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張自忠之後殉國的第二位集團軍總司令級別的高級將領——李家鈺

李家鈺,字其相,出生於1890年5月,四川蒲江縣人。他早年先後就讀於四川陸軍小學堂、四川陸軍軍官學校、南京陸軍軍官預備學校,1915年後隨川軍鄧錫侯部參加了歷次川軍混戰。因富謀略,更兼作戰勇猛,很快在川軍中脫穎而出,到1927年已經升任四川省邊防軍總司令,成為川軍“軍官系”首腦人物之一。1933年後,李家鈺曾作為川軍第三路總指揮,參與進攻川陝蘇區。1936年,他又升任陸軍四十七軍中將軍長,下轄一O四、一七八兩個師。

繼張自忠之後殉國的第二位集團軍總司令級別的高級將領——李家鈺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李家鈺於7月30日致電中央:“……竊維國難至此,已達最後存亡關頭,應懇鈞座立即下令全國,一致動員,揮師應戰,還我河山,嚴懲群奸,以雪公憤。職軍正事整頓,士氣激昂,倘蒙移調前方,誓當執芟赴難。迫切陳詞,佇候訓示!”蔣介石深恐無人牽制在西康的劉文輝,只答應四十七軍一個師出川,另一個師留駐西康。經李家鈺多次堅請,蔣才允准將四十七軍全部編入鄧錫侯第二十二集團軍出川抗戰。

1937年9月,李家鈺率部由西昌出發,沿川陝公路徒步北上,到寶雞後乘隴海路火車抵達鄭州。12月,四十七軍開抵山西長治,奉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兼前敵總指揮衛立煌令,守備晉東南地區的長治城及長子、潞城、平順、黎城諸縣。

繼張自忠之後殉國的第二位集團軍總司令級別的高級將領——李家鈺

1938年2月,日軍下元雄彌師團及偽軍萬餘人在飛機大炮掩護下,自邯鄲經涉縣,直逼黎城縣東陽關及長治城。14日,一七八師前哨部隊與敵軍接火。川軍趁敵立足未穩,發揮夜襲特長,敵軍猝不及防,被擊斃數十人。日軍惱羞成怒,集中火力、兵力猛攻東陽關陣地,雙方激戰三晝夜,雖然川軍予敵很大殺傷,遲滯了日軍進攻長治的行動,但終因傷亡過大,被迫放棄東陽關。

20日上午,日軍集中火力向長治城北門發起強攻,川軍冒著嚴寒,身著單衣草鞋,依託城垛奮力阻擊。午後,北城門被敵攻破,眾將士與敵展開巷戰。激戰兩晝夜,守軍彈盡糧絕,為保存有生力量,李家鈺命令部下撤出長治城。

繼張自忠之後殉國的第二位集團軍總司令級別的高級將領——李家鈺

1938年5月,第四十七軍奉命由太嶽山區移駐中條山地區。駐同蒲鐵路南段的日軍牛島師團向四十七軍發起多次進攻,李家鈺率部避敵鋒芒,尋找戰機,殲敵千餘人,並一度收復平陸、芮城、安邑等地。在川軍的英勇抗擊面前,日軍的多次“掃蕩”計劃均告失敗。1939年復,李家鈺因戰功升任第四集團軍副總司令,同年冬又晉升為第三十六集團軍總司令。

在山西抗戰期間,李家鈺部曾多次與八路軍協同作戰,雙方建立了良好融洽的合作關係。1938年1月,八路軍一二九師師長劉伯承回部途中,曾在長治四十七軍軍部留住數日,李家鈺邀請劉伯承為全軍營以上軍官講授抗日遊擊戰術。1940年春,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由武鄉赴洛陽參加軍事會議,途經三十六集團軍駐地時,李家鈺熱情款待,雙方就聯合抗日事宜交談至深夜。第二天,李家鈺派一個營護送朱德過日軍封鎖區,直送到黃河渡口。對八路軍的游擊戰術,李家鈺亦頗感興趣,曾多次派所部軍官到八路軍遊擊訓練班學習。

繼張自忠之後殉國的第二位集團軍總司令級別的高級將領——李家鈺

1940年夏,第三十六集團軍奉命南渡黃河,擔負豫西地區河防任務。

1944年4月,日軍糾集4個師團和5個旅團約15萬兵力,發起豫中戰役,企圖通過南北夾攻,打通平漢路,佔領洛陽及平漢路以西廣大地區。為保存實力,時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的蔣鼎文決定向豫西撤退。李家鈺主動承擔後衛任務,掩護大部隊轉移。5月中旬,為阻擊日軍攻勢,李家鈺率部主動進攻日軍雲夢山陣地,經過激戰,自己付出傷亡900餘人的代價,為大部隊後撤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5月21日,李家鈺獲悉追擊高樹勳部的日軍距三十六集團軍總部陝縣東姚院只有10餘華里,遂命部隊迅速向西撤退。當李家鈺及其前隊行至秦家坡時,誤入了日軍主力的伏擊圈。李家鈺臨危不懼,沉著地指揮特務營搶佔陣地頑強還擊。激戰中,李家鈺頭部和腹部連中數彈,因失血過多壯烈犧牲,時年54歲。隨同的總司令部少將參謀處長蕭孝澤、少將副官處長周鼎銘、少將步兵指揮官陳紹堂也在此役中遇難。

6月22日,國民政府追授李家鈺為陸軍上將,併為之舉行了國葬;7月10日,國民政府再下褒揚令,將李家鈺入祀忠烈祠,其“生平事蹟存備宣付國史館,用旌壯烈,而勵來茲”。1945年蔣介石為李家鈺題寫了“勳烈常昭”四字。

1984年4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認李家鈺為革命烈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