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正主是孙权,不是诸葛亮

在罗贯中《三国演义》的“草船借箭”中,主人公是诸葛亮,这是在赤壁之战时的一个谋略,周瑜为了解自己心头之恨,原意想给诸葛亮设下陷阱,令诸葛亮十天之内制作出十万支箭。但是诸葛亮却说只需三天,并立下军令状,在周瑜看来三天怎么能制作出十万支箭,诸葛亮这是必死无疑呀!

“草船借箭”正主是孙权,不是诸葛亮

诸葛亮就去向鲁肃借来船只、兵卒,去向曹操骗箭,顺风顺水,共得箭十几万支,鲁肃称诸葛亮为“神人”,诸葛亮则对鲁肃说:自己不仅通天文,识地理,而且也知奇门,晓阴阳。由于在民间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赞美,因此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也是神化,连刘备也是,大多数人都将大一统的天平倾向了刘皇叔。

“草船借箭”正主是孙权,不是诸葛亮

而历史上真正的“草船借箭”是在赤壁之战(公元208年)第五年才发生的,事情是这样的,公元212年10月,曹操集结四十万大军,以华歆为军师,南征孙权,以报赤壁之仇。

公元213年,曹操进攻濡须,孙权在濡须口筑城据守。由于孙权手下吕蒙等奋勇抵抗,曹操久攻濡须不克,曹操见难以速战速决,随即撤兵。

“草船借箭”正主是孙权,不是诸葛亮

在这次战役中,裴松之在注《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时,曾引用《魏略》说:“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可以看出“孙权借箭”并非事先策划,而是一次偶发事件,也并无准备“草船借箭”中的“稻草人”,箭是直接射于大船的木板之上的。

故曹操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