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人读医,天打雷劈?60万医学生仅10万从医,学医真的如此艰难吗


劝人读医,天打雷劈?60万医学生仅10万从医,学医真的如此艰难吗


今年开学季,过去十分热门的医学专业似乎遇冷,不少学子对医学专业望而却步。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年轻人不愿意穿上“白大褂”?小编带你一探究竟!

60万医学生,仅10万人穿上“白大褂”

记者在甘肃省庆阳市农村调研发现,一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因无人学医而面临医务人员青黄不接的状况。庆阳市西峰区肖金镇卫生院院长邵亚洲介绍,当地村医年龄结构老化,后继乏人问题突出,全镇村医年龄最小的43岁。

45岁的肖金镇张庄村卫生室村医邵玉宁说,自己曾动员女儿学医,但孩子以“没双休,晚上还出诊”为由表示坚决不干。全省虽然免费定向培养农村医疗人才,但受种种因素影响,村里选择学医的人越来越少。

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执行院长张连生表示,部分医学院临床专业依旧热门,国内医学院招生分数高,并不缺乏优秀的学生报考。

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医护人员的子女从医的比例非常低,以兰大二院为例,医护人员的孩子学医比例不到10%。中国医师协会今年1月公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45%的医师不希望子女从医。

记者在北京、甘肃等地采访医学院后发现,较之改革开放初期,医学生的吸引力有所降低,即使考取了医学专业,之后穿上白大褂者也明显减少。

“尽管我国每年培养60万医学生,但真正穿上白大褂的只有约10万人。”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张宏冰告诉记者。

不愿意穿“白大褂”成因复杂

执业环境变差,超负荷工作下难以“精益求精”

兰大一院心脏中心主治医师徐吉喆说,一些家属缺乏基本医疗知识,对治疗期望值过高,认为医院就该是起死回生的地方,往往忽略了医疗的高风险性。

甘肃兰州一名大四医学生蔡宏明(化名)说,“医闹”现象眼下有所缓解,但自己实习期间会碰见患者拿“百度百科”指挥医生治病,“有的病人不做安排的检查,也不签字,还质问医生是谁规定的,给正常诊治制造了麻烦”。


劝人读医,天打雷劈?60万医学生仅10万从医,学医真的如此艰难吗


张连生说,自己女儿本硕博学医连读8年,毕业2年后在苏州一家公立医院工作,工资加绩效为8000多元;侄女本科毕业,在苏州做医药代表,工作首月仅工资就有7000多元。工资偏低、就业心态等综合因素下,许多医学生纷纷跑去制药企业当医药代表,实在是有点浪费人才。

各地医学院普遍扩招

张宏冰说,一些大学不差钱,没有招生压力。多数普通高校的经费来源与学生人数直接挂钩,只有少量政府财政拨款和学费,所以只得尽可能多招学生,影响了医学的精品教育特点。这些学校的毕业生质量不高,多数不能从医或找到理想的医院就业。

“即便医学人才紧缺,

也不能不尊重医学教育规律”

想让更多年轻人穿上“白大褂”,还需要为医生提供合理收入,改革不完善的医疗制度,解决培养人才与基层需求脱节的问题。

首先,让医生获得合理收入,改革医学生培养模式。兰大第二临床医学院副院长阎立新说,目前医生薪酬低具有普遍性,薪酬制度不能体现多劳多得原则。比如,甘肃对公立医院的工资基数参照普通事业单位,医生不能和公务员作同等对照。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前期投入成本大,工作后多处于超负荷状态,应尊重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合理提高医务工作者的薪资。

张宏冰建议,可考虑学习美国的住院医生3至5年、专科医生2至3年的培养模式,出台政策鼓励和吸引医生到地方医院就业,缩小大医院与小医院医生的收入差距。


劝人读医,天打雷劈?60万医学生仅10万从医,学医真的如此艰难吗


其次,大力发展地方医院,畅通基层医院人才引进渠道。阎立新说,2015年发布的《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以强基层为重点,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目前各地虽然加大了对基层医疗机构投入力度,但大部分都是给钱给物投资硬件,医学人才软件方面仍需要一系列政策配套,在个人待遇、职称晋升、事业发展上给予倾斜政策。

张连生说,医学生高不成低不就,还在于一些基层医院进人机制不畅。需要进一步改革基层滞后的选人用人机制,让医院用人自己说了算,打通医生进修晋升通道,使出台的新政真正体现尊医重卫。

第三,因需施教和精英教育并重。阎立新说,如今许多专业医学人才,不仅是小医院缺,大医院也很紧俏,如何保障医学人才有效供给,需要医学院有针对性地加强培养。“拿精神卫生专业来说,心理疾病治疗需求不断增大,但是医学院目前培养的该专业本科生非常少,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即便医学人才紧缺,也不能不尊重医学教育规律,翻倍扩招难免会出现教育质量滑坡。”阎立新认为,大学整体发展趋势是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但医学教育绝对是精英教育,需要历经从基础到实践,再到人文的系统培养过程才可以。

看到这里,那到底我们该继续学医吗?其实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来看看一位医学博士是怎样说的吧。


一个医学博士回答:到底要学医吗?

1

第一:医生在欧美国家是贵族,但医生在中国绝对不是贵族,而且医生作为群体成为贵族的可能性为零!

我国的医生同仁们,常常拿自己跟美国医生对比,觉得人家美国医生收入和社会地位那么高,而我们干着跟他们同样的事,甚至比他们的工作量大,应该和他们一样享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曾经我也深以为然,随着对问题认识的深入,现在觉得这种推论实属一厢情愿、异想天开。

2017年美国人均收入为5.77万美元,同年美国医生的平均收入是29.4万美元。美国医生收入是人均收入的5倍多一点。

2017年,中国人均收入5.54万(人民币),如果按照上述倍数,中国医生的平均收入应为28万人民币。然而现实情况如何呢?在1月9日的中国医师协会医师年会上,《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发布,男性年平均工资是78702.83元,女性年平均工资是73294.47元。

好了,不要跟我说什么灰色收入,现在医疗贿赂超过5000元就要吊销医师执照。您不会希望孩子将来冒着这么大风险去增加收入吧?

美国的医生是贵族,这些人在成为医生前的原生家庭绝大部分也是贵族。为啥?因为:1、不是贵族根本读不起医学院;2、不是贵族很难考上医学院并顺利成为医生。如今阶层固化的话题谈得比较多,越是发达的社会,阶层越是趋于固化,单纯就教育资源而言,肯定也是分布不均的,社会底层的孩子一定不如社会上层的孩子优秀。


劝人读医,天打雷劈?60万医学生仅10万从医,学医真的如此艰难吗


所以,在欧美国家,出生贵族,然后又通过努力成为医生,那是高投入高回报的。这个规律放在我国也是一样的,香港的状元很多会选择医学院,而大陆的状元没有选择医学院的。再看看那些达官贵人,有几个人会让子女报考医学院?

为什么要把这点放在最前面?就是要让家长和学生对这个行业有一个正确的预期,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顺便说一句,这个逻辑性不是我第一个使用,但这个观点应该是我第一个提出来的。

2

第二:医生成才时间很长(在美国也是),您的家庭要能够接受这个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关于这一点,需要指出的是,“活到老学到老”对于医生而言绝对不是一句口号,即便是不读研究生、不读博士、不走科研这条路,由于医学的快速发展,必须时刻保持学习,否则很容易被淘汰。

3

第三:(好处来了)医生从业标准越来越高,医生可以干别的,但是别的不可以当医生。

取消临床医学的大专招生。而临床医学学历(包括中医学),是报考执业医师的必须要求。也就是说,要成为医生,必须是临床本科毕业(中医学)。而各大医学院临床本科的收分线,相信各位家长和考生也都心里有数,并不低啊!

虽然说目前医生的平均收入不算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会不会越来越高?不知道。但如果你没有考入医学院的临床本科,你根本当不了医生。

4

第四:家里有一个医生,对亲戚朋友看病就医,有着极大的益处。

生老病死,自然规律,任何人和家庭都避免不了看病就医。虽然现在看病就医越来越便利,但却仍然代替不了一个医生亲属。

5

第五:医生是老来红,经验越丰富越有价值。

这一点无须多言,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那种年纪大了或者退休了就被忽视的落差感,对于医生而言可能要好许多。

6

第六:关于出国。

如今出国学习已经很多了,即便是军医大学,出国交流、学习的机会也多了。那么能不能更进一步,比如考取美国的医师执照呢?我想说的是:

中美贸易战不就是咱卖了一些利润超低的粗加工产品到美国,然后人家嫌贸易顺差大了么?现在你要去美国抢占美国人自己都羡慕不已的贵族——医生——的饭碗。难度系数可想而知。

7

第七:关于军医大学。

是的,你算是问对人了,在下如假包换军医大学毕业的。我需要遵守的纪律,不用我向您解释了吧?但既然问到了,我也不来虚的。

军校学员入学就享受军人待遇,不但读书不花钱,还要发津贴。毕业后直接是干部(军改后可能是文职人员),工资大家可以自己去查,客观地说,一名刚刚毕业的军医大的本科生,比普通医学院刚毕业的本科生(可能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工资肯定是高的。另外,军医大学在业内还是不错的。

但同时你得有心理准备成为一名基层军医或者卫生员。基层军医很光荣……

8

第八:如果成为行业内的顶尖人物,我保证,你会名利双收。

无论是成为学科带头人,还是学霸级人物(不是学习成绩好的那个学霸,而是学术领域的霸主),又或是技术相当精湛(注意,是相当精湛,一般精湛都不行)。只要你能成为行业顶端5%,甚至2%那群人……

所以啊,每一个事物都它的好与坏,关键在于你怎么认为?你的信念是什么?即使大部分人都一直觉得学医会很辛苦,但总还是有许多人为了救死扶伤、拯救生命而努力、坚持着。

除了各综合大学中的知名医学院,如北京大学医学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等院校之外,下面十所医学专科院校也是想学医同学们的好选择噢~

一、北京协和医学院


劝人读医,天打雷劈?60万医学生仅10万从医,学医真的如此艰难吗


北京协和医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直属的一所重点医科大学,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院校一体,是中国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科学研究机构。“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北京协和医学院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17年捐资创办,1919年10月开办八年制医学本科,是我国设有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本科教育的医学院校。

双一流建设学科: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药学

二、首都医科大学


劝人读医,天打雷劈?60万医学生仅10万从医,学医真的如此艰难吗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泌尿外科专家、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校长和终身名誉校长。2015年12月1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三方发文共同建设首都医科大学。2005年,以首都医科大学王晓民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项目“神经变性病的机制和防治的基础研究”获得国家科技部制定和实施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亦称973计划)批准立项,资助总经费为3000万元人民币。

三、南方医科大学


劝人读医,天打雷劈?60万医学生仅10万从医,学医真的如此艰难吗


南方医科大学,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广东省重点建设高水平大学,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广东省“211工程”院校,省属重点大学,由广东省、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教育部共同建设。南方医科大学创建于1951年,197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被批准为中国8所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学校现有17个学院,开设本科专业30个,其中7个国家特色专业,9个广东省特色专业,6个广东省名牌专业,在校生约2万人,研究生4300余人,博士招生规模位列全国独立医学院校第二。

四、北京中医药大学


劝人读医,天打雷劈?60万医学生仅10万从医,学医真的如此艰难吗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之一,是“111计划”入选高校,也是“双一流”建设高校。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共同建设。学校创建于1956年,原名北京中医学院,是新中国成立的高等中医院校之一。

双一流建设学科: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五、天津医科大学

劝人读医,天打雷劈?60万医学生仅10万从医,学医真的如此艰难吗


天津医科大学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原国家政务院批准建立的高等医学院校。是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一所研究教学型医科重点大学,是“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是国家批准试办八年制的医学院校,也是试办七年制的15所院校之一。

双一流建设学科:临床医学(自定)

六、哈尔滨医科大学


劝人读医,天打雷劈?60万医学生仅10万从医,学医真的如此艰难吗


哈尔滨医科大学创建于1926年,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承担“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2015年11月20日,获批“部委省”共建大学;“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院校。

七、中国药科大学


劝人读医,天打雷劈?60万医学生仅10万从医,学医真的如此艰难吗


中国药科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药学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高校之一,是“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中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以药学为特色,理、工、经、管、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双一流建设学科:中药学

八、上海中医药大学


劝人读医,天打雷劈?60万医学生仅10万从医,学医真的如此艰难吗


上海中医药大学,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也是上海市属高校中唯一的一所医科类重点特色院校。1985年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成立,目前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管理机构,学校校级领导兼任研究院院级领导的管理体制。学校拥有700多名专家和教授,3名两院院士,76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64名上海市名中医。1999年,学校首批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的评估,并于2007年再次被评为“优秀”。综合实力位居全国中医院校前列。

双一流建设学科:中医学、中药学

九、南京医科大学


劝人读医,天打雷劈?60万医学生仅10万从医,学医真的如此艰难吗


南京医科大学,简称南医大,学校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六朝古都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江苏省人民政府三方重点共建大学,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学校创建于1934年,时名江苏省立医政学院。1957年,由镇江迁至南京,更名为南京医学院。1962年,被列为全国六年制医药院校。1981年,学校被批准为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学校更名为南京医科大学。

十、中国医科大学


劝人读医,天打雷劈?60万医学生仅10万从医,学医真的如此艰难吗


中国医科大学简称中国医大(CMU),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教育部与辽宁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高校,是“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承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全国重点大学,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成为“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