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没盖章,员工要双倍工资,法院判决出人意料……


劳动合同没盖章,员工要双倍工资,法院判决出人意料……


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为方便起见,常常使用固定格式的劳动合同。在获取劳动者的签字后,很多公司以为万事大吉,往往不会再留意合同是否加盖了公章等细节。近日,济南中院依法审结了这样一起因未加盖公章而引发的劳动合同纠纷案。劳动者李某以合同未加盖公章、合同无效为由主张公司支付另一倍工资。

合同还没到期,公司就通知小A走人了。小A据理力争,人事部经理却说,劳动合同上没有公司盖章,表明合同还没有生效,公司可以随时辞退小A。小A该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劳动合同法》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法宝分析

根据上述规定,我们可以看到,如果用人单位只签字没有盖章,劳动合同也是有效的。万一用人单位既不签字也不盖章,劳动合同就是无效的,劳动者可以收集其他可以证明和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不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赔偿。


只签字不盖章或只盖章不签字的劳动合同

现实生活中,只签字不盖章或只盖章不签字的劳动合同也经常能见到,可分为以下3种情形:

其一,在劳动合同上签字的是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行为可直接视为该用人单位的行为,因此,法定代表人在劳动合同上签字,即可证明该劳动合同有效。

其二,在劳动合同上签字的是用人单位的行政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根据《民法通则》第63条关于代理以及《合同法》第四十九条关于表见代理的相关规定,劳动者完全有理由相信,行政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签字前得到过用人单位授权,他们的言行可以视为单位真实意思的表达。因此,一般情况下,他们签字的劳动合同应认定有效。

其三,劳动合同上只有用人单位公章。公章在所有印章中具有最高效力,可以代表法人意志,盖了公章就等于该组织已承认这个合同。

协调期间,我们了解到小丁还填写过一份入职申请单,上面有人事经理和法人代表的签字确认,结合劳动合同书面上人事经理的签字,我们认为双方之前劳动合同有效。经调解,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继续履行合同至期满届满。

友情提示: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纠纷,我们还是建议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要求用人单位既签字又加盖公章。在合同签订后,劳动者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6条“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向用人单位索要一份自己保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