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的「剃髮令」雖然成功了,但爲何說這決策差點害了清朝

順治元年,即公元1644年,大清王朝在實際帶頭人多爾袞的領導下,成功入關進駐北京紫禁城。同年,經過王公貴族的一致同意,恭迎幼主順治皇帝入駐北京。大清王朝正式開啟問鼎中原之模式。

進駐中原之初,大清的統治還是十分不穩定的,甚至可以說是危機四伏。大清王朝雖然佔領了大明王朝首都北京,但是中原絕大多數領土並未在大清控制之下。當時的情況,中原至少同時還有兩個政權與大清並立,一個是以李自成為首,從北京退居西安的大順政權,另一個則是在大明王朝陪都南京,由明朝藩王(福王)建立的大明王朝政權,史稱南明弘光政權。起初,這三家政權就紙面實力而言,筆者認為,南明弘光政權應該最強,大清則略強於大順。


多爾袞的“剃髮令”雖然成功了,但為何說這決策差點害了清朝


1644年,明末形勢_圖

筆者早在之前的文章中,詳細論述過李自成大順政權和南明弘光政權,最終被大清一一滅亡的過程,本文就不在詳述。總之結果就是,大清軍隊以摧枯拉朽之勢平定了大順和南明弘光朝廷。面對大清王朝所向披靡的氣勢,很多紈絝公子的明朝藩王們和一些擁兵自重的前明武裝勢力都望風而降,形勢發展之順利,簡直大大超出了多爾袞等滿清貴族們的預期。過快過好的發展形勢也讓滿族貴族們膨脹起來,他們認為整個中原已成囊中之物,大清鐵騎只要走上一走,所到之處就會被輕而易舉地劃入大清版圖。尤其是最高領導人多爾袞,此時並沒有保持之前慣有的頭腦清晰而做出了一個極其錯誤的決策——剃髮和易服!

漢人自古以來就有成年男子不剃髮的習俗,正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面對滿族統治者剃髮之要求,自然是不答應。為了讓前明百姓屈從於剃髮易服之命令,清朝採取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高壓手段,妄圖以性命之危,迫使百姓就範。

多爾袞之所以要強行推行剃髮易服之令,無非是要通過改變前明百姓的特性而屈從於大清的統治。


多爾袞的“剃髮令”雖然成功了,但為何說這決策差點害了清朝


剃髮令_圖

讓滿清當權者意想不到的是,這道剃髮易服的命令,激起了全國各地反清復明之大潮。紛紛揭竿而起。這些有志之士通過自身影響力,甚至是散盡家財組織當地百姓抗擊清政府軍隊。他們這種自發的保衛家鄉和拒絕剃髮易服而改變民族特性的活動,在中國歷史上,譜寫了一幕幕可歌可泣而又悲壯的故事。

最為著名的抵抗清廷剃髮易服之鬥爭,當屬“江陰八十一日”保衛戰。

清廷剃髮令自上而下通告全國,當命令來到江陰之時,當地有志之士們對於清廷這一倒行逆施的行徑極為憤慨,他們當機立斷,決定寧可斷頭也不剃髮。遂由在前明做過典史的閻應元和陳明遇為領導,以“反清復明”為號,組織城中鄉紳百姓與清廷抗爭。

關於這場抵抗之爭雖然最終以失敗告終,但是這場戰役充分體現出底層百姓,為保民族氣節而寧死不屈之大義,同時也吹響了各地“反清復明”之號角。同時,我們更不應該忽視,在僅憑一城為依靠和一城百姓為軍,在職位卑微的二位典史閻應元和陳明遇的帶領下,居然能夠有效抵禦住清軍一波又一波的強攻,屬實是可歌可泣。而南明弘光朝廷的大佬們坐擁高位卻毫無建樹,相比之下可謂是相形見絀。


多爾袞的“剃髮令”雖然成功了,但為何說這決策差點害了清朝


史可法(1601年2月4日—1645年5月20日)_圖

話到此處,有一些史實還是要澄清一下。一個需要澄清的是史可法領導在揚州城抵禦清軍攻擊十日之久,其實真正的史實是揚州城僅用一兩日就被清軍佔領;另一個需要澄清的事件就是“江陰八十一日”,江陰城確實是守了八十一日之久(近三個月),但是擊殺清廷親王之類的戰果,後世對其真偽還是有爭議存在的,不過的的確確抵禦了清廷一波波主力大軍的攻擊,其中博洛(後封端重親王)、尼堪(後封敬謹親王)都領軍攻打江陰城,這應該是南明至今最為可圈可點的一次抗擊之戰了。最後在孤立無援的情境之下(閻應元和陳明遇派人到浙江求援,但是並沒有得到南明方面的支援),導致城池失守。

當時有志人士特地寫了一副對聯,讚揚江陰百姓視死如歸之不屈精神:“八十日戴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萬人同心死義,存大明三百里江山。”後來,在福建稱帝的隆武帝得知江陰百姓的忠貞不屈,感動和惋惜良久,並且發自肺腑地說:“吾家子孫即遇此二縣(指涇縣和江陰)之人,雖三尺童子亦當憐而敬之。”

除此之外,在江陰城抵禦清軍之同時,嘉定也自發組織了拒絕剃髮的抗清活動,只是嘉定的抵禦戰鬥並沒有取得江陰一般的成果,只抵抗三日便被清軍攻下。


多爾袞的“剃髮令”雖然成功了,但為何說這決策差點害了清朝


愛新覺羅·多爾袞(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_圖

儘管這些抗清事件的記錄有些不符史實之處,但是其最後都遭到清廷無情地屠城的事實,卻是真真切切,毋庸置疑。筆者認為一些史籍對於這些事件記錄之錯誤,應該是主觀故意所為,其用意就是藉此激發更多 “反清復明”的有生力量。

正是在如此這般“反清復明”的浪潮之中,南明繼弘光政權和潞王監國政權失敗之後,又建立了很多新的匡扶大業的政權,其中魯王朱以海監國政權就完完全全是浙東抗清志士擁戴而立,還有唐王朱聿鍵建立的隆武政權等等。以至於後來的大順殘部聯合南明地方政權抗清也是基於這“反清復明”的大環境之下。


多爾袞的“剃髮令”雖然成功了,但為何說這決策差點害了清朝


朱聿鍵(1606年-1646年)_圖

多爾袞等清廷權貴,低估了廣大漢群眾的民族氣節和不惜以死抗爭之決心,冒大不韙而強制推行這“剃髮易服令”,結果引發了一波波的“反清復明”之浪潮,同時也製造了一幕幕的慘案。說實話,想要達到“剃髮易服”這一目的並不需要如此愚蠢的強硬手段,只需要隨著統治者的不斷深入,大部分漢人自然而然地就會跟隨旗人貴族之風,自願剃髮易服。如此一來,自然也不會對滿清初期統治帶來如此之大的隱患。

當然,即便是多爾袞等滿清權貴犯下如此大錯,最終還是達到了全民剃髮易服,服從大清統治的目的。但是,筆者需要強調的是,要不是南明時期各路政權的無能和互相傾軋,以及大順與南明等政權之間的互相爭鬥排擠,不見得他滿清就能夠坐穩這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