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地区脱贫攻坚应知应会知识问答(上)


喀什地区脱贫攻坚应知应会知识问答(上)

喀什地区脱贫攻坚应知应会知识问答(上)


喀什地区脱贫攻坚应知应会知识问答(上)


1.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工作“六个精准”指的什么?

答: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2.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工作“五个一批”指的什么?

答: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工作必须做到的“三个实”指什么?

答:“三个实”是指: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4.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中两个确保、三个格外、四个切实指的什么?

答:两个确保: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三个格外:对各类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四个切实: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

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要解决好哪四个问题?

答:要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这四个问题。

6.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就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各级党委政府是如何要求的?

答: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7.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是在哪一年提出的?先后在哪几个地方召开座谈会?

答:2013 年11 月,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南湘西考察时强调扶贫开发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先后在陕西延安、贵州贵阳、宁夏银川、山西太原、四川成都等地召开座谈会。

8.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是什么?

答:到2020 年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中任务目标是什么?

答:到2020 年,巩固脱贫成果,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有:贫困地区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贫困村全部实现通动力电,全面解决贫困人口住房和饮水安全问题,贫困村达到人居环境干净整洁的基本要求,切实解决义务教育学生因贫失学辍学问题,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全面脱贫任务。

10.《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提出的到2020 年要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总体目标,具体指的是什么?

答:“两不愁、三保障”即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

11.“一高于”、“一接近”是指什么?

答:“一高于”指贫困县摘帽时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接近”指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12.中央脱贫攻坚工作机制是什么?

答: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地区监管,县抓落实,乡镇衔接,工作到村,扶贫到户,脱贫到人。

13.十八大召开的五年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多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多少?

答: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百分之四以下。

14.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二〇二〇年达到什么标准?

答: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15.按照党的十九大的要求,今后三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是什么?

答: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16.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两个不掉队”是指什么?

答:实现全面小康,不让一个地区掉队,不让一个民族掉队。

17.深度贫困地区的“三区三州”是指哪里?

答:西藏、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

18.2017 年9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哪个文件,对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答:印发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厅字〔2017〕41 号)。

19.深度贫困县、乡、村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答:2017 年深度贫困县的认定标准是贫困发生率在18%以上,深度贫困乡、贫困村的认定标准是贫困发生率在20%以上。

20.扶贫工作要五级书记一起抓,指的是哪五级?

答:省、市、县、乡、村。

21.精准脱贫攻坚工作基本方略是什么?

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22.扶贫开发“十项重点工作”是什么?

答:村级道路畅通、饮水安全、农村电力保障、危房改造、特色产业增收、乡村旅游扶贫、教育扶贫、卫生和计划生育、文化建设、贫困村信息化工作。

23.扶贫标准线是多少?

答:2011 年,中央决定,将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300 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综合考虑物价水平和其他因素,逐年更新按现价计算的标准,2013 年脱贫标准线为2736 元,2017 年脱贫标准线为3130 元,预计2018年脱线标准3318 元,2020 年达到4000 元。

24.什么是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答: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指农村人口在一定期限内(通常为一年)获得的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

25.两线合一”是指什么?

答: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统一。

26.贫困户属性有哪些?

答:一般贫困户、低保贫困户、特困供养贫困户(原五保贫困户)。

27.贫困人口识别和退出的“两公示一公告”指的什么?

答:村核实公示、乡(镇)审核公示、县(市)审定公告。

28.国家脱贫攻坚“两率一度”是什么?

答:精准识别率、精准退出率、群众满意度。

29.贫困发生率如何计算?

答:就是指“一个(县、乡、村)建档立卡未脱贫人口数占农村户籍人数的比例”。

30.贫困村漏评率如何计算?

答:贫困人口漏评率=调查核实的漏评人口数/抽查村未建档立卡的农业户籍人口数×100%,即调查核实的漏评人口数占抽查村未建档立卡农业户籍人口的比重。

31.贫困村错退率如何计算?

答:贫困村错退率=抽样错退人口数/抽样脱贫人口数×100%。

32.全国“扶贫日”是哪天?

答:从2014 年开始,国家将每年的10 月17 日设立为“扶贫日”。

33.自治区提出的精准脱贫工作的“七个一批”是什么?

答:通过转移就业扶持一批;通过发展产业扶持一批;通过土地清理再分配扶持一批;通过转为护边员扶持一批;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扶持一批;通过实施生态补偿扶持一批;通过综合社会保障措施兜底一批。

34.自治区提出脱贫攻坚工作的“三个加大力度”是什么?

答: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加大健康扶贫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35.十个方面的聚焦发力指的什么?

答:陈全国书记在全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中提出,在资金支持、政策保障、项目支撑、产业带动、重点突破、民生改善、生态脱贫、精准扶贫、统筹力量、扶智扶志十个方面聚集发力。

36.自治区“四位一体”大扶贫格局是什么?

答: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援疆扶贫“四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37.自治区提出的统筹力量“五个一”是什么?

答:每个贫困村至少有1 个上级部门结对帮扶、1 个援疆省市帮扶共建、1 名县级领导干部定点联系、1 名第一书记和1 个“访惠聚”工作队驻村工作。

38.贫困人口脱贫要达到的“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是什么?

答:“一超过”即: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年度国家扶贫标准。“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

39.贫困村脱贫要实现的“五通七有”是什么?

答:“五通”,即:通水、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宽带或通讯;“七有”,即:有村“两委”班子且发挥作用、有支撑稳定增收的产业、有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村级党组织阵地(办公场所)、有幼儿园(中心幼儿园)、有便民服务中心(文化体育活动场所)、有卫生室。

40.边境扶贫工作思路是什么?

答:一线守边、二线固边、三线服务

41.定点帮扶工作要点有哪些?

答: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紧盯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对定点帮扶的贫困村、贫困户找原因,理思路,想办法,出主意,扶智加扶志,量身定制帮扶方案.

42.贫困县退出以什么为标准?

答:贫困县摘帽以综合贫困发生率为主要衡量标准,原则上贫困县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贫困县摘帽量化指标包括主要指标1 项,参考指标4 项,概括为:“三率一度一接近”。1、主要指标。“一率”,即: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2、参考指标。“二率”,即:脱贫人口错退率低于2%,贫困人口漏评率低于2%;“一度”,即:群众认可度接近90%;“一接近”,即:指全县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全县行政村基本安全饮水比例达95%以上;全县所有贫困村通动力电,贫困户生活用电全覆盖;全县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硬化路(水泥、柏油)比例达95%以上,不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砂砾路,出行难问题得到解决。全县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覆盖率达到95%以上,学前儿童学习普通话;全县义务教育巩固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5%以上,贫困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

43.贫困村退出以什么为标准?

答:贫困村退出以贫困发生率为主要衡量标准,统筹考虑村内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收入等综合因素。原则上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贫困村退出量化指标包括主要指标1 项,参考指标12 项,概括为:“一降五通七有”。1.主要指标。“一降”,即: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2.参考指标。“五通七有”。“五通”,即:通水、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宽带或通讯;“七有”,即:有村“两委”班子且发挥作用、有支撑稳定增收的产业、有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村级党组织阵地(办公场所)、有幼儿园(中心幼儿园)、有便民服务中心(文化体育活动场所)、有卫生室。

44.贫困县退出程序是什么?

答:贫困县退出工作在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按照“提出申请、组织初审、验收评估、退出公示、批准退出”的程序执行。

45.贫困村退出程序是什么?

答: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贫困村退出工作,按照“提出申请、核查公示、公告标注”的程序进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