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将军李广:要有多努力,才能一直不被汉武帝升职?

一、

汉朝的飞将军李广是个“老同志。”

他年纪轻轻就开始工作,勤勤恳恳了大半辈子,凭着过硬的能力获得了一系列荣誉,“技术带头人”、“劳模”、“优秀员工”......

但是也仅此而已了,眼瞅着就要退休,还被卡在一个不上不下的职位上熬日子。

升职?醒醒吧,做什么梦呢!

那些年龄、资历都远不如他的人,都升到领导岗位上,稍有不慎,就会被年轻领导骂得跟孙子似的。

看着能给自己当儿子的领导,老同志也只能点头哈腰的认错,回到办公室默默的把工作做好。脸上波澜不惊,心中有多苦,也只有自己才能体会。

回家照照镜子,看着脑袋上花白的头发长叹一声:“哎,都是命啊。”

这种“老同志现象”,其实是很普遍的。

他们有能力但不是特别强,溜须拍马又不会,总是希望用脚踏实地的工作来换前程,但每次的升职加薪都轮不到他们。

从意气风发的优秀青年,慢慢的蹉跎成油腻的中年,再到失意的老年。

有时候,李广也会盯着手里的保温杯思考:“好好的人生,怎么就混成这样呢?”


飞将军李广:要有多努力,才能一直不被汉武帝升职?

二、

李广不到20岁就参军入伍,前往汉朝边境抗击匈奴的第一线。

在战火纷飞的艰苦环境中,他努力工作,希望将来能靠自己的能力买房买车,如果运气好的话,还想凭过硬的业务能力获得帝国的最高奖赏:

封侯。

经过日积月累的学习、锻炼,李广的能力进步很快,很快成为军队里的“技术标兵”,在年轻同志里一枝独秀。

比如射箭,他能百发百中,耐力还特别好,一口气射完一壶箭不喘气,几十年后还能把石头射个大窟窿。

比如骑马,甭管多烈的马,到他手里就像小狗一样听话。

有这两手绝活,年轻的李广开始被领导欣赏。被汉文帝接见的时候,汉文帝就亲切拍拍他的肩膀:

“小伙子,你的能力很强啊,如果在汉高祖手下干活,封万户侯不成问题。”

一个年轻的业务骨干在帝国军队中升起。


飞将军李广:要有多努力,才能一直不被汉武帝升职?

三、

有了汉文帝的鼓励,李广逐渐冒出头了。

他从一个小兵慢慢做到太守,成为坐镇边疆的一方大员,受到各方尊重。对手匈奴人就经常给他点赞,同僚也曾说:“李广才气,天下无双。”

事业有了起色,李广同志并没有脱离群众。

在外出执行任务的时候,手下战士没有喝完水,他绝不会冲上去自己享受。吃饭的时候,他要等别人都吃饱了,他才拿起筷子开始吃。

即便有人犯错了,李广也不会仗着身份辱骂,而是细心宽慰,帮他分析错在哪里。

而立功受赏之后呢,他还要把到手的奖金拿出来,请大家吃大餐、喝好酒,happy到天亮。

所以大家都喜欢跟着李广干工作,因为他是一个好朋友、好领导、好大哥。

这时候的李广,心里是美滋滋的,对生活充满信心。

可他的好运也到此为止了,年轻的骨干逐渐蹉跎成老同志,终其一生都没有再升职,“封侯”的梦想也成了镜花水月。


飞将军李广:要有多努力,才能一直不被汉武帝升职?


四、

大好前程的优秀青年,怎么就被抛弃了呢?

李广的职场觉悟太差了。

公元前154年,“七国之乱”爆发。相当于团长的李广,也带着部队赶去平叛捞战功。在周亚夫的指挥下,仅仅三个月,朝廷就取得最终胜利。

眼看着人生就要迈上新台阶了,李广却做了一件很无脑的事:

接受了梁王奖励的将军印。

梁王是谁?是汉景帝的亲弟弟、窦漪房最宠爱的小儿子,当时正是汉景帝最强大的竞争对手。

在汉景帝看来,李广已经上了梁王的船,不再是自己人了。

李广平时就不会溜须拍马,平时连阿谀奉承的话都说不出口。请客吃饭送礼?想想都要把自己臊死。

现在还被领导误判为要跳槽,扒他三层皮都是轻的,升职加薪?做梦去吧。


飞将军李广:要有多努力,才能一直不被汉武帝升职?

李广仗着资历老,就不守职场规矩。

有一次,他跑到秦岭大山里打猎,估计收获颇丰,所以在城门关闭之前,没能回到城里。

李广冲上去就把守城门的一顿狂怼:“老子是以前的李将军,快开门。”没想到霸陵尉是个遵纪守法的人,就回他:“别说退休的将军,就算在职的将军也不行。”

就这样,李广没回到家里,在城门外吃了一夜烧烤,心里窝火的很。

没过多久,匈奴攻打辽西,李广又被重新启用,担任右北平太守。临行前,他想汉武帝提了个要求:“霸陵尉是个好干部,让他跟我一起去吧。”

当然没问题。

可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当霸陵尉来到军队报道后,立马就被李广一刀砍死,只是因为他没有为自己开门。

你看看,李广仗着自己是老同志,就对年轻人吆五喝六,开个后门、占点小便宜都不算什么,只要让他不满意,哼,要你好看,反正我是老资格。

大家默认的明规则、潜规则,在他眼中算老几?


飞将军李广:要有多努力,才能一直不被汉武帝升职?

最重要的是,李广没有创新精神。

李广年轻的时候是技术尖子、业务骨干,但那只是年轻时的成绩。

骑马好、射箭好、防守厉害,在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是最重要的技能,李广赶上了时代的风口,升职加薪做到了太守的高位。

可到了汉武帝时代,风口已经变了,李广已经落伍了。

这是崇尚进攻的时代,需要的是深入茫茫草原,寻找匈奴主力决战,而不是守在长城一线被动防御。

李广引以为傲的职业技能没有及时更新,就彻底被时代抛弃了。

在历次大决战中,李广不是战败,就是全军覆没,更多的情况居然是迷路。连敌人都找不到,您跟谁打仗去?

其实说白了,不是时代抛弃了李广,而是自己抛弃了自己。

他陷入固有的成绩不能自拔,以为自己有30年的工作经验,其实不过是一个经验用了30年,并且打算继续用下去。

可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想用30年前的技术,横扫互联网时代,可能吗?


飞将军李广:要有多努力,才能一直不被汉武帝升职?

五、

作为后起之秀,卫青就比李广强很多。

他的觉悟很高,时刻和领导保持一致。

汉武帝喜欢王夫人,卫青就把赏赐的千两黄金,分一半送到王夫人的娘家。汉武帝讨厌大臣养门客,卫青就遣散家中的所有仆人,任凭大家怎么劝,也坚决不动摇。

他遵纪守法,绝不以势压人。

即便汉武帝再怎么宠幸他,卫青也从来没有说“我姐夫怎么怎么样......”更不会说“我姐夫是皇帝,我姐姐是皇后。”

时刻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人,保持谦逊的姿态才能有纯洁的赤子之心。

这样的人,谁不喜欢?群众基础不要太扎实。

他创新工作方法,适应时代需要。

在汉朝国富民强的时代,终于有实力和匈奴决一雌雄了。于是,大规模的骑兵作战登上历史舞台,优秀青年卫青积极思考骑兵的战法。

怎么练兵、怎么行动、怎么作战,怎么找水源、怎么找敌人,胜利了该什么办,失败了该怎么办......

卫青为汉朝的骑兵作战摸索出一套方法,成为引领时代的弄潮儿。

仅仅用了20年时间,卫青就从职场新人做的了大将军,而老同志李广,却羞愤自杀。


飞将军李广:要有多努力,才能一直不被汉武帝升职?

六、

时代和领导都给过李广机会,可他都没有把握住。

在汉武帝登基时,他就号称“名将”,被大家推荐给汉武帝,而这时的卫青,还在平阳公主府当奴隶呢。

公元前129年,汉朝第一次主动攻打匈奴,最被寄予厚望的也是李广。可他拿出的成绩呢,是惨重的失败,自己都被匈奴人活捉。

而第一次带兵打仗的卫青却斩首700,从此成为汉朝的王牌。

在日后的10年中,一大批年轻将领都靠军功封侯了,只有李广原地踏步,甚至在走下坡路。

李广从来没想过,自己是不是哪里做错了?

他能想到原因,充其量就是“背景”:“啊哈,卫青是皇帝的小舅子,我能比吗?难怪他当了大将军,我还没封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