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古人比,別說你很用功!——關於古人的14個勤奮故事

韋編三絕

春秋時的書,主要是以竹子為材料製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籤,稱為竹“簡”,用火烘乾後在上面寫字。竹簡有一定的長度和寬度,一根竹簡只能寫一行字,多則幾十個,少則八九個。一部書要用許多竹簡,這些竹簡必須用牢固的繩子之類的東西編連起來才能閱讀。像《易》這樣的書,當然是由許許多多竹簡編連起來的,因此有相當的重量。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讀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內容。不久又讀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點。接著,他又讀第三遍,對其中的精神、實質有了透徹的理解。在這以後,為了深入研究這部書,又為了給弟子講解,他不知翻閱了多少遍。這樣讀夾讀去,把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幾次,不得不多次換上新的再使用。

即使讀到了這樣的地步,孔子還謙虛他說:“假如讓我多活幾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與質了。

跟古人比,別說你很用功!——關於古人的14個勤奮故事

懸樑刺股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字季子,是當時有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曾與張儀一起師從鬼谷子學習兵法。學成之後,他到各國去遊說,希望各國的君主可以採納他的政治主張,但卻始終一無所獲。最後,他的錢全都花光了,只能回家。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鄰居們也都在暗地裡嘲笑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憤讀書。從此,他閉門不出,埋頭苦讀,常常讀書到深夜,有時疲倦得直打盹,想睡覺,他就用冷水衝醒自己。但是,到後來冷水也沒有什麼用了,於是他想出了另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了,再堅持讀書。幾年的苦讀之後,他掌握了豐富的知識,於是他再次去遊說,後終於成為一位聲望頗高的大縱橫家。

東漢時期,也有一個像蘇秦一樣勤學苦讀的人,他叫孫敬,字文寶,是當時著名的政治家。開始由於知識淺薄得不到重用,於是,他下決心認真鑽研,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如飢似渴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想了很多辦法來刺激自己,但是到後來都失去了效用。

他怕影響自己讀書,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他找來一根繩子,一頭牢牢地綁在房樑上,一頭則綁住自己的頭髮。當他讀書疲勞打盹時,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髮,這樣就會把頭皮扯痛了,自己馬上清醒,再繼續讀書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孫敬後來終於成為一個大學問家。

跟古人比,別說你很用功!——關於古人的14個勤奮故事

鑿壁偷光

西漢時候,東海郡有一個大學者,叫匡衡。他讀了很多書,學識非常淵博。但他的成功並不是因為他是個天才,而是因為他的執著與勤奮。他出身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自幼就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裡窮,沒錢上學。後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但是當時的書價都很高,家裡根本買不起,那些家中有書的富人們又不肯輕易地把書借給別人。於是,匡衡就在農忙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那些有錢人自然是樂意之至。這樣,匡衡便可以讀很多書。

但是,新的問題出現了,他一天到晚在地裡幹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著急,心裡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裡很窮,點不起油燈,怎麼辦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揹著揹著,突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絲亮光。他站起身,走到牆壁邊一看,原來從壁縫裡透過來的是鄰居家的燭光。於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在牆壁上挖了一個小洞,在鄰居家掌燈的時候,燭光從小洞中透過來,他就藉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書得來不易,燭光也得來不易,因此匡衡非常珍惜難得的讀書機會,他以驚人的毅力博覽群書,終於成為一名知識淵博的學者。

跟古人比,別說你很用功!——關於古人的14個勤奮故事

囊螢映雪

車胤,字武子,晉南平(今安鄉、津市一帶)人。車胤自幼好學不倦,可是由於家庭貧困,沒有錢買燈油在晚上讀書。因此,到了晚上,他只能背誦詩文。一個夏夜,他在屋外誦書,忽然看到原野裡如星星一樣的螢火蟲在空中飛舞。他突發奇想:螢火蟲的光亮在黑夜裡不正如燈一樣嗎?這樣我就能夠徹夜苦讀了!想到這兒,他立即找來了白絹紮成一個小口袋,並抓了幾十只螢火蟲放在裡面,放在屋子裡,果然亮了不少。車胤就這樣用功苦讀,終於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做過吳興太守、輔國將軍、戶部尚書等。

同朝代的孫康情況也是如此。由於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他覺得讓時間這樣白白溜掉,非常可惜。一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從窗縫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可以利用它來看書。於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裡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此後,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之士。後來,他當了一個大官。

跟古人比,別說你很用功!——關於古人的14個勤奮故事

聞雞起舞

祖逖和劉琨是晉代著名的兩個將領。24歲那年,祖逖擔任司州主簿,主管文書簿籍。劉琨是漢朝宗室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也是一個很有志向的青年。他們志同道合,都希望為國家出力,幹一番事業。

當時,西晉皇族內部互相傾軋,爭權奪利,各少數民族首領乘機起兵作亂,國家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祖逖和劉琨對此很是焦慮。他們白天一起在衙門裡供職,晚上回家一起談論國家大事,談如何建功立業,報效國家,一談就是大半夜,累了才合蓋一床被子睡下。

有一天,他們談得很晚,剛入睡,劉琨就鼾聲如雷。剛睡了一會兒,祖逖猛然聽到雞的叫聲,於是叫醒劉琨說:“你聽,你聽,這不是荒雞的叫聲嗎?恐怕天下要大亂了,我們還能安穩地睡覺嗎?”劉琨揉揉眼,想想說:“對!應該居安思危!”於是兩人穿衣起床來到院中,拔劍對舞起來,直到曙光初露才去歇息。

後來,祖逖和劉琨為收復北方竭盡全力,作出貢獻。而他們早年聞雞起舞的故事更是成為家喻戶曉的美談。

跟古人比,別說你很用功!——關於古人的14個勤奮故事

牛角掛書

李密,隋末遼東人,少年時候在隋煬帝的宮廷裡當侍衛。他生性好動,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並不懊喪,回家以後,發憤讀書,決定做個有學問的人。

有一回,李密騎著一頭牛,出門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漢書》掛在牛角上,抓緊時間讀書。半路上正好碰到越國公楊素,楊素見這小夥子如此好學,很是吃驚,便跟上問道:“你是哪兒的書生,學習這樣用功啊?”李密認識楊素,趕緊下牛拜見。楊素又問他讀的什麼書,李密說:“《項羽傳》。”交談中,楊素髮現李密真是個人才。楊素回家以後,對兒子楊玄感說:“我看李密的學識、才能和氣度,比你們兄弟幾個強得多。”於是,楊玄感便結交了李密,他倆成為好朋友。

跟古人比,別說你很用功!——關於古人的14個勤奮故事

磨杵成針

李白雖然自幼聰明過人,但並不是個能持之以恆做完一件事的孩子,每次遇到困難,就會退縮。有一次,他覺得手中的書枯燥無味並且深奧難懂,於是便跑出去閒逛。在河邊,他看見一位老婆婆手拿一根粗大的鐵棒在磨刀石上不停地磨,神情專注,他就奇怪地問:“您磨大鐵棒幹什麼?”

“我想把它磨成一根繡花針。”老婆婆把臉上的汗水擦了擦,依然認真地磨著鐵棒。李白一聽哈哈笑起來,說:“這麼粗的一根鐵棒,你哪年哪月才能把它磨成一根針呢?”老婆婆慈祥地說:“是的,鐵棒子又粗又大,要把它磨成針很困難。可我每天不停地磨,總有一天,會把它磨成針。孩子,只要工夫深,鐵棒也能磨成針!”李白聽完這番話,一下子明白過來,只要有恆心,什麼事都能做成,讀書也一樣。

跟古人比,別說你很用功!——關於古人的14個勤奮故事

墨池的來歷

王羲之是1600年前我國晉朝的一位大書法家,被人們譽為“書聖”,紹興市西街戒珠寺內有個墨池,傳說就是當年王羲之洗筆的地方。王羲之7歲練習書法,勤奮好學,17歲時他把父親秘藏的前代書法論著偷來閱讀,看熟了就練著寫,他每天坐在池子邊練字,送走黃昏,迎來黎明,寫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寫爛了多多少少的筆頭,每天練完字就在池水裡洗筆,天長日久竟將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這就是人們今天在紹興看到的傳說中的墨池。

跟古人比,別說你很用功!——關於古人的14個勤奮故事

王獻之和十八缸水

王大令,即王獻之,字子敬,王羲之的第七子,官至中書令,人稱王大令。幼年隨父羲之學書法,兼學張芝。書法眾體皆精,尤以行草著名。王羲之有七個兒子,一個女兒。七個兒子都擅長書法,其中,最小的兒子王獻之最為突出。

王獻之從小跟父親學習書法,就立有大志,要像父親那樣勤學苦練,做一個大書法家。他每每見到古人的書法名跡,總要手不釋卷,細心觀看,待到把它的字體特徵,筆畫形態以及結構佈局等方面有個通盤的考慮後,再動手下筆,臨寫數十百遍,直到心領神會為止。因而到了十四,五歲時,他的書法已寫得別有意趣。

但是他學了一段時間後,就流露了怕苦怕累的情緒,奢望有一條通向書法成功的捷徑。有一天,王獻之走進父親的書房,便問王羲之,希望王羲之能告訴他寫字的秘訣。王羲之聽了,就領著王獻之來到後院,指著十八口大缸對兒子說:“寫字的秘訣就在這十八缸水裡,你只要把這十八缸裡的水寫完了,自然就知道。”

王獻之聽了父親的教導後,就再也不敢偷懶貪圖捷徑了,而是夜以繼日,腳踏實地地練習。王羲之為了想試試兒子的功力,就從背後出其不意地拔他的筆,竟沒有拔動,於是嘆息著說:「這孩子前途無量啊!在王羲之的諄諄教誨之下,王獻之真的寫完了十八缸水,進一步改變了當時的古拙書風,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的書法兼精諸體,尤以行草擅名。他運筆英俊豪邁,饒有氣勢,在書法史上與其父王羲之齊名,並稱“二王”。

懷素和尚退筆冢

智永住在吳興永欣寺,多年學習書法,之後就有十幾甕寫壞的毛筆頭,每甕都有幾石(那麼重)。前來求取墨跡、並請(他)寫匾額的人多得像吵鬧的集市一樣。(他)居住的地方的門檻因此被踏出洞來,於是(就)用鐵皮包裹住門檻,人們稱之為“鐵門檻”。後來(智永)把筆頭全部都埋了,稱之為“退筆冢”。

白居易苦讀

白居易五六歲就學習做詩,九歲通曉聲韻,十五六歲開始知道考中進士的榮耀,就刻苦讀書、二十歲以後,白天學習做賦,夜裡刻苦讀書,間或也學習做詩,沒有空閒時間睡眠休息。甚至於嘴和舌頭都生瘡,手和肘都磨成繭。眸子裡面總是一晃一晃的,好象飛著掛著珠,動不動就以萬計。這大概是刻苦學習奮力做詩造成的。考中以後,雖然專心於分科考試,還是沒有停止做詩。到了做校書郎的時候,詩作足有三四百首。

范仲淹斷齏劃粥

范仲淹從小讀書就十分刻苦,朱家是長山的富戶,但他為了勵志,常去附近長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讀書,晨夕之間.便就讀諷誦。他片讀不懈的精神,給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時,他的生活極其艱苦,每天只煮一鍋稠粥,涼了以後劃成四塊,早晚各取兩塊,拌幾根醃菜,調半盂醋汁,吃完繼續讀書。後世便有了斷虀畫粥的美譽,但他對這種清苦生活卻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書中尋找著自己的樂趣。

范仲淹的一個同學、南京留守(南京的最高長官)的兒子看他終年吃粥,便送些美食給他。他竟一口不嘗,聽任佳餚發黴。直到人家怪罪起來,他才長揖致謝說:“我已安於過喝粥的生活,一旦享受美餐,日後怕吃不得苦。” 范仲淹艱澀的生活,有點像孔子的賢徒顏回;一碗飯、一瓢水,在陋巷,他人叫苦連天,顏回卻不改其樂。

范仲淹的連歲苦讀,也是從春至夏,經秋歷冬;凌晨舞一通劍,夜半和衣而眠。別人看花賞月,他只在六經中尋樂.偶然興起,也吟詩抒懷; “白雲無顙帝鄉遙,漢苑誰人奏洞蕭?多難未應歌風鳥,薄才猶可賦鷦鷯.瓢思顏於心還樂,琴遇懂君恨即銷.但使斯文天未喪,澗松何必怨山苗。” 數年之後,范仲淹對儒家經典——諸如《詩經》、《尚書》、《易經》、《禮記》、《樂經》、《春秋》等書主旨,已然堪稱大通:吟詩作文,也慨然以天下為己任。

司馬光警枕勵志

宋朝宰相司馬光小時候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政治家和歷史學家,寫出了著名的《資治通鑑》。

宋濂冒雪訪師

明朝著名散文家、學者宋濂自幼好學,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寫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讚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宋濂很愛讀書,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總要刨根問底。這次,宋濂為了搞清楚一個問題,冒雪行走數十里,去請教已經不收學生的夢吉老師,但老師並不在家。宋濂並不氣餒,而是在幾天後再次拜訪老師,但老師並沒有接見他。因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凍得夠嗆,宋濂的腳趾都被凍傷了。當宋濂第三次獨自拜訪的時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當宋濂幾乎暈倒在老師家門口的時候,老師被他的誠心所感動,耐心解答了宋濂的問題。後來,宋濂為了求得更多的學問,不畏艱辛困苦,拜訪了很多老師,最終成為了聞名遐邇的散文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