耀的語音高科技公司。

日前,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東方時空》報道了安徽宣城市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遭到科大訊飛建設的觀塘培訓基地破壞的情況。報道稱,科大訊飛在宣城所建設的名義上是培訓基地,實際上是對外經營產業。並且被中央環保督察組督察之後,還在繼續建設別墅和樓堂館所。

宣城市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始建於1979年,主要保護對象是揚子鱷及其生活環境,是安徽省六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之一。根據中國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第二十八條及第三十二條,禁止在自然保護去的緩衝區開展旅遊和生產經營活動。在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衝區,不得建設任何生產設施。

也就是說,科大訊飛在此地建設的任何建築設施,均屬於違法行為。

然而,名為科大訊飛涇縣研發中心的項目,從2013年底便開始動工建設,總投資1.2億元,佔地60畝,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分兩期建設,一期主要建設培訓中心、酒店等,目前已建成並投入試運營。二期主要建設研發中心,主要建設集智能語音技術研發、高端人才培訓為一體的IT產業研發中心及配套服務中心。央視曝光的觀塘培訓基地就設在在科大訊飛涇縣研發中心。

對央視曝光的內容,10月15日科大訊飛給出了官方聲明稱,觀塘科技島是汛飛子公司設立在涇縣開發區內的IT產業產業研發中心,並非地產項目,對該經濟開發區位於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並不知情。但從報道中得知後,“我們立即停止該中心運營,全面配合地方黨委政府整改工作。”

雖然,科大訊飛否認了利用土地做資產運作,稱只是“為了滿足公司在當地的研發需求。但據公開資料,科大訊飛旗下多處房產,且涇縣培訓中心以酒店、客房、休閒會所為主。

那麼,科大訊飛和地產有著怎樣的糾纏關係?它在各方面業務的發展情況又是怎樣的情景呢?

偏愛地產

長江商學院終身教授薛雲奎曾在撰文分析科大汛飛的投資價值。他認為,科大訊飛完成了概念、技術,卻在生意、業績表現欠佳。作為合肥乃至安徽為數不多的高科技公司,科大訊飛獲得當地政府的充分支持。有媒體測算,近十年來,僅來自政府的補貼就超過10億元。這一狀況一直持續到現在。科大訊飛的2018年半年報顯示,淨利潤為1.35億元,其中政府補助超過1.5億元。這意味著,該公司實際虧損達到千萬之巨。

遭央視曝光掛高科技的名頭在保護區地產開發:“歧途”科大訊飛?

2017年底,科技部公佈了首批四家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名單,其中包括依託科大訊飛公司建設智能語音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同時,科大訊飛還在安徽打造中國聲谷的項目,相關政策支持也以政府補助等多種形式逐步落地。

然而科大訊飛並未將政府補貼和其自身盈利主要用在科研投入上。

從2008年5月上市以來,科大訊飛市值增長了26倍,其資產規模也迅速增長。較之上市當年的5.97億,增長了16.45倍。其中包括,固定資產10.6億(主要為房產、計算機設備和專用設備),無形資產10.7億(主要為軟件和校名使用權),商譽11.26億(主要為購併溢價)。可以看到,說它投入了大量資金在地產和併購等項目中。

科大訊飛對地產行業的特別興趣還體現在其資產負債表中,在同行業中其固定資產比重處於較高水平,其中房屋建築物資產賬面價值達10.42億元,即三分之二的資產都是房屋及建築物。又由於該公司的折舊政策規定,房屋建築物的折舊年限為40年,意味著分攤到每年的需要抵減的利潤大幅減少了。據天眼查資料,科大訊飛子公司訊飛智元於今年10月8日在經營範圍中增設了自有房屋租賃。

科技含金量不足

就連營銷金額也超過科技投入。自2014年開始,科大訊飛便加大了對營銷的投入力度。每年投入銷售費用分別為2.4億元、3.76億元和6.49億元,其增長速度要遠快於銷售收入的增長速度。根據2018年半年報,銷售費用總額達7.33億元,新增的銷售費用3.1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7.10%。也遠超同期,科大訊飛研發費用總額達5.87億元。

遭央視曝光掛高科技的名頭在保護區地產開發:“歧途”科大訊飛?


對比BAT等互聯網公司,每年動輒百億的研發投入(2017年騰訊研發開支約為174.56億元,百度129億元,阿里巴巴190億),無論從研發資金總量還是佔比上,都很難將科大訊飛與科技為導向的公司等同起來。

今年3月,在2017年財報年度說明會上,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表示:“訊飛的目標絕不是一個市值一千億的簡單優秀公司,而要做一個偉大公司。無論是教育,醫療,政法、翻譯等任何方向都應該支撐起單獨上千億市值的公司。

然而事實表明,科大訊飛似乎在各個方面的盈利情況都不盡如人意。日前,科大訊飛因同聲傳譯陷入造假爭議,科大訊飛用“人機耦合”予以反駁,稱人工智能尚未達到外界以為的水平。令其人工智能公司定位飽受質疑。

不能不提的是,劉慶峰認為2018年是科大訊飛國際化戰略正式啟動的一年,但從短期來看,來源於海外的收入佔比極少。目前,國際環境對科大訊飛公司銷售收入的直接影響非常有限。據財報,2016年海外銷售僅有1600萬元,僅佔總收入的0.5%。

10月16日凌晨,科大訊飛再次回應媒體,稱在各地成立分子公司原則上不拿地,以避免形成過重的資產;其僅在天津(2014年,30畝)、廣州(2016年,面積6.78畝)取得了土地。

或許科大訊飛並未直接在土地上獲利。但值得注意,據科大訊飛2017年年報,主營業務收入中,教育產品及教學業務佔比25.54%和2.20%,智慧城市佔比27.3%,政法業務佔比10.23%,三項合計65.27%。這部分收入都是來自於地方採購。以其高科技公司的名頭確實吸引了各地方政府,成立獨、合資公司搞產學研合作,換取承接政府採購訂單,這樣已經成了科大訊飛toB業務的主要策略。

科大訊飛第一大股東為中國移動,持股12.91%。可能因為這個原因,科大訊飛曾把發展重點放在toC業務上,然而無論是電信增值業務產品,如手機下載的酷音鈴聲產品,或移動互聯網產品和服務,比如訊飛輸入法、靈犀以及相關的移動互聯網服務等,此類業務都已經過了toC行業的紅利期,且C端市場的有著BAT等公司的激烈競爭,想要脫穎而出並非易事。

或受上述情況影響,截至10月16日收盤,科大訊飛股票跌停,報價為20.3元/股,總市值424.78億元,股價5個交易日下跌超25%。(時間財經 梁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