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雲南之瑞麗,中緬一寨兩國

最美雲南之瑞麗,中緬一寨兩國

1.瑞麗,一個美麗時尚的名字。乍聽,很多人會先想到那本時尚雜誌。而本文所指的則是位於我國雲南省西部的邊境口岸城市--瑞麗,其隸屬雲南德宏州,東靠潞西,北接隴川,西北、西南、東南與緬甸相連,毗鄰緬甸木姐市,是一個極富民族風情和異國情調的地方。

最美雲南之瑞麗,中緬一寨兩國

2.瑞麗旅遊,最大亮點是邊境和民俗風情。在這美麗富饒的西南邊陲之地,分佈著中國的瑞麗、畹町和緬甸的木姐、南坎、九穀五座城市,其中“一院兩國”、“一井兩國”、“一街兩國”、“一橋兩國”、“一寨兩國”的奇特邊境景觀為世界罕見。

最美雲南之瑞麗,中緬一寨兩國

3.瑞麗有近170公里的國境線,界碑60多座,瑞麗江是中緬兩國的分界,南北兩岸各為領土,與緬甸木姐市、南坎縣山水相連,村寨相依,兩國邊民通婚互市,友好往來,源遠流長。在這其間中緬兩國的自然通道無數,明路暗道都有,而且邊境管理十分寬鬆,兩國民眾往來相當自由,就連國境圍欄下還有大家“視而不見”的“狗洞”供兩地民眾私下往來,開放程度令人咋舌。

最美雲南之瑞麗,中緬一寨兩國

4.談到這裡中緬兩國水乳交融的友好情誼,“一寨兩國”就不得不提。在雲南省德宏州瑞麗市西南約11公里處有一個世界罕見的邊境奇特風情的“銀井寨”,其位於中緬邊境71號界碑旁,國境線將整個村寨一分為二,位於中國的稱為銀井,位於緬方的稱為芒秀,形成了“一個寨子分屬兩個國家”的獨特景觀,寨中的國境線以竹籬、村道、水溝、土埂為界。

最美雲南之瑞麗,中緬一寨兩國

5.“一寨兩國”景點距離瑞麗市區約10餘公里,位於有名的中緬邊境71號界碑旁,是典型的“一個寨子兩個國家”地理奇觀。國境線將一個傣族村寨一分為二,中方一側的稱為銀井,緬方一側的稱為芒秀。

最美雲南之瑞麗,中緬一寨兩國

6.寨中的國境線以竹籬、村道、水溝、土埂為界,因此,中國的瓜藤爬到緬甸的竹籬上去結瓜,緬甸的母雞跑到中國居民家裡生蛋便成了常有的事。邊民們每月數十次地穿越國境線而渾然不覺。寨子裡的老百姓語言相通、習俗相同。

最美雲南之瑞麗,中緬一寨兩國

7.傣族烹調以煮、烤、煎、炸、涼拌為主,很少做炒菜。傣族最愛吃帶酸味的食品,連雞鴨魚肉也做成酸味的,所以人們把傣族稱為"酸擺夷"。這和德宏炎熱的氣候有關,帶酸味的食品開胃,能增進食慾。傣族製作的酸筍、酸菜、酸醋、酸魚等非常爽口。火燒豬、潑水粑粑、竹筒粑粑、豌豆麵湯圓、黃糯米飯、烤魚、稀豆粉米線、米幹、乾巴菜、撒苤等等。大多小吃以香、酸為主,甜、辣、苦也融於其中。常常一道很小的美食上,傣家人就可以使之溶進十幾種類甚至幾十種香料。

最美雲南之瑞麗,中緬一寨兩國

8.寨子裡的"一蕩兩國"鞦韆坐落於國境線旁,對面就是緬方的芒秀村,坐上去輕輕一蕩,便可瞬間"出國"。自2008年以來,銀井邊防工作站幫助銀井村成立治安調解隊、扶持駐地經濟建設,大力支持邊疆教育事業,先後成功打造銀井愛民固邊模範村和響譽全國的雲井邊防小學。銀井小學裡有很多緬甸"小留學生",他們大部分都是對面芒秀村村民的子女。由於中國教育條件比緬方好,很多芒秀村民都願意將子女送到中方一側的小學就讀。每天清晨和午後,這些"小留學生"們就背起小書包,很自然地跨過國境,每天數度往返於兩國之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