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計劃:空間引力波

太極計劃:空間引力波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在《易經》中,“太極”二字意味著天地間最原始的狀態。千百年來,人類一直執著於探索宇宙的誕生與演化。

而尋找引力波,就是探索宇宙奧秘的有力手段。

早在十年前,中科院開始就空間引力波探測進行規劃,並於2016年披露了以中科院院士胡文瑞、吳嶽良為首席科學家的太極計劃。

近日,太極計劃專職科學家、中科院力學所副研究員羅子人向《中國科學報》記者透露:在中科院先導項目支持下,太極項目涉及的關鍵技術均在開展原理樣機研製,並逐步轉入工程階段。

項目計劃在2033年,將三顆衛星組成的探測星組發射到太空,形成一個邊長300萬公里的正三角形。衛星採用日心軌道,可避開地月系統引力影響,軌道始終保持對太陽入射角60°狀態,使得航天器內部擁有穩定溫度環境。

與LIGO等地面探測器不同,空間探測器能夠排除地面噪聲的干擾。

“由於地面信號少,噪聲強度大,地面探測更像是在噪聲裡尋找信號。”羅子人表示,“而空間探測更像是在信號堆裡找信號。因為在空間引力波的探測範圍內,引力波的數量非常多,波源信號強度也都比較大。”

如此一來,能探測到的引力波頻段也更豐富。太極的探測範圍在0.1毫赫茲至1赫茲之間,相對測量精度可達10-21-10-20。

在中低頻段,有哪些更值得探索的引力波?

以太極計劃的主要探測目標之一,超大質量黑洞併合為例。黑洞併合產生的引力波,其總質量越大,頻率越低。因此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太陽質量的黑洞在併合時,會產生中低頻段的引力波。

“每一個星系都會有超大質量黑洞,對黑洞的形成、生長做一個全時段的探測,就能進一步瞭解星系的演化。”羅子人表示。

引力波的探測還能幫助人們獲知第一代恆星較為準確的死亡時間。

“由於宇宙學紅移效應,在宇宙在電離初期,一千個太陽質量大小的黑洞產生的引力波,其頻率紅移後也會進入太極的測量頻段。而這些黑洞很可能是第一代恆星(Pop III星)死亡後的遺蹟。”羅子人解釋道。

此外,極端質量比旋(EMRI)系統、河內雙星和隨機引力波,都是太極計劃的探測目標。

為了能捕捉並區分細微的引力波信號,太極系統的設計精密而複雜。系統的測量精度要在百萬公里量級達到皮米級別。

羅子人表示,系統內的子系統有六七十個,且子系統之間存在的耦合多達六七百項。若想讓太極系統在天上正常運行工作,硬件、設計、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問題都要解決好。

目前,激光干涉測距系統、慣性傳感器系統、無拖曳控制與微推進系統和超淨超穩飛行器的各項設計、研製工作正有序進行,其中一些設備有望於2020年進行在軌實驗驗證。

太極計劃:空間引力波


引力場中會產生波動,比如雙星相互吞噬而產生的擾動,其圖案與中國的太極圖案相似,“太極計劃”的名字也因此而得來。(圖片來自網絡)

太極計劃:空間引力波


太極系統中,由三顆衛星組成的探測星組在日心軌道上運行,質心落在地球軌道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