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丨國資入市「救助」背後折射民營企業投資低效

這是一個多維度的“中國現象”,不能僅僅從穩定市場這種“傳統政府行為”的角度去判斷是非。

論者總喜歡從意識形態的立場冠上“國進民退”的帽子。事實上,國資入股並不能稱為“國進民退”,而是一種正常股權投資。但在當前市場環境下,這種投資帶有強烈的“救助”色彩,是被動的投資。“救助”性質實際上賦予了這些民營上市公司“國企”的待遇,把他們作為本地稀缺資源加以保護,以免倒閉退市,或被外地企業併購拿走“殼資源”。

因此,這不算是“資本出清”,因為地方政府介入帶有強烈的非市場化動機,儘管這些公司的估值可能看上去比較合理。當然,更算不上是“國進民退”。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9月7日,滬深兩市共有3461只個股涉及股權質押,也就是說幾乎所有A股上市公司都參與了股權質押。另外,根據Wind統計,截至2018年9月12日,市場質押股數6331.26億股,市場質押股數佔總股本9.91%,市場質押市值為4.88萬億元。股價下跌引發股權質押爆倉風險,這種風險又加大了股市下跌的能量。但是,輿論至今沒有對上市公司大規模的股權質押現象加以分析,關注的重點是批判民營企業融資困難。

事實上,雖然一些大股東表示質押股權是為了補充上市公司的資金缺口,但多數公司並不對此進行詳細披露,也就是去向不明。這意味著高達近5萬億的資金進行了效率較低的投資,或者帶有投機性的期限錯配,或者進入不熟悉的領域,購買錯誤的資產,甚至有一些借股權質押融資提前套現。總之,如此大規模的股權質押違約說明市場風險意識過低。在這種普遍缺乏風險意識的背景下,如果民營企業融資成本低而且便利的話,不知道有多少資金會成為無效投資。

現在一個引起爭議的話題是,國有資本該不該出手相救。應當說,任何正當的資本都有自由在任何時候入市投資,國有資本也不例外。但是,當前的投資是帶有“救助”性質,而非純粹的市場化投資。那麼,救助就存在一定的道德風險,比如資金來自國有企業還是財政資金,國有企業是管理層自主決策,還是由政府主導。如何判斷投資的風險,如果動用財政資金,一旦出現風險誰來承擔責任等等。

更重要的是,政府會比市場更高效嗎?為什麼不任由市場處置,只要企業有價值最終會有投資者進入,這是一個出清的過程,任何盲目的風險投資必須承擔代價。一旦政府認定非國有企業如果規模過大或擁有上市牌照等,就可以像國企一樣列入“保護名單”,那麼,這會變相鼓勵民企追求規模擴張和稀缺牌照,扭曲企業的行為。

國資接盤股權的救助行為備受市場歡迎,因為投資者心態悲觀,這種救助有利於上市公司、股價與投資者,是雪中送炭,因此,投資者覺得多多益善。從而讓市場產生另外一種聯想,中央政府可不可以“救助”呢?就像2015年股市大跌時國家隊進場一樣。

市場立即以日本為例憧憬這種可能。截至今年3月底,日本央行通過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所持有上市公司股票餘額高達25萬億日元,已經進入約4成上市企業前10大股東之列,併成為其中5家上市企業的最大股東。日本此舉目的是執行量化寬鬆政策,去年年底日本央行持有的國債數量佔此類債券總規模高達41.1%,被迫轉向擴大購買投資於股市的ETF加大貨幣寬鬆,這與救助上市公司或穩定股市是截然不同的目的。

是不是要像2015年那樣,由國家隊進場救市呢?2015年中國股市是因槓桿融資過多導致股市下跌過快,產生了系統性風險。現在,A股下跌並不會產生系統性風險,只是個別上市公司股東存在股票質押爆倉風險,因此,讓國家隊為某些特定上市公司的風險而入市,完全沒有必要,應該允許市場自我出清並在這個過程中完善市場制度建設,並從嚴監管。

一些戰略性上市公司以及擁有核心技術或其他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如果股價超跌或面臨暫時困難,對長期投資者而言是一個機會,市場恰恰因為缺乏長期投資者才會暴漲暴跌,我們應該藉機培養自己的長期投資者,比如養老基金等,為他們入市創造良好的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