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解,是人與人之間最大的障礙

開頭我先引用一段中國歷史的故事,瞭解秦國曆史的朋友大概知道,秦始皇的爺爺,嬴稷也就是秦昭襄王,在還沒有統一秦國的戰國時期,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後,國家越來越強大,秦昭襄王開始野心勃勃的制定吞併六國的計劃,想要完成一統天下的願望。秦昭襄王制定了一個非常牛X的政策,為了鼓勵軍隊能奮勇殺敵,規定貴族如果沒有軍功,就會變成老百姓,而老百姓只要能砍掉一個敵人的腦袋,就能獲得一級爵位,還能得到豐厚的物質獎賞,老百姓砍的敵人腦袋越多,得到的爵位就越高,當時,能得到軍功的唯一途徑就是殺敵。

在陝西省一個小山村裡,有一個少年走上了戰場,這個人就是名揚後世的殺神白起。白起進入軍隊後殺敵的狠勁和速度,很快就連升十級,這就引起了秦國大權在握的魏冉的注意。魏冉對白起殺敵的手段那是相當欣賞,於是在秦昭襄王面前力薦重用白起,當然,殺人如麻的白起也沒有辜負魏冉的舉薦,在大大小小的各種戰役中,可以說白起是百戰百勝,為秦國的統一奠定了非常強大的軍事力量,成為秦國四大戰勝之首。

而秦昭襄王雖然是秦國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但他在稱帝期間的大權也都被他的舅舅和他母親羋八子掌握著,知道六十多歲才把權利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白起一路奮勇殺敵,其實也只有一個心願,為秦國效力,雖然魏冉因為私心想要拉攏白起,但最終還是被秦昭襄王識破意圖,半路幹掉。出掉了魏冉,秦昭襄王卻開始逐漸對白起逐漸產生了很多不好的看法,因為只要有白起帶領的軍隊,無論殺到哪裡都沒有打過敗仗,秦昭襄王心裡因為私心就開始削弱白起的軍權。開始起用其他將領去打仗,心想,我大秦國不能沒了你白起就沒了能用之將。

結果所有出戰的將領都打了敗仗,將士更是死傷無數。秦昭襄王對白起就更是誤解不斷,覺得白起居功自傲,目中無人。有一日白起參戰回營,瞭解到原來秦昭襄王一直對自己都不信任,白起沒有產生造反的念頭,只是覺得秦昭襄王實在不應該如此誤會自己為國家效力的衷心。於是經常抱病不去上早朝。秦昭襄王看白起這個樣子,就更加開始怨恨白起。在加上秦昭襄王周圍某些權臣的挑唆,就把年近六旬的白起貶回了老家,就在人家白起剛出城不久,秦昭襄王又因為權臣在耳邊說白起背後罵皇帝,秦昭襄王一怒之下,派兵去追趕白起,在半路,直接賜死了白起。在死之前,白起沒有罵秦王,而是仰天嘆道“我本來就該死啊,長平之戰,我將投降的四十多萬趙國將士全部活埋,這就足以判我死罪了!”說完就拔劍自刎了。

舉例這段歷史,也是想論證,誤解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歷史上不乏因為誤解君臣之間發生各種殺戮的事件。現代人只不過換了種方式來發洩對被誤解者種種悲憤之情。上到名人明星國事家事,下到老百姓大大小小足夠吸引大家眼球的事件。家人之間,朋友之間,愛人之間更是各種無解層出不窮。暫且先不過誤解的心理起因,單單就說誤解造成的影響,讓被誤解人承受多少不白之冤,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

我一直覺得,誤解不可怕,可怕的是被誤解後的懦弱和沉默。雖然時間可以澄清和沉澱出很多真相。那些冤假錯案,如果沒有被冤枉人不懈努力的舉證為自己澄清,也將永遠沒有昭雪的一天。那些被誤解的名人明星引起的大眾事件,如果不拿出有力證據給關注事件的廣大網友看,就永遠都會成為被千夫所指的罵名和笑談。朋友之間,如果不能把彼此之間的誤會真誠的說開,多年的友誼也終將因誤會永遠定格的過去。愛人之間,如果不能耐心的理解對方的用意,多深的愛也會在逐漸疊加的誤會中,慢慢的消失殆盡所有的愛。

白起最後之所以被殺,就是因為長期在為秦國效力中,雖然一身殺敵本領,但因為沒有考慮自身太過於強盛的能力會給秦昭襄王帶去怎樣的感受,執意的賣力賣命,忽略了自身的能力會給秦王帶去怎樣的感受,而導致最終被賜死,說直白一點,就是出力沒討好。

當然我並非主張用討好別人的方式來彰顯個人能力,但人與人之間無論什麼關係相處,你的一切的所作所為,如果不能考慮給你親近的人帶去怎樣的感受,做一些有效的溝通和真誠表達自己的用意。不但不能得到周圍人的體諒,反而會給自身招惹是非。關鍵還在於我們如何既能成就自我,也能得到他人理解。當然,那些帶著惡意善於揣度別人的人的看法,我們完全可以置之不理,畢竟謠言總是止於智者。那些巴不得恨不能盼你不好,各種造謠誹謗你的人,拿起法律武器幹掉他們就好。只要你自身行得正坐得端,不怕被歪風乾掉。

堂堂正正做自己,光明磊落行事,多深的誤解,都可以用一顆真誠執著的心化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能變得和諧,情這個字,才能昇華到意味深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