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四轮驱动”激励干部新担当新作为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精神,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把心思和精力聚焦到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历史任务上来,我市从培养培训、激励关怀、追责问责、容错纠错四个方面出台制度文件,既奖勤罚懒,也容错纠错,有效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培养培训解决干部不会为。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本领”,结合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要求,把干部培养培训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出台干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从2017年起,用3年时间,选派10000名党政干部、企事业单位人员、村干部和驻村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市场主体负责人等外出培训,不断强化干部能力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专业思维和专业素养,涵养干部担当作为的底气和勇气,以此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深刻领会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标、新要求。截至目前,市级层面共举办各类脱贫攻坚培训班143期,培训各级领导干部9250人次;区县组织培训脱贫攻坚一线干部14.66万人次。同时还出台干部教育培训管理与评估办法,对学员培训前进行摸底考试、对培训机构进行量化打分、对培训后的干部进行跟踪管理,进一步增强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激励关怀解决干部安心为。针对有的脱贫攻坚一线干部产生退缩思想、畏难情绪现象,出台关于做好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关怀激励工作意见。从优先培养使用、强化表彰奖励、提高待遇保障、注重人文关怀、落实抚恤救助、提升工作能力、鼓励创新创业等8个方面强化保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动力、凝聚人心。近年来,公开招聘极贫乡镇和深度贫困村所在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90人,安排150个乡镇公务员岗位面向脱贫攻坚中表现优秀的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进行专项招录;提拔重用“第一书记”61人,驻村干部79人;47名村党组织书记和1名村委会主任享受乡镇副科级经济待遇;受到市级表彰1095人、省级表彰109人。对在脱贫攻坚中因公受伤或牺牲的干部进行抚恤救助,为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安心安业提供了坚实保障。

追责问责解决干部不作为。制定出台整治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突出问题的工作方案,重点整治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及省市决策部署、管党治党、脱贫攻坚、生态环境保护、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不担当不作为情形。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广泛征集问题线索,收到不担当不作为线索举报366起,处理干部293人。配套出台执行力问责办法,对在执行上级重大决策部署过程中,因不履行职责、不正确履行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力,造成政令不畅、效能低下、工作贻误,或者造成严重损失或不良影响的行为进行严肃问责。近年来,先后有367名驻村干部、272名“第一书记”、20名村党组织书记因执行不力被组织处理。

容错纠错解决干部不敢为。针对个别干部怕担责而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以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区别开来”为基本遵循,制定出台干事创业容错纠错暂行办法。《办法》坚持依纪依法、鼓励干事创业、区别对待过错3大原则,设置法律法规未明令禁止、经过民主决策程序、出于公心尽职尽责、未造成重大损失4个条件,对应抓落实执行中出现偏差、抓改革创新缺乏经验、抓急难险重任务中出现失误等九种情形。为确保《办法》便于执行,还从提出申请、受理查核、认定反馈、纠错改正、跟踪回访、报备归档6个程序方面进行规范。对予以容错纠错的单位或个人,绩效目标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考核等不受影响;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资格不受影响;单位或个人评先评优不受影响;确需追责的,根据核定事实,依据有关规定可从轻、减轻处理。《办法》释放了合理容错纠错、鼓励干事担当的强烈导向,有效解决基层干部存在的少干避错、不愿担当、为官不为问题。(何建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