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破匈奴解除北方邊患的東漢大將竇憲爲何沒有知名度?

小小嬴政


竇憲並非名將,他發動北伐匈奴之戰,只是為了立功贖罪;他只是個掛名將軍,其實指揮作戰的人物,並不是他。

下面我大略說說竇憲北伐的原因與經過。

1、竇憲刺殺劉暢,闖了大禍,北伐以求立功默罪

公元88年,漢章帝去世,年僅十歲的劉肇繼位,是為漢和帝。皇帝年幼,竇太后臨朝稱制,竇氏外戚崛起。竇憲以侍中的身份入宮主持機要,成為皇太后的代言人。竇憲權傾天下,志驕氣傲,為人心胸狹窄,睚眥必報,有恃無恐。不料他玩火玩過頭,鬧出一個天大的事。

漢章帝駕崩後,齊王劉石派兒子劉暢到洛陽參加葬禮。劉暢風流倜儻,為人八面玲瓏,深得竇太后的歡心。眼看劉暢的權勢漸盛,竇憲不免緊張,擔心他威脅到自己的地位。於是在一個月黑風高之夜,派刺客潛入守衛森嚴的禁衛營中,刺死劉暢。

劉暢被刺,震動京師。竇太后十分震怒,立即令竇憲緝拿兇手。竇憲賊喊捉賊,裝模作樣調查一番,找了一個替死鬼。他上報太后,說殺人主謀就是劉暢的弟弟劉剛,理由是兩兄弟不和,自相殘殺。竇太后信以為真,派侍御史前去逮捕劉剛。

問題是,劉剛壓根兒就沒有到洛陽,而是在六百里外的臨淄。派誰去審理此案呢?太尉府的何敞自告奮勇接手此案。他為人剛直不阿,不畏強暴,在他的努力下,案情水落石出。他以大量證據牽出幕後主謀竇憲,同時將劉剛無罪釋放。

在鐵的證據面前,竇憲一敗塗地。竇太后大怒,將竇憲軟禁在宮中。要如何處置竇憲呢?不殺嘛,不好向臣民交代;殺嘛,自折羽翼,以後靠誰來統治這個國家呢?太后內心非常矛盾,遲遲不決。

正好在這個時候,歸降漢室的南匈奴單于上書朝廷,請求討伐北匈奴。消息傳來,竇憲彷彿抓到一根救命的稻草。他向妹妹竇太后提出,願領兵征討北匈奴,將功贖罪。竇太后一聽,這倒是兩全其美的辦法,若能為國家建立豐功偉績,所犯罪行自然可以一筆勾銷。

就這樣,竇憲絕處逢生。

2、南匈奴單于上書請求北伐

為什麼南匈奴單于會請纓攻打北匈奴呢?背後有怎樣的故事呢?

北匈奴衰落速度之快,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頻年用兵使北匈奴的經濟不斷地惡化,國內政局動盪,危機四伏。北匈奴開始出現大量南逃事件,章帝建初八年(公元83年)有三萬餘人逃往東漢,元和二年(公元85年)逃亡東漢的北匈奴人,共計有七十三批。匈奴衰落的同時,東部的鮮卑崛起成為勁敵。章和元年(公元87年),匈奴遭鮮卑迎頭痛擊,優留單于在戰鬥中被擊斃。北匈奴陷入混亂,屈蘭儲等五十八個落部,共計二十八萬人口,分別在雲中、五原、朔方、北地諸郡向東漢帝國投降。

章和二年(公元88年),北匈奴的局勢更加惡化,爆發饑荒,致使大批難民逃亡到南匈奴。南匈奴休蘭單于敏銳地察覺到這是消滅北匈奴的時機,於是上書朝廷,請求討伐北匈奴。漢和帝劉肇年幼,執政的竇太后沒有主見,便急召耿秉入朝。耿秉是東漢高級將領中最堅決的主戰派,當然極力贊同休蘭單于的提議,並自告奮勇率軍出征,為國效命疆場。

正好竇憲刺殺劉暢一事東窗事發,由於罪行深重,有被處決的危險。竇憲借南匈奴請戰之機,提出願立功贖罪,率軍遠征北匈奴。這樣,竇太后既可免去哥哥一死,又可堵住朝臣之口,倒是兩全其美的辦法。

很快,竇憲以車騎將軍的名義出任遠征軍總司令,耿秉為副手。其實竇憲根本沒打過仗,軍事指揮主要靠耿秉。在漢明帝時代,耿秉曾率軍深入北匈奴作戰,在西域大破車師,後擔任度遼將軍達七年之久,是漢軍中的名將。

永元元年(公元89)六月,北伐軍誓師出征。戰鬥人員總計四萬六千人,包括八千名東漢精銳騎兵、三萬名南匈奴騎兵、八千名羌與烏桓的騎兵,另外還配備一萬三千輛的輜重車。大家注意一點,北伐匈奴的主力並不是東漢部隊,而是胡人騎兵。

3、大破北匈奴,勒石燕然

根據戰前計劃,大軍兵分三路出擊。第一路為竇憲與耿秉統領的八千名漢騎兵與南匈奴左谷蠡王的一萬名騎兵,從朔方郡的雞鹿要塞出發;第二路為南匈奴休蘭單于率領的一萬名南匈奴騎兵,從滿夷谷出發;第三路大軍為由度遼將軍鄧鴻統領的八千名羌、烏桓騎兵以及南匈奴左賢王的一萬名騎兵。

三路大軍將沿途清剿北匈奴軍隊,並會師於涿邪山。

竇憲、耿秉兵團是主力突擊兵團。耿秉行軍作戰有自己的獨特風格,軍令簡單,不煩瑣,每當隊伍行進時,他總是身披戰甲,走在部隊的最前頭。他十分擅長使用遠程偵察兵,如果偵察兵沒有發警報,士兵們便可以安穩睡大覺;一旦有警報,軍隊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擺好戰鬥陣形。

北伐軍深入北方,偵察到北匈奴單于的位置,耿秉當機立斷,派副校尉閻盤、司馬耿夔、耿譚、南匈奴左谷蠡王、右呼衍王率一萬名騎兵出擊。雙方在稽落山展開大決戰,由於閻盤、耿夔的主力是南匈奴騎兵,故而這次決戰,實際是南、北匈奴的大會戰。南匈奴騎兵氣勢如虹,在閻盤、耿夔指揮下奮勇作戰,大破北匈奴軍。

三路北伐大軍在涿邪山會師,齊頭並進,繼續向北攻擊,擴大戰果,從稽落山一直打到私渠北鞮海。此役共擊斃北匈奴軍一萬三千多人,包括北匈奴左溫禺鞮王、屍逐骨都侯,還抓了不少俘虜。北單于僥倖逃跑,北匈奴損失牲畜的數量多達百萬頭。

北單于大敗而逃,令北匈奴原本不穩定的政局更加混亂。諸小王裨將見到大勢已去,紛紛向竇憲與耿秉的北伐軍投降,計有溫犢須、日逐、溫吾、夫渠王柳鞮等八十一部,共計二十餘萬人。這是東漢帝國對外戰爭史上一次偉大的勝利。

竇憲雖然是個掛名總司令,其實本就沒什麼軍事才華,因而算不上名將。北伐之勝利,要歸功於耿秉,可惜的是,他只是掛了副將之名,以致於在歷史上長期被埋沒了,知道他的人並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