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訊飛:研發中心先建酒店和會所

科大訊飛:研發中心先建酒店和會所

中國經濟週刊微信號:ChinaEconomicWeekly

中國經濟週刊官方網站:經濟網 www.ceweekly.cn

《中國經濟週刊》 記者 宋傑 賈國強 | 安徽、北京報道

10月中旬,科大訊飛(002230.SZ)長期侵佔位於安徽宣城涇縣的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土地被央視曝光,這家行業獨角獸是否隱藏著“土地生意”成為輿論關注的熱點。

該基地名為培訓基地,實則對外經營。在中央環保督察組2017年督察後,該基地至今仍在繼續建設樓堂館所,酒店房間更是被曝一房難求。

科大訊飛:研發中心先建酒店和會所

(視覺中國)

質疑

事件曝光後,各界議論紛紛。有觀點認為,在和地方政府的談判中,科大訊飛可以憑藉“AI高科技”的金字招牌獲得更多優惠和資源。科大訊飛還被指打著產學研合作的旗號,憑藉“高科技”產業這一金字招牌及 “AI(人工智能)第一股”的影響力,以搞研發為名,通過半賣半送、資源置換等方式增加土地儲備,增厚資產。

對於外界的質疑,科大訊飛10月15日發表聲明稱,得知研發中心位於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後,立刻停止中心運營,全面配合整改。“觀塘科技島是科大訊飛子公司設立在涇縣經濟開發區內的IT產業研發中心,並非地產項目。中心作為支援革命老區經濟建設和扶貧工作的招商引資項目。入駐前,開發區內已有上百家企業。”

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董秘江濤10月16日也回應稱,科大訊飛自成立至今,沒有一分錢收入來源於房地產開發銷售。近年來,科大訊飛加大市場渠道的投入和各地營銷平臺的建設,在省外各地設立分(子)公司,主要是為了更好地進行渠道建設、本地化服務和管理,以及更好地推動人工智能的新業務應用。

10月16日,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涇縣區域違法開發建設活動整改工作推進大會召開,隨後,涇縣縣委書記耿鵬分別前往涇川鎮和經濟開發區,督查指導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問題整改工作。涇縣人民政府外宣辦包姓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目前保護區的整改方案已經上報,詳情不便透露。

科大訊飛究竟有沒有涉足地產?

儘管江濤稱沒有一分錢收入來源於房地產開發銷售,但這恐怕並不能撇清科大訊飛這家科技型上市公司從事地產生意的嫌疑。

根據安徽涇縣官網消息,科大訊飛觀塘科技島位於涇縣開發區,由科大訊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1.2億元,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主要建設集智能語音技術研發、高端人才培訓為一體的IT產業研發中心及配套服務中心。項目分兩期建設,從2013年底開工建設,一期主要建設培訓中心、酒店等;二期是建設研發中心。

外界質疑,為何一個研發中心,要先把酒店、客房和會所建立起來?儘管開工之初,該項目被稱為“IT產業研發中心及配套服務中心”,但在環評報告中,該項目的行業類別變成了“旅遊飯店”和“正餐服務”。同時,宣城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2015年9月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顯示,科大訊飛位於涇縣的培訓中心建設單位為涇縣智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根據信息查詢平臺企查查顯示,涇縣智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由訊飛智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00%持股。後者由科大訊飛100%控股。根據科大訊飛2018年半年報信息,訊飛智元的主要業務是信息工程,包含21個下屬子公司。其營業收入為10.8億元,營業利潤為10.2億元,淨利潤為8348.4萬元,佔科大訊飛淨利潤的64%。

科大訊飛的半年報還顯示,該公司旗下有47個子公司。媒體報道稱,7月12日,子公司天津訊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範圍也多了“房屋租賃”一項。外界質疑,作為科大訊飛的重要子公司之一,訊飛智元的經營範圍多了“房屋租賃”這一項是否說明科大訊飛對地產的青睞及涉足?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查詢科大訊飛10月24日發佈的2018年第三季度報告發現,其投資性房地產的期末餘額為2160萬元。截至10月30日發稿時止,科大訊飛未對上述質疑和投資性房地產的收入構成做出回應。

招商亂象:土地捆綁著的AI

“無論TO B還是 TO C,都沒有TO G(government政府的縮寫)立竿見影。” 業內觀察人士劉志剛說,為了刺激創業,不少非一線城市的地方政府也開始引入諸如人工智能這樣的新產業。

2018年以來,很多地方政府辦起了AI大會。劉志剛發現,辦大會成了地方政府發展AI的重要途徑。“地方政府使出渾身解數,拉來高官政要與互聯網大佬助陣,在嘉賓規格與影響力方面一較高下。”

很多地方都對AI產業躍躍欲試。除了出臺優惠政策、辦AI大會、爭搶AI企業外,各地政府也紛紛促成AI專業的開設,培育更多專業人才。很多地方也紛紛建起了AI產業園或研究院,以此聚合更多的項目,打造AI產業集群。

除了舉辦會議,劉志剛告訴記者,補貼尤其是對新興行業補貼是一些地方政府的招商“引擎”,但是容易導致濫竽充數的企業獲利,好的企業也容易陷入高福利陷阱。“靠補貼就能取得不錯的收入,溫水煮青蛙,科大訊飛近年來的研發滯後就是典型案例。”

一位不願具名的上海科技企業創業者宋先生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前兩年大量上海製造企業外遷,周邊城市爭搶他們,開出的條件也非常好。“有的就是你過去辦廠,就送土地,你只負責建,建的錢可以很低利息給你。有些人就藉著名義弄些地,特別是安徽、蘇北等地區比較常見。土地指標往往又通過農村拆遷獲得。”

長期關注區域經濟發展的園區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梁椿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目前政府對高新技術企業最直接的優惠政策主要是土地,一般是產業用地加商住配套的模式。此外,幫助企業建設總部、基礎設施以及配套,通過當地政府國資平臺成立公司並佔有一定比例股權也是常用的優惠政策。

梁椿分析,研發中心項目本身就具有很強的符號性,科技型企業一般會在一線城市佈局區域性研發中心,對於這些企業而言,設在上海還是廣州區別不大,但建在二線甚至三四線城市則令人費解。

更多內容詳見《 》


請回到文章頂部,點擊右上方“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