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許昌市魏都區的前生今世!


探尋:許昌市魏都區的前生今世!



探尋:許昌市魏都區的前生今世!‖老家許昌

文‖鷗鳥


對於很多“老許昌”來說,他們仍習慣將現在的許昌市叫作“大市”,把魏都區稱為“小市”。這一“大”一“小”背後,有著怎樣的時代故事?還有,現在的建安區、曾經的許昌縣又和現在的魏都區、曾經的許昌市有什麼淵源呢?且聽我給您慢慢道來。

自秦漢建立郡縣制,一直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次解放許昌,許昌(含如今的建安區和魏都區)這片土地的政權名字發生過很多次的變化,許縣、許昌縣、潁陰縣、鄭州、許州、潁昌府等,都曾是它的名稱。民國時期直到解放,則一直叫許昌縣,“許昌市”這個名稱,是解放後才有的。

1947年12月15日,華野三縱首次解放許昌。隨著社會秩序的安定,相應的政府機構急需建立起來。不久,許昌市人民民主政府和許昌縣人民民主政府成立,賀群任市長(黨政負責人),肖望任副市長,孫志光任縣長,許昌市轄原許昌縣城關,下轄東城、西城和車站三個區。許昌縣轄原許昌縣農村。那時的許昌市和許昌縣機關合署辦公,均駐西大街,同歸屬豫皖蘇第五專署領導。

賀群(1920——1963年),又名木蓮,原許昌縣河街鄉賀莊村人。賀群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許昌解放前夕,他受晉冀魯豫中央局城工部派遣,回許昌做地下工作。他打入國民黨縣保安隊,建立起中共許昌地下情報站,千方百計地蒐集敵人的軍事情報,將國民黨守城部隊的兵力部署、防禦工程、軍用物資倉庫等情況繪製成圖,及時送往晉冀魯豫中央局城工部,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軍首次解放許昌。許昌首次解放後,賀群奉命任許昌市人民民主政府第一任市長。後許昌縣、市合併,他任許昌縣人民民主政府縣長,為剿匪反霸、土地改革、恢復生產、籌集糧款支援前線以及發動群眾為解放軍運輸彈藥物資等,做了大量工作。1948年冬,他調開封市政府,歷任秘書處副處長、處長、民政局長等職。1958年後,調任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秘書長兼中蘇友好協會分會秘書長。1963年11月病逝於四川省成都市。

解放初期,許昌市和許昌縣的分分合合非常頻繁,這一段時期,兩者之間忽分忽合,撤彼留此或者撤此留彼,關係複雜得頗有點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1948年2月,華野一縱第三次解放許昌,中共豫皖蘇第五地委決定,撤銷許昌市建制,建立許昌縣人民民主政府,機關駐東大街。喬林任縣委副書記(主持全面工作)兼縣大隊政委,賀群任縣長兼縣大隊隊長。

同年9月11日,豫皖蘇第五專署又決定恢復建立許昌市人民民主政府,並通報了許昌市和許昌縣的幹部名單,許昌市委和市政府合署辦公,市機關駐城隍廟(人民路魏都區委區政府舊址)。曹志真任許昌市委書記兼許昌市人民民主政府市長,喬林任市委副書記,賀群任第一副市長。

曹志真(1913.7——2012.12),山東省曹縣人,1930年在開封省立高級中學讀書並參加 “青年反帝大同盟”,1931年1月轉學到濟南省立高級中學讀書並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任豫皖蘇區黨委城工部副部長、邯鄲中共中央局城工部城工科科長,1948至1950年任中共河南許昌市委書記兼縣委書記。後升任河南省委統戰部副部長、中南總工會生產部長,1980年1月被中共電力工業部黨組任命為華北電力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2011年6月被中組部批准享受正部長級醫療待遇。因病醫治無效,於2012年12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歲。

城隍廟,曾經一直是“許昌市”和魏都區的黨政辦公場所。“有過多少往事,彷彿就在昨天”。回憶起當年在城隍廟辦公的情景,雖然70年過去了,但年屆九旬的李彬凱老人仍然記憶猶新。他在自己所著的《風雨春秋》中這樣寫道:“中殿的西山,有一偏房,三間灰瓦房,兩頭跨套間。我們白天在中間辦公,夜晚就下榻在耳房裡。儘管如此,對於我這個剛出校門就登上政府機關殿堂的農村子弟來說,既感到驚奇,又覺得神聖。”

據李彬凱回憶,1949年,許昌市政府正在籌建中,只有民(政)、財(糧)、建(設)、教(育)、司(法)五個科室,人員不足50名,但是工作千頭萬緒,比如扶持商戶開門營業,組織工人開工生產,恢復學校招生,清理敵偽物資,還有查訪醫務人員,建立醫療機構,以及清理垃圾等。

那個時候,許昌的市容市貌有點兒差,群眾中流傳著“一條大街路不平,八家菸廠七家停,三部汽車燒柴炭,城內處處是臭坑”的說法。

1950年,20歲的李彬凱在許昌市政府財政科任行政科員,具體負責敵偽物資清理、接收外籍醫院、取締妓院等工作。“清理敵偽物資的倉庫就設立在城隍廟後殿。有傢俱、槍支彈藥、綢緞布匹,還有文房四寶和自行車,亂七八糟地堆了一屋。”

李彬凱採取先清理分類,再逐件造冊,然後按照順序陳列的方法,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將敵偽物資整理好。1951年1月1日,許昌市直機關的全體同志,還在城隍廟大殿裡舉行了黨組織公開大會。

1948年11月29日,豫西區黨委決定,將許昌縣和許昌市合併,合併後市、縣名義同時存在,名稱聽上去似乎有些不倫不類,叫“許昌市縣委”和“許昌市縣人民民主政府”,曹志真任市縣委書記,鄭旭任副書記兼市縣長,許昌市縣人民民主政府機關駐南關白廟。

1949年2月22日,中共豫西區委決定,將所轄第二、第五行政公需合併,成立許昌行政公署,下轄15個縣市,這就是後來的許昌專區。

1949年3月,許昌市成立臨時人民政府(縣級),市長鄭旭。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設立許昌專區,專員公署駐城內衙前街老州衙,2日,許昌專署及許昌市各界群眾2萬餘人隆重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及保護世界和平大會”,會後舉行遊行。


探尋:許昌市魏都區的前生今世!


1949年10月20日,根據許昌地委指示,許昌市、縣分設,正式成立中共許昌市委、許昌市人民政府,曹志真任市委書記兼市長,機關駐南大街。全市劃為四個區,即東城區、西城區、南關區、車站區。許昌縣、市分開辦公,許昌縣機關挪至文廟內。

但直到目前,許昌市和許昌縣的分合、重組還沒有完成、結束,兩者仍然在發生著難以割捨的聯繫。就城區面積而言,新中國成立後,市、縣分設時城區面積10.9平方公里,1958年11月城區第一次擴充,面積增至25平方公里,1961年12月第二次擴容,面積增至52平方公里,1981年2月第三次擴容,城區面積增至93平方公里。由於地緣的因素,這三次擴容都是將許昌縣的城郊農村劃歸許昌市。

至於市、縣的行政體制,在1960年7月,也發生了大的變化。許昌地委決定,許昌市、縣合併,撤銷許昌縣建制,也就是說這時又只有許昌市,沒有許昌縣了。不過到了次年10月,上級又決定,許昌市、縣仍然分設,恢復了許昌縣建制。市、縣重新分設後陳影任市委第一書記,劉耀唐任書記處書記兼市長。從此以後,許昌市、許昌縣之間只有管轄面積的調整,再沒有發生市、縣合併的事件。

就這樣,轉眼就到了1986年。翻開1993年出版的《許昌市志》,有這樣一段文字:“1986年2月,許昌地區撤銷,許昌市升為省轄市,轄魏都區、許昌縣、長葛縣、鄢陵縣、禹縣。襄城、郟縣劃歸平頂山市,舞陽、臨潁、郾城劃歸漯河市。”

從1986年2月到1986年4月,許昌行政區劃調整工作歷時兩個月之久。1986年5月30日,中共許昌地委、行署接到省委、省政府辦公廳《關於許昌地委、行署停止辦公的批覆》。1986年6月1起,新許昌市委、市政府正式開始辦公,許昌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原來的許昌地區成為了新的許昌市,原來的許昌市呢?則按照行政區劃的要求改成了魏都區,孟水昌任第一任區委書記,崔根法任區委副書記兼區政府第一任區長。

新成立的魏都區委、區政府辦公仍在原來的城隍廟,不過城隍廟南的城隍廟南巷早在1967年就改為了“人民路”,取“人民當家作主”之意。“當時,進入許昌市政府的大門就能看到城隍廟的山門,後面是大禮堂和辦公樓。1985年,為方便辦公又建了一座5層辦公樓,兩邊還有一些小瓦房。”魏都區首任區長、現任許昌市老幹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的崔根法回憶說,“1986年,許昌進行了區劃調整,原來的許昌市委大樓給了魏都區人大、政協,原來的許昌市政府辦公樓給了魏都區委、區政府。”

從1986年由許昌市變成魏都區,魏都區委、區政府一直在人民路辦公,直至2008年區政府辦公樓塌陷成為危房,2013年區委、區政府遷至天寶路。

吹散歷史的雲煙,開啟塵封的記憶,我用白描的筆法,再現您一個魏都區的前生今世。


探尋:許昌市魏都區的前生今世!


(文圖無關。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攝影者或原製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

【作者簡介】鷗鳥,本名彭春嶺,許昌市鄢陵縣人,河南省作協會員,現供職於許昌市魏都區政協。

愛許昌老家,看“老家許昌”。 老家許昌,情懷、溫度、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