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的iPhone XS背後,中國供應鏈企業利潤幾何?

一年一度的蘋果手機發佈會,總會給市場帶來持續很長的熱度。其實和往年的戰略一樣,設計上並無太大創新,價格上繼續走高。今年發佈的iPhone XS Max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貴”。如果你認為貴可能會市場遇冷,那你就錯了。數據顯示:iPhone XS系列首發當日比去年iPhone X系列首發當日銷售額增長1300%,刷新iPhone新品首發歷史記錄。

暢銷的iPhone XS背後,中國供應鏈企業利潤幾何?


事實證明,如今的蘋果,已經到了不需要考慮銷量只需要考慮產量的獨步天下的地步了。作為世界估值最高的企業,蘋果市值更是衝破1萬億美元大關。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和互聯網市場,2017財年,大中華區為蘋果貢獻營收450億,佔了年營收的20%。蘋果認為消費者願意為iPhone花費更多錢,雖然它的手機早就已經比對手高很多。作為一個在產業鏈頂端賺的盆滿缽滿的國際公司,它旗下的供應鏈企業又利潤幾何呢?

在蘋果公佈的全球200大供應商名單中,中國大陸佔27家,分別是:瑞聲科技,伯恩光學,京東方,比亞迪,宏明雙新,超聲印刷板,依頓電子,歌爾聲學,恆銘達,長電科技,金龍機電,科森科技,藍思科技,立訊精密,美盈森,凱成科技,山東創新,上海實業控股,德賽電池,深圳富誠達,歐菲光,信維通信,深圳裕同包裝,安潔科技,東山精密,豪威科技,欣旺達。

儘管蘋果和利潤和市值不斷飆升,但是幾乎所有的蘋果下游供應鏈企業淨利率都不高,蘋果通過巨量的訂單帶來的強大議價能力,再將利潤留在自家後院。西方媒體稱蘋果的代工廠為“血汗工廠”,其實並不誇張。如下圖為例,除歐菲科技剛入圍蘋果供應商數據沒有可比性外,幾乎所有的蘋果供應鏈企業淨利率都在下降,並且低到髮指,普遍在2%-5%之間。

暢銷的iPhone XS背後,中國供應鏈企業利潤幾何?

不僅利潤低,還面臨可能被淘汰的嚴峻考驗。“沒有永遠的技術,不創新,就會被淘汰。”這句話最適合於蘋果的供應商們。每一年,蘋果都會淘汰一些供應商,一方面是自己掌握了技術,另一方面就是沒有創新。而如果下游供應鏈企業完全依賴於蘋果,一旦淘汰就幾乎活不下去。

以蘋果的電池供應商為例,中國有兩家電池廠商給蘋果供貨,分別是德賽電池和欣旺達。對比這兩家的財務數據更有代表性,2012年,欣旺達的營收規模只有德賽電池的一半左右,但據2018年半年報數據,欣旺達的營收已經超出德賽電池15%以上,淨利潤更是超過50%之多。究其原因,德賽電池選擇了跟隨老大戰略,據2018年半年報,公司六成以上業務是給蘋果生產電池。而欣旺達堅決的選擇了“去蘋果化”的路線,把對蘋果的依賴度減少至30%左右,其餘的70%的營收業務轉向了多元化創新發展。

不難看出,作為核心企業的上下游企業,企業升級與創新成了一條艱難但必須要走的路,而這條道路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利潤率低,企業拿不出資金再去創新,對於本身營收不高的中小企業,向銀行申請融資貸款也是一條不易的路。這幾乎也困擾著絕大部分傳統供應鏈企業。

暢銷的iPhone XS背後,中國供應鏈企業利潤幾何?

但是,在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新技術裡,傳統供應鏈裡的老問題正在被解決。區塊鏈為供應鏈金融提供了全新的融資方式。以區塊鏈項目Synergy為例,供應鏈環節裡所有節點數據通過共識機制和智能合約在Synergy公鏈上存儲,可追溯、不可篡改。融資企業申請融資、核心企業參與數據核實以擔保,Synergy平臺提供資金供需撮合服務,銀行或資金需求方參與智能合約還款,資金給予方還將獲得獎勵,這使得整個供應鏈金融環節變得安全、簡單、數字化、可驗證,有效解決了傳統供應鏈裡“融資難”的問題。

作為產業鏈頂端的蘋果公司,通過高端溢價品牌儘可能榨取更多利潤,獲得更多營收,但是作為蘋果上下游的傳統供應鏈企業,如何能把握好在區塊鏈新技術下能實現轉型與創新發展的機會,中國的產業鏈集體破繭成蝶也就指日可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