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云南之迪庆州维西县同乐村

最美云南之迪庆州维西县同乐村

1.同乐村位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的高山峡谷间,这也是三江并流的核心腹地,湍急的澜沧江穿峡而过,哺育着大江两岸的古老的少数民族。同乐行政村,属于山区。距离镇2.00公里, 国土面积60.95平方公里,海拔1840.00米,年平均气温14.30℃,年降水量947.70毫米,适宜种植小麦,水稻,玉米,油菜等农作物。

最美云南之迪庆州维西县同乐村

2.由于同乐村地处遥远而偏僻的大山中,受到外界文明冲击较小,从而使得这里仍保留着良好的生态和原始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同乐村是澜沧江流域典型的傈僳族村寨,整个村寨有106户人家,几乎全部都是傈僳族人,是维西县最具代表性和最古老的傈僳族山寨,已经成为云南省重点保护古村落。

最美云南之迪庆州维西县同乐村

3.初到同乐村,首先被震憾到的是依山而建的密集房屋,当地村民居住的房子用木板搭建而成,错落有序地分布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之上,这些鳞次栉比的房屋隔远看仿佛就象吸附在山涯上的巨大蜂巢,仔细一看这些蜂巢却都是一间间的小木屋组成的。

最美云南之迪庆州维西县同乐村

4.迪庆州维西县同乐村:“阿尺木刮”舞蹈的发源地,傈僳族阿尺木刮歌舞"阿迟木刮"是一种群众自娱性舞蹈,流传于以叶枝镇为中心的澜沧江上游地带,其特点是不用乐器,自始自终踏歌起舞,舞蹈一般分为六个,其曲调可缓可急,音符的跳动较频繁,且跳动幅度较大,给人以舒展自如的感受。每一乐曲开头,都有一个无唱词内容的起音,其声颤抖而悠长,宛如旷野里山羊悠悠长鸣。阿尺木刮发源于叶枝镇同乐村,主要流传在叶枝、康普和巴迪一带,故又称"倮当木刮瓦克"或"矣乃扒哇哇器",舞蹈的来源和形式与傈僳族群众半牧半农,特别是喜爱饲养山羊有关,是傈僳族人民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作为一个重要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民族歌舞载入了《中国民族歌舞集成》之中。

最美云南之迪庆州维西县同乐村

5.同乐村不仅房子是木头做的,就连屋顶上的瓦片也是木板的,这些厚实的木板上压着石头用来固定,这也形成了同乐村民居的另一大特色。

最美云南之迪庆州维西县同乐村

6.同乐村地处滇西北高原的大山深处,由于都是高山陡坡,种不出什么庄稼,出产最多的就是玉米,每年到了秋冬季节,家家户户房前都挂满了金灿灿的玉米,谁家挂的越多,也证明他们一家的收成好,这也算是同乐村的民俗景观。

最美云南之迪庆州维西县同乐村

7.同乐村由于地处偏远山区,知道的人也非常少,仍然保持非常原始生活状态,这里淳朴的傈僳族村民依旧保持着最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他们住着最原始的干栏式民居,日升而行日落而局,生产生活遵照自然规律,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延续着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生活。现在国家政策好了,扶贫的公路已经修到村口,但依山而建的村子,公路无法穿行在村子里,村民主要的运输工具也还是是依靠骡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