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造「輪子上的大手機」,誰知道怎麼用?

在9月5日的比亞迪全球開發者大會上,360老闆周鴻禕跟比亞迪老闆王傳福現場互動時說:“過去的汽車是四個輪子上的沙發,我現在更願意叫王總做的汽車是四個輪子上的大手機,它時刻要跟雲端聯接”。

比亞迪造“輪子上的大手機”,誰知道怎麼用?

▲周總(右)說,原來胖的時候跟王總(左)長得很像

王傳福做了一種什麼樣的汽車?

在大會現場,我們看到了秦Pro的“開發者版”。從外觀看,車頂上比普通版本多了一堆傳感器,車身兩側也多了幾個攝像頭——很酷的樣子,跟其它公司的自動駕駛測試車一個路數,只不過是“原廠風格”。

既然叫“開發者版”,肯定是給開發者用的。據比亞迪介紹,開發者版的秦Pro有兩種,一種是“自動駕駛開發者版”,一種是“生態開發者版”。

比亞迪造“輪子上的大手機”,誰知道怎麼用?

▲“輪子上的大手機”就是這個樣子

“自動駕駛開發者”一聽就明白是怎麼事,而“生態開發者”,大概意思跟手機APP的開發者差不多。手機上有新聞、購物、外賣、打車、娛樂、遊戲等等無數APP,人們用這些APP幹各種事兒,這就形成了智能手機的“生態”;將來汽車上也會裝各種APP,人們可以利用汽車幹各種事兒,也就會形成汽車新的“生態”。

裝了各種APP的汽車,就是智能汽車。

秦Pro的開發者版,是比亞迪“智能汽車硬件標準平臺”的首款車型。

比亞迪造“輪子上的大手機”,誰知道怎麼用?

▲比亞迪要做“智能汽車硬件標準平臺提供商”

現在,各公司搞自動駕駛的研發測試,一般都是買來商品車自己改裝,比如谷歌公司用了豐田普銳斯和雷克薩斯RX,Uber用了沃爾沃的XC90。這些車本身跟自動駕駛沒什麼關係,各公司買來後需要花大價錢來改裝,而且各種車的硬件標準都不統一。

比亞迪造“輪子上的大手機”,誰知道怎麼用?

▲自動駕駛測試車大多是量產車改裝而來

而秦Pro是“智能汽車硬件標準平臺”,包括了標準的硬件,比如線控系統、車內外感知系統、穩定的電源、大尺寸屏幕、高性能處理器、千兆以太網、OTA無線升級平臺等。

比亞迪最多會開放全車361個傳感器和66項控制權限給開發者。開發者們買到手後就可以自由發揮了,你搞自動駕駛也行,搞腦洞大開的各種APP開發也行。

比亞迪造“輪子上的大手機”,誰知道怎麼用?

▲全球汽車行業中,比亞迪第一個“全面開放”

比亞迪的這種車能幹些什麼?

王總說了:

“未來,代步只是智能汽車的1%,其餘99%是大家正在想象的”。

王總又說了:

“提到汽車智能化,有人以為就只有自動駕駛,也有人認為能夠實現語音操控,就是智能汽車,但這其實只是最簡單、最基礎的應用。智能汽車是長了腿的超級手機,也是具有超級計算能力的移動空間。”

王總還說了:

“手機上十幾個傳感器,全球就有上千萬開發者參與其中,就產生了300多萬個應用APP,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大家想想,汽車上300多個傳感器同時開放,將形成怎樣量級的生態?會產生怎樣的社會效應?又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多大的影響?”

畢竟開發者大會剛剛開過,開發者們的腦洞還在含苞待放,現在誰也不好說,這種車能幹些什麼,人們在車上能幹什麼。

零零散散地聽到了一些點子,比如這個:

你可以讓車代收快遞。通過遠程控制打開車的後備箱,讓快遞小哥把快遞放進去;這個過程,可以通過車載攝像頭監控,還可以通過車載音響系統與小哥聊幾句。

再比如這個:

你可以讓車幫你呼救。如果在車上遇到麻煩,比如女司機被歹徒尾隨強行上車了,女司機通過某個神秘操作,就可以把車的位置等基本信息和車內的圖像、聲音發給警方、朋友和周邊的車輛。

比亞迪造“輪子上的大手機”,誰知道怎麼用?

▲車上一大堆傳感器,誰知道都能幹些啥

周鴻禕不愧為互聯網界大佬,想法確實有過人之處。在開發者大會上,周總跟王總開玩笑說,可以跟陌陌合作,開發一款車震APP——不服不行,互聯網界就是能整。聽了這個創意,我陷入了沉思,如果智能汽車真有這種APP和功能,大佬在大洋彼岸惹上那種麻煩的風險是更大,還是更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