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泊頭:梨鄉投身「供給側」 鴨梨種出新「滋味」

新華社石家莊10月16日電(記者王民、徐步雲)眼下雖然已經過了鮮梨採摘季,河北泊頭東方果品公司大院裡卻一片繁忙。右手殘疾的王甲峰正分選鴨梨,不同果園產的梨經分選、包裝後進入不同的貯藏庫。與王甲峰一起打工的還有王燕、郭忠貴等,他們都是來自附近農村的貧困戶,每月收入約3000元,一年能幹七八個月,實現“一人打工,全家脫貧”。

這些貧困戶不僅用自己的雙手改善生活,而且投身到一場持續進行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泊頭市是著名的“鴨梨之鄉”,泊頭鴨梨聞名海內外。然而,由於種植面積過大、品質有所退化,再加上消費者口味的“審美疲勞”,這一傳統品種的效益一直提不上來。

問題不是近來才出現的。多年前東方果品公司總經理郭玉森在美國的超市發現,泊頭鴨梨18公斤賣20美元,韓國新高梨5公斤賣26美元,價格差了4倍。“不能死守著老品種不放,不同消費者喜歡不同口味,誰能推陳出新誰就有高效益。”郭玉森說,但是再好的品種,量大了必然效益下降,他們常年保持8個品種的種植供應,三五年就要根據市場調整一次。

“能讓市場認可的品種要‘四好’:好看、好吃、好放、好管。”多年來,郭玉森一方面引進國內外成熟品種,一方面與科研院所培育儲備新品種,不適應市場的品種及時淘汰,找新品、種新品、育新品的路子一直沒停。泊頭市10餘家果品出口企業也用“公司+基地+科技+農戶”模式帶動全域梨樹種植結構調整。

泊頭市副市長楊玉良介紹,泊頭市現有35萬畝梨樹,出口到40多個國家。不同的國家有各自的認證標準,針對不同標準在不同的果園實行相應規範操作,即統一修剪、統一施肥、統一套袋、統一防治、統一收購。目前,有42個果園獲得了歐盟、美洲等地認證,平均每畝增收1200多元。

東方果品公司與6000多農戶簽訂協議,每年提前給果農定量發梨袋,根據出口國的標準以及袋子數量、編碼定時定量向農戶供應化肥、農藥,確保梨的品質。同時,確定梨果最低收購價,保證梨農家門口種梨至少不比外出打工吃虧。

由於梨果行業“季收年銷”特徵明顯,企業短期資金需求量大。泊頭市將1600多萬元產業扶貧資金以貸款形式發放給果品公司,帶動1836戶貧困戶,每年分紅不低於10%(885元),“政府貼息4%,企業按6%付息,比貸款基準利率稍高,這筆資金解決了收購季節流動資金的‘燃眉之急’”。郭玉森說。(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