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掉價的主要原因,我們農戶怎麼去應對增加收入!

如今,全國範圍的糧食作物降價似乎已經是常態,對於小戶經營的農戶來說,前景似乎是一年不如一年。以水稻、玉米為代表,自從與國際市場對接,水稻、玉米種植戶的日子就不好過了,很多人索性放棄了水稻、玉米種植,改種雜糧,但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那麼,根本問題在哪?對於農民來說,怎麼找到新的出路?首先,我們要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糧食掉價的主要原因,我們農戶怎麼去應對增加收入!


糧食降價如何影響全國格局?

受糧食降價影響的絕對不僅是農業、農村的格局,還包括城市化、工商資本的流向,以及房地產。

首先,全國範圍的糧食降價會迫使大多數農戶逐漸退出農村,種地不再賺錢,放棄種地當然再正常不過,這樣帶來的連鎖效應就有以下幾點:

1、土地流轉加速,中國農業向規模化發展

放棄種地的人越來越多,空出來的耕地、林地、宅基地就與日俱增。雖然小戶經營的農業不賺錢,但大規模、集約化的農業生產仍然利潤可觀,新型經營主體的用地需求越來越大,全國土地流轉市場將加速發展。

2、大量資本將湧向農村

其實國家已經提倡規模農業很多年,但一直髮展不起來,小農經營佔多數的農業格局之下,發展時機也不是很成熟,如今農村土地重新整合,資本湧向農村的時代很快就要到來。

3、進城農民到三四線城市買房

大量農民放棄土地之後去哪?只能往城市裡走。雖然不一定都會買房,但起碼有一部分會消化掉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庫存。

4、城鎮化與人口紅利

過去城市企業大量僱傭農民工,但工作週期大多不夠穩定。未來當更多農民都放棄土地來到城市的時候,對於企業來說無疑是“人口紅利”,大量廉價勞動力也意味著更大的利潤空間。

有人說,這一系列變化看起來就像是一場“陰謀”。糧價如果不跌,就沒人願意離開土地,農村人中的套路太深了!

但不管怎麼說,時代的變化是必然的,幾乎所有發達國家,農業最終都走向了規模化,農民最終只會在全國人口中佔少數。

糧食掉價的主要原因,我們農戶怎麼去應對增加收入!


面對新格局,農民的出路在哪?

1、規模化、產業化

對於仍然想繼續留在農村種地的農民來說,過去的小戶經營註定已經沒有生存空間了,家庭農場、合作社、規模種植大戶,這些都是可以轉型的方向。事實上,由於國家這些年對於家庭農場這些新型農業主體的補貼等優惠力度加大,現在正是轉型的最好時機。

2、走品牌路線

傳統農業就是賺些苦力錢,這樣的做法在未來必然會被淘汰。雖然普通農產品在降價,但真正優質的農產品其實還在增值,為什麼1000元一斤的日本大米還是有很多消費者願意買單?在越來越講究綠色、安全、品質的市場,做精一款產品,自然不愁銷路。

3、合理規劃項目,爭取補貼資金

農業項目也是需要科學規劃的,如果你沒有頭緒,不妨看看最近這些年農業部、財政部的文件都支持哪些類型的農業項目,重視哪些發展方向和運營模式,不僅是給你帶來規劃靈感,也是方便申請補貼資金。事實上在農業發達的國家,農民的大多數收入都是來源國家補貼,儘早與現代化農業接軌,才是自足之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