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降级背后——还不是因为穷

之前有个朋友被爸妈催婚,催的不耐烦了,他干脆甩了一句:“没房没车谁能嫁给我,您要是给我在深圳买了房,我立马结婚!”

他爸妈被怼的安静了一段时间后,直接不催婚了,改成催他回家工作,毕竟五六线城市的房子,首付还是拿得起的。

如今这个年代,单身的人越来越多,晚婚也已经成了一种社会现象。

民政部门数据显示,去年全国结婚登记对数下降7%,已经是连续第4年下降了,很多地方的平均初婚年龄也在延后,江苏更是推到了34.2岁。

之前一直觉得单身与否都无所谓,自己自在舒服就好,但后来才发现,对于部分人来讲,单身其实是应对“经济压力”的无奈之举,也是消费降级的表现之一。

身边很多单身的男生都说:“也不是不想找女朋友,但是找了女朋友之后,周末肯定要约人家出去玩,每次约会都是一大笔开销,经济压力想一想就蛮大的,虽然有喜欢的人,也想恋爱,但不是委屈了人家,就是委屈了自己,还是自己瞎jb过吧。”

之前跟一个朋友聊天,被问打算什么时候买房。

我说:没打算买房啊。

朋友又问那以后小孩上学怎么办?

我说:也没打算结婚,一个人自由自在的多好。

朋友表示羡慕我的洒脱。

但只有我知道,这哪是洒脱,只不过是穷,买不起房,结不起婚的另一种说法罢了,只有自己知道多希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窝。

每次看到有人在朋友圈秀恩爱,就由衷的羡慕并祝福。

想着等我有钱了,就去约我喜欢的女孩子一起吃饭、旅行,让她明白我的心意,并勇敢追求。

但每次发完工资,交了房租,还完信用卡,余额自己都不好意思看,哪里还敢约女神吃饭聊天?

之前我一直认为,两个人在一起只要相互喜欢就好了,但现在才明白,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撑,就算喜欢的人跟我表白,也缺乏跟她在一起的勇气。

这两年来,衣服从zara到淘宝同款,咖啡从星巴克到雀巢速溶,跟朋友聚餐从海底捞到街边串串,能自己带饭就尽量不点外卖(外卖真的好贵),手机只要还能修就绝不换新,不穿的衣服也不舍得丢掉,没坏的都挂二手交易平台,多少也能换一点钱。

但再怎么消费降低、精打细算,在现实面前,也只是聊胜于无而已。

今年表弟考上了大学,按照我们家乡的习俗,作为兄长,是要包个红包鼓励一下,前些天我打电话问我妈要给多少,我妈说看心意,别人都是1000块,你也跟着给1000吧。

挂断电话以后,本想直接微信给表弟转个1000的红包,但发现零钱只有几十块钱,银行卡也只有几百块,只能作罢,一切等发了工资再说吧。

不知道是谁发明了“消费降级”这个名词,看到这么多人,尤其是有些中高产阶级也在消费降低,甚至还有人向我请教生活经验,有时候觉得自己还蛮“潮”的,。

工作已经好几年了,唯一的一次大手笔还是几年前,手机实在用不了了,才花了3000块钱买的一部iphone5,现在已经用了4年了,也没打算换。

消费降级对别人来讲是主动的行为,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但对于我,却是不得不做,没得选择。


三茅旗下HR效率软件:2号人事部给大家送福利啦!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预约演示2号人事部,即可免费获得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诊断一次!帮您解决企业所面临的人事管理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