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夠容易猝死,多睡又是病?其實,睡多久並不是關鍵!


睡不夠容易猝死,多睡又是病?其實,睡多久並不是關鍵!


只要一提到睡眠時,幾乎所有人都會跟你說:多睡會。說起少睡對身體的害處,人人都可以如數家珍,精神不好影響工作學習啊,皮膚會不好啊……其實睡眠不足對身體的傷害遠遠不止這些表面所見,同時,過度迷信睡得久就是好,也同樣存在風險。

睡不夠的人容易引發各種身體疾病,例如:姑娘們害怕的皮膚變差,腸胃功能紊亂,更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等……這些都是現代醫療可以檢測到的身體傷害,其實睡眠不足還在偷偷影響你的大腦。

南京醫科大學聖經生物學系主任高雋做出的研究表明:當長期睡眠減少,實驗動物的腦結構真的發生了改變,有主觀情緒的前額葉,也有主管記憶的海馬體。

怪不得,睡眠不足的人情緒會更低潮,他們會感覺自己比平時更孤單,甚至會在無意識間減少與人交往的熱情,這是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項研究已經證實的。

睡不夠容易猝死,多睡又是病?其實,睡多久並不是關鍵!


然而,一味的迷信睡太多似乎也並不明智,因為一直沉迷睡覺不可自拔的人可能患有嗜睡症,尤其是那些睡眠時間超過10小時的老年人,他們患各種疾病的風險比其他老年人會更高。

那麼,睡的少也不行,睡多了同樣也有風險,到底多少睡眠時間才是最合適的呢?

凱文·摩根(Kevin Morgan),英國拉夫堡大學臨床睡眠研究部門的教授表示:這個問題的關鍵並不是在於睡眠持續的時間長短,而是在於個人的體驗,大多數成年人(七成以上)晚上睡眠時間在6.5~8.5小時之間,也有人因為個體差異超出或者是不足這個時間範圍。

睡不夠容易猝死,多睡又是病?其實,睡多久並不是關鍵!


重點是根據自己的狀態來判斷:睡醒之後的你是否感覺清醒,並且能在第二天白天精力充沛,心情愉悅——那麼,這次睡眠給你的身體充電是足夠的。

而當你睡的太少或者睡的太多,起床之後的狀態是:情緒受擾、食慾不振、對什麼都提不起勁來。那麼你可能真的要好好考慮一下調整自己的睡眠時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