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家具品牌的国内市场观察

今年以来,国内家居厂商布局悄然发生变化。目前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直接海外并购;另外一种创新商业模式是引进海外家具品牌。手捂重金的上市公司,如 1月美克家居1.95 亿元收购 M.U.S.T.公司 60%和 Rowe 公司 100%股权;2月顾家家居3.2亿收购德国顶级家居品牌Rolf Benz;3月顾家家居再以3.7亿元入股澳家具零售商Nick Scali。

在创新模式上,帕诺家居作为一家供应链公司,自2012年开始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优选出全美知名的近60个品牌,2018年开始以平价进口家具优选店的模式推向全国。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2013年正式成立B2B国际品牌运营中心,2017年代理美国三个高端品牌Thomasville、Drexel以及Henredon,并进行招商加盟。

国际家具品牌的国内市场观察

可以明显看到,在越来越多的本土知名家具企业加入到海外收购队列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家具品牌进入到中国市场。

我国的知名家居行业为何会频频出现并购海外品牌以及引进海外家具品牌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品牌效品牌效应的战略布局、渠道拓展的战略布局、大家居战略、技术革新、避免反倾销、应对反补贴诉讼、应对汇率变化等等。

家具“同质化”

国内家具企业的营销相对来说较为传统,各竞争者往往将精力集中在价格上,试图以价格优势谋得在市场中的生存,这样一来,导致家居行业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同时企业大打价格战使得各国内各生产商的利润下降,经营压力较大,品牌的兴衰很快。

国际家具品牌的国内市场观察

成本上升

受国内经济、宏观调控、环保战略影响下,对于那些无法达标的工厂,不可避免的出现被淘汰命运,使得很多家具店呈现出有客源无货源的局面。受互联网经济与新兴经济崛起的影响,家居建材行业的从业者呈现递减趋势,这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很不利的因素。

同时,在国家宏观战略的驱动下,材料成本、环保成本、物流成本、人工成本,有增无减。通过引进海外百年家具品牌,同时控制生产成本和时间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可知,为更快触达终端消费者,直接把控上游不失为一种方法。

国际家具品牌的国内市场观察

消费升级

国外家具品牌其产品优秀的设计和上乘的质量,成为打动消费者的关键之处。国外很多高端的家具品牌并没有成套产品设计部门,而是与设计事务所或知名设计师合作,保证了一流的设计。在生产过程中,在材料运用、五金件使用、细节打磨方面,都非常细致,确保了质量的可靠性。”相比中国家具市场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大多数还很年轻,文化底蕴的积累和形象的塑造需要时间,而且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更加看重产量和销量,整体市场快速求利的氛围,成为高端消费群体转向国外知名家具产品的重要原因。

国际家具品牌的国内市场观察

市场需要

世界家具产业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家具生产基地和正在快速启动的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不仅需要中国家具品牌走向全球、服务全球市场,也需要全球家具品牌走进中国,分享中国市场的成长,为中国消费者创造价值。这种双向的互利共赢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迫切。全行业里,海外引入成功的例子也有一些,尤其是做成全球级别的公司,海外引入是必经之路。

国际家具品牌的国内市场观察

安全环保

产品质量方面,中国的消费者为何越来越青睐于国际品牌的产品?这不仅仅是家具行业的现象,摆在各行各业,都趋向这样的现象,大家都懂的。国际家具品牌的质量标准都比国内的要高,更符合国内环境保护法和环保政策的要求,更迎合中国人消费理念。

国际家具品牌的国内市场观察

在中国家居市场日益繁荣的今天,消费者更乐于见到更多血统纯正的国际一线品牌带来的世界潮流风尚,与洋品牌并肩,与世界对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