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花數十年揣摩一本書然後成爲精通的大師,是真的愚蠢?

孔子讀《易》,韋編三絕。蘇秦得《陰符》,夜以繼日,引錐刺骨,數年而成。匡衡明《詩》,一生用功。承宮數十年,始通《春秋》。趙普讀《魯論》,終生不廢。

古人花數十年揣摩一本書然後成為精通的大師,是真的愚蠢?

古人花數十年揣摩一本書然後成為精通的大師,是真的愚蠢?

一部書籍何值得如此用功,各朝各代都有大家註釋,讀一讀能夠理解不就可以了嗎?何必苦心鑽營如此,多花百倍的時間和經歷,可能還不能登堂入室,不及前人大家所注的通徹。真是愚不可及,冥頑不化。

古人花數十年揣摩一本書然後成為精通的大師,是真的愚蠢?

古人花數十年揣摩一本書然後成為精通的大師,是真的愚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