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可追 拉薩農貿市場溯源秤已上崗

為保障市民餐桌安全,切實提升西藏自治區餐飲業質量安全水平,西藏自治區將大力開展農業標準化生產示範創建,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比率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遞增。同時,加快肉菜流通追溯系統建設,計劃2018年達到50%以上、2019年達到60%以上、2020年達到80%以上。為此,記者走訪了拉薩各大農貿市場,體驗肉菜流通追溯進展情況。目前,肉菜流通溯源秤基本全覆蓋拉薩市區大小農貿市場。

在藥王山農貿市場記者看到,新安裝的電子溯源秤乍一看跟普通電子秤一樣,操作方式也基本相同,都是將肉菜放置在秤上,自動結算出總價。對此,成都九洲電子信息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電子溯源秤與普通電子秤的區別在於,溯源秤多了一個肉菜品名類別,商戶在稱重時,只需要根據肉菜種類點擊相應按鈕、輸入單價即可,最後再點擊打印按鈕,一份帶著身份信息的肉菜和小票就可以交給顧客了。

來源可追 拉薩農貿市場溯源秤已上崗

網絡配圖

此外記者瞭解到,已經投用的溯源秤均進行了特別設置,鮮豬肉設置了32個類別,包括前腿肉、裡脊、五花肉、豬副產品等等,蔬菜設置了84個種類,這84個種類基本上把市民常買的蔬菜全部包含在內了。該負責人進一步介紹,僅塔瑪村農貿市場、拉魯農貿市場、奪底路農貿市場、氣象局農貿市場、藥王山農貿市場五家農貿市場就已安裝300多臺溯源秤。

由於肉菜追溯體系是一個完整的追溯系統,因此,東嘎農貿批發市場已配備了大型電子溯源秤,此類溯源秤分別可稱重600公斤和150公斤,這樣可保證肉菜一開始的信息就錄入到平臺內。

“等到溯源秤正式上線後,市民購買肉菜一定記得索要小票,這是保護市民餐桌安全的重要措施。”該負責人說,今後,在安裝電子溯源秤的農貿市場,沒有進行“入場”的肉菜將無法進行銷售,這可確保市民購買到的肉菜有來源可查詢。

說到來源可查詢,記者找到一戶鮮豬肉商戶親自體驗了一下溯源秤的便利,按照流程操作後,一張包含有市場編號、攤位編號、追溯碼以及二維碼的電子小票就出來了。“安裝了電子溯源秤後,市民每次購買肉菜都會得到自動生成的小票,市民拿著小票便可以在市場‘溯源查詢機’及手機上查詢相關信息。”

同時,拉薩市還開通了拉薩市肉類蔬菜流通追溯微平臺,市民可通過手機“掃一掃”查詢肉菜相關信息。

據瞭解,在今後的工作中,西藏自治區將進一步加強肉菜質量追溯體系及管理平臺建設,努力將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至種養殖環節,加強監督檢查和抽檢檢測,鼓勵示範超市建立並完善快檢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