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VS順豐,一場快遞行業的新戰爭

京東VS順豐,一場快遞行業的新戰爭

文 | 藍洞商業(ID:value_creation)郭朝飛 翟文婷

劉強東曾發過一條微博,點名未來民營物流公司會成為京東和順豐引領的寡頭局面。雖然有一點競爭,但都可以成為巨頭,任何一家倒掉都是行業損失。

話音落地兩年後,京東物流正式加入戰團,面向C端用戶推出個人快遞業務。也就是說,以後你想收發快遞,又多了一個選擇。

「藍洞商業」下單體驗了一把,來取貨的快遞小哥說,京東物流的定位是:順豐的體驗,四通的價格。

京東物流CEO王振輝對外發聲,京東快遞定位高品質,希望能讓消費者多一種差異化選擇。今年京東快遞率先在北上廣開展業務,明年擴展至30~50個重點城市,之後推向全國。

實際上,2017年中我採訪王振輝時,他就隱晦地暗示,雖然當前階段京東物流沒有多點對多點業務,但這個能力他們不能缺失,要提前佈局。

京東物流戰略總監包燕昨天在接受「藍洞商業」等媒體採訪時說,從快遞到供應鏈,京東物流會提供一整套的物流解決方案。無論是對商家還是消費者,京東的目標是都能提供差異化的高品質服務。

這樣算下來,京東物流手上的牌面情況已經很清楚,京東快遞、京東供應鏈、京東冷鏈、京東快運、京東跨境和京東雲倉。

在今天上午的2018全球智能物流峰會上,王振輝提出,未來得供應鏈者,得天下。

但是快遞行業早已血雨腥風,順豐、中通、申通、圓通等更是早已完成上市。京東物流的差異化競爭,會是整個快遞行業的新變量,還是僅僅對京東生態的一個補充?

新玩家的新打法

個人快遞市場玩家眾多,京東快遞是絕對的後來者,看似先機全無。

但王振輝說,京東快遞可以提供高品質和差異化的服務,“更便捷、更安全、更豐富”。

消費者可以通過京東APP、京東快遞微信小程序、“京東快遞小哥”微信公眾號等入口發送快遞,未來還可以通過京東包裝箱等下單。此外,京東快遞全年365天無休,快遞小哥1小時上門攬件。

不過目前“寄件服務”按鍵在京東-我的頁面,入口有些隱蔽,不是首頁位置。

為了保證安全,京東快遞採用微笑面單,快遞面單上隱藏收寄雙方的手機號碼和地址中的部分信息,以笑臉(^_^)代替,以保護用戶隱私。

同時,個人快遞攬收由京東物流全自營配送員團隊負責。與很多快遞類似,京東快遞亦提供保價服務,保費為保價金額的千分之三。若出現快遞損毀或丟失,京東快遞將按標準賠償。

值得注意的是,消費者沒有保價,京東快遞也會賠償,最高不超過原運費的九倍。

作為後來者,京東快遞會增加多種玩法吸引用戶。王振輝介紹,比如說京東PLUS會員,會員日的時候會去做一元寄快遞、五折寄快遞之類的活動。

在他看來,無論企業還是個人服務,速度都是物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京東會通過快捷與便利吸引用戶。

我們試用之後發現,相同收發地址下,京東和順豐的價格時效對比還是有略微差別。京東11元,明天22點前到;順豐13元,明天12點前到。


京東VS順豐,一場快遞行業的新戰爭


除了標準化的普惠寄件“特惠送”,京東快遞依託航空運力推出“特快送”,兩地可次日或隔日送達,針對同城,京東快遞推出了類似閃送的產品“同城即日”,其速度以小時計。另外,由專車專人取件、送件的“京尊達”,也將應用於個人快遞業務,將在北京、上海、杭州、武漢等地展開。

正式宣佈推出個人快遞的業務之前,今年9月,京東物流進行了內部測試和小範圍調試驗證。

包燕認為,整個快遞市場,包括個人快遞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所以整個市場在變大,京東更多的是用差異化服務來滿足消費者需求。

事實上,從2016年開始,京東物流開始針對B端快遞進行攬件,其中包括很多小B用戶。包燕給出的數據是,今年以來,B端快遞訂單和收入的增長一直保持三位數的增速,京東物流對整個快遞的流程和體系做了很大調整,所以針對C端也具備了攬收能力。

十年謀劃

2007年,劉強東決定自建物流,持續重金投入,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這讓京東飽受爭議和質疑。

誰也沒有料到,此後自有物流體系成了京東的核心競爭力之一。2017年4月,京東物流正式對外宣佈開放獨立,劉強東希望它成為第四次零售革命真正的商業基礎設施。

事實上,不止京東,各快遞公司和電商平臺都試圖強化自身定製化物流解決方案的能力。

但一直以來,京東積累最深的是從倉庫到終端的管理,尤其是局部區域的訂單處理效率。在開放業務中,京東曾把商家入倉作為核心戰略目標,王振輝說,“我們希望商家把貨放到京東倉庫,這是我們擅長的。”

他承認,一點對多點京東最強,多點對多點還是快遞公司厲害。京東的物流網絡也是按照由倉到配的邏輯進行佈局的。

從過去京東開放業務的歷史合作數據來看,京東更多隻是承接了配送環節的服務。在目前每天100多萬的非自營外單中,單純配送訂單佔比達到60%。京東物流規劃部負責人傅兵說,京東POP平臺約有1/3商戶在使用京東物流配送服務。

當然,京東物流的志向不僅在於平臺上的第三方電商賣家,王振輝最理想的狀態是找到那些品牌商讓他們直接把貨的物流服務都外包給京東。

“你想想是不是跟他們談更好?”他反問我。

他們確實發力兇猛。2017年比去年業績增長很多,而且每年目標都被調高。3C、日百和服裝等行業都簽下一些大品牌,但王振輝不願透露具體名字,“這是個好生意,但不是高調的生意。”

如果說京東希望對整個行業有所觸動或貢獻,那就是通過技術驅動和供應鏈整體服務去實現。

比如京東非常重視的X事業部。劉強東一貫的態度是預算不設上限,所以在人才招募、技術試驗方面他們都沒有明顯的禁忌或束縛。

2017年“618”之後,京東無人倉在全國部署,會比無人機、無人車進度快一些。但X事業部負責人肖軍不會嚴格區分誰快誰慢,在他看來是三個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技術解決問題思路。

在10月18日2018全球智能物流峰會現場,京東自主研發的各種物流黑科技悉數亮相。無論是無人倉中的各式機器人還是無人機、配送機器人,都讓人大開眼界,更有一輛L4級別的無人重卡停在外展區,吸睛無數。

當然,對外開放的技術能力也是重點發力方向,比如繼續完善全國網絡建設,發力航空路線。重點建設幹線運輸,提高異地發全國的時效。

“全國範圍內,今天下單,最晚第三天大部分貨物能送達。”這是他們期望的理想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