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敢吐宋仁宗口水,彈劾的大官不少於三十,卻被後人誤解

要說歷史上被誤解最大的名人之一是誰,當屬廉政無私,擁有鋼鐵直男般正直的心:包拯。包拯被後人最大的誤解就是其膚色,現代紀錄片或者電視劇裡包拯那剛正不阿的大黑臉一直伴隨我童年記憶到大,我們大家對這張具有傳奇色彩的黑臉形象都深信不疑。直到我在故宮看到了這張圖

此人敢吐宋仁宗口水,彈劾的大官不少於三十,卻被後人誤解

包公

電影和電視一直欺騙了我們,包公大大一點也不黑,人家白著呢!

此人敢吐宋仁宗口水,彈劾的大官不少於三十,卻被後人誤解

我進一步翻閱宋朝關於包拯的文獻後,包拯不僅是小白臉,而且前額的朵月牙同樣沒有。一切都是後人為了發揚包拯的豐功偉績附會演繹的結果,這多少讓我們這些包粉有點失望。但這也影響不了包拯大人學霸加大法官的一生。

此人敢吐宋仁宗口水,彈劾的大官不少於三十,卻被後人誤解

老百姓普遍稱呼他為(包青天)除了在官僚主義,享樂主義橫行的宋朝保持廉政無私的作風外,更厲害的是。行走的紀檢委,走到哪裡,哪裡的非法權貴就會被連根拔起:

  1. 張堯佐,宋朝第四位皇帝宋仁宗的國丈,完全靠著金錢和裙帶關係進行風騷走位,得到了三個顯赫官職。包拯由於看不他,先後六次在宋仁宗的閨房裡列舉張堯佐的多項罪證,據理力爭。最終將當今高高在上的國丈像薅羊毛一樣給勾了下來。成功完成一殺

2.王逵:因得權貴和當今聖上的庇護,在地方目無章法,欺壓百姓,惹得民不聊生在他手裡死的百姓不計其數,冤假錯案更是多如牛毛,造成當地百姓極大的不滿。正真愛民的包拯看後,一定要剷除此人於是前後七次上書宋仁宗在海量的事實證據面前最終將王逵彈劾

3宋帝隨時太監閻士:監守自盜,貪汙腐敗,勾結賊子,後被包拯發現,一樣難逃其魔爪。

據宋朝歷史文獻統計,因包拯而被彈劾,炒魷魚,降級,罷官,等等中央大臣最少也有30人,彈彈彈,彈走魚尾紋,被我稱為【包彈】

此人敢吐宋仁宗口水,彈劾的大官不少於三十,卻被後人誤解

在當時因為包拯不僅清正廉潔,而其人品也很好,辦事能力也穩穩滴,還是位滿腦子都是好主義的同坐,經常在朝廷規勸宋仁宗,從而避免了許多重大決策的錯誤。所以深得宋仁宗和其他一批朝廷元老的喜歡。當有人陷害他時自身的偶像光環和皇帝的嬌寵加持根本就沒人相信。由於老包六親不認的做事風格,除了在政界颳起了一陣嚴肅的清廉之風,也為其加官進爵,一路升到了樞密副使(副宰相)在當時為朝廷最重要的職位。

此人敢吐宋仁宗口水,彈劾的大官不少於三十,卻被後人誤解

包拯知道宋皇帝最信任青睞於他,在每天的早朝上,為其國事都會吵個不休,有一些包拯情緒激動,甚至把口水吐在了當今聖上的龍臉上。宋帝只是一笑拂之,可見老包在皇帝心中的位置,要說換作他人。早已經拉出去砍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