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男子「養生」三年 體重暴降到80多斤?讓醫生懵了

身高175釐米的漢子,體重卻僅80多斤,皮膚乾癟無光澤,同時還伴有便秘、失眠等一串的健康問題。杭州的趙先生(化名)怎麼都想不通,把自己“折騰”至此的竟是自己最最關注的養身保健。而要不是及時得到了杭州市七醫院心身醫學科尹巖、劉義、韋又丹等醫生的幫助,他的狀況還在繼續糟糕下去。

究竟是怎樣的養身保健方法會如此“傷”人?

注重養生保健三年

人卻“縮水”將近一半

趙先生今年49歲,是一位資深IT從業人員。人到中年且又有經濟實力,養生保健的意識與需求自然更甚。大約三年前,因為久坐、熬夜、三餐不定等工作的特殊性,趙先生常常會覺得疲乏、白天容易打瞌睡,及腸胃不舒服等。又考慮到這個年齡段的人往往健康問題頻發,於是他開始重視養生保健起來。

或許是因為跟電腦打交道的時間長了,趙先生所謂的養生保健主要求助於網絡,他幾乎每天都會花一定的時間在網上瀏覽各種養生保健知識,然後還自創了一套令人費解的“養生保健法”。

“比如:他按查到的資料給自己做中醫體質辨識,得出的結論是脾胃虛弱、肝腎不足,而因為水果是寒性的,會讓脾胃更虛弱,為此這三年來他不吃任何水果。再比如:他在網上看到資料說喝水太多會增加腎臟負擔,因此他近一年來除了吃飯時喝點湯,其餘時間滴水不沾,怕會得尿毒症。又比如:他不知看了哪裡的信息後相信養生得淡薄寧靜、少動多睡,於是白天也總是躺在床上。”劉義醫生說。

在趙先生住院期間詳聊病史時,把在場的醫生護士都驚呆了。短短三年時間,他的體重從原先的150多斤降到80多斤,整個人“縮水”了將近一半,皮膚乾癟無光澤,同時還伴有便秘、無力、焦慮等一串的健康問題,尤其是近一年多來連正常的工作都已無法勝任。

家裡人看著擔心,特別是體重銳減,不能排除是惡性腫瘤的可能,就勸他上醫院看看。做了胃鏡、腸鏡等一堆的檢查,結果都顯示沒有大問題,但他如此糟糕的身體狀況,醫生覺得仍有必要吃點藥。對此,趙先生斷然拒絕,他的理由是吃藥會傷肝。

在養生保健路上

走偏的這兩類人最多

無奈之下,趙先生一家才求助於杭七院的心理醫生,診斷為嚴重的焦慮症。

住院治療了兩個多星期,除了常規的用上抗焦慮藥之外,醫生們一邊為他做認知的矯正,在當下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養生保健知識滿天飛,恰好大家生活條件好了對這方面非常關注,只是因缺乏專業的醫學知識,很容易對號入座而“誤入歧途”。劉義醫生說,就拿中醫體質辨識來說,是件非常專業的事情,趙先生胡亂給自己下結論,然後又片面地理解各種養生保健知識,結果把自己生生地折騰到如此虛弱。因此,一邊又進行中藥綜合調理。不久前出院時,他的體重已長到90多斤,臉上的皮膚也有了光澤,準備再養養回去上班。

“類似趙先生這樣在養身保健的道路上走偏的人並非個例,在我們的門診病人與諮詢電話中常常都能碰到,比如有的人胃不舒服了就擔心自己得了胃癌而四處檢查,再比如有的人去醫院打了針後,總擔心消毒不徹底而染上HIV、乙肝等傳染病。”尹巖醫生告訴記者。

他們經觀察還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這些人主要集中在兩個年齡段。一個是剛上班的年輕人,他們多為單身,有時間關注自己的身體,其中又以女性居多。另一個是準備退休的老人,這些人中性別特徵不明顯,主要還是辛勞了大半輩子,身體也發出了一些警報,退休後有錢又有閒了,便把更多心思放在了養生保健上。

而無論是哪個年齡段的人,尹巖醫生說,他們都具有個性敏感、多疑的共性,他們喜歡上網去查各種養生保健知識,但因缺乏醫學知識背景,對看到的東西難辨真偽,很容易對號入座,鑽進牛角尖,最終把自己的情緒搞得非常焦慮。他們已接診很多患者,身體有一點不適就上網查對,越差越害怕,本來是沒什麼大問題,結果卻給自己弄出個焦慮症。

因此,對於養生保健這事,幾位醫生都覺得大家重視沒有錯,只是得把握分寸,儘量去查閱那些來自權威機構的信息資料,最好是能找專業的醫生,制定科學系統的個性化方案,切忌自己給自己胡亂“把脈開方”

(錢江晚報 記者 何麗娜 通訊員 李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