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衛生日|關注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2018年10月10日是第27個“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的主題是

“健康心理,快樂人生——關注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世界精神卫生日|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你家裡有一個讓你頭疼的“熊孩子”嗎?他可能做作業時難以集中注意力,每過幾分鐘就被電視聲音吸引過去;他也可能是老師眼中的“活躍”學生,聽課不認真、在教室隨意走動、喜歡插嘴,甚至比一般孩子更容易與同學起衝突。

孩子是不是總是心情低落,很難開心起來?他會對很多事失去興趣,有時都懶得說話,覺得前途迷惘、能力不足,哪裡都是缺點;甚至可能會有不好的念頭,做危險的行為……

你可能沒意識到,他不是太“脆弱”、太“矯情”,只是“生病”了。

Q1

哪些兒童青少年期心理行為問題需要心理治療?

1. 情緒改變:焦慮,抑鬱,恐懼,情緒不穩定,易激惹;

2.行為問題:注意力不集中,多動,自控力差,學習困難;違紀,逆反,惡作劇,逃學,說謊,偷竊,攻擊行為;自傷;強迫行為(如:反覆洗手、詢問);適應困難;幼稚,退縮;

3. 軀體不適:頭疼,腹痛,噁心,嘔吐,厭食或貪食,早醒,入睡困難,耳鳴,尿頻,全身不適,注重相貌、身高、體重;

4. 學習類問題:厭學,考試焦慮;

5. 人際關係問題:包括親子關係、同學關係、師生關係,表現為:自閉,自我中心,社交焦慮,缺乏社交技巧等;

6. 人格特點類問題:過分依賴,敏感多疑,強迫等;

7. 其他精神心理障礙及發育障礙:如兒童精神分裂症、雙相情感障礙、孤獨症、精神發育遲滯等。

Q2

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一般是什麼引起的?

1. 內部自身因素:青春期會引起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以及對社會生活的不適應,青少年會產生困擾、絕望、悲觀等消極的情緒,因此極易產生內部心理問題,如抑鬱、焦慮、青春期精神分裂和自殺傾向等。

2. 家庭和環境因素。

3. 社會和文化因素。

Q3

什麼情況下需要帶兒童青少年來門診看診?

出現心理問題,出現與同齡人發育不一致的焦慮,抑鬱,恐懼,膽小,奇思異想等;出現與同齡人發育不一致的行為問題:多動,注意力不能集中,說謊,逃課,飲食,睡眠異常,叛逆,不能遵守規則等;發育異常(智力,性,性別角色)。

Q4

心理障礙的兒童青少年家庭該怎麼幫助孩子度過困境?

1. 不要諱疾忌醫,更不要病急亂投醫。

2. 耐心傾聽和陪伴孩子。

5. 慢慢調整家庭氛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