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歼20和歼11B+,为何我国还要买苏35?

CD001A


歼20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战斗机,其优异的性能,出色的气动布局和先进的航电系统,使其成为了世界顶尖的战机之一,但既然我国已经有了如此先进的战机,为何还要从俄罗斯购买苏35战机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空军的F15技惊四座,苏35”终极侧卫“正式专门为了对付F15C而研制的,是由苏霍伊设计局在苏27战机的基础上,深度改进研发的单座双发、超机动多用途全天候重型空优战斗机。它刚一出世便凭借着”弗罗洛夫法轮“机动震惊世界,1990年的各个航展中更是独领风骚,出尽风头。

如今的苏35,去掉了早期型号中的前翼设计,外形酷似兄弟战机苏27及歼11。但不同于旧时“侧卫”家族的是,苏35的翼展从14.7米增加到了15.3米,从而提升了机翼油箱的载油量,在垂尾内也增设了一处油箱,这种改进使得苏35的载油量增加了2.1吨,在不算副油箱的情况下达到惊人的11.5吨。这种强大的载油量使得苏35成为了战斗机中的“长跑冠军”。有报道称其作战半径达到了惊人的2000公里。

我国的歼20虽然比苏35高出一代,但是毕竟产量有限,目前爆出的最大编队也不过4架而已,要想大规模列装部队形成强有力的战斗力,只能说还有一段路要走。况且作为新型战机,除了飞行员需要适应它,更重要的是不同型号战机之间的相互配合,这才是现代战争的重中之重。

就目前世界空军格局来看,除了个别军事强国配备四代战机外,大部分国家仍然是三代机扛大梁,而我国空军目前也是以三代机为主要作战力量,而作为三代机中的顶配佼佼者,苏35的战力可以说是技压群雄,甚至能和四代机一较高下,而且相比于四代机的造价,苏35也更有优势,这样经济实惠,物美价廉的战斗机难道不值得买吗?

就目前的情势来看,歼20要想真正融入我国的空军作战体系,充分发挥其作战力量,还要不断的摸索和磨合,要进行一系列的演习和调整,加强与其他型号战机的战术配合,从而使其完美的发挥出自身的力量。因此,为了响应我国空军“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目标,跑得快,跑的远,力气大,体格壮,性子稳,眼睛尖,磨合时间长,又身手灵敏的“一流高手”苏35,就成为了我国空军一个承上启下的战机型号,引进苏35也是符合现状的明智之举。它将成为未来我国空中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卫我国的国土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迷彩虎军事


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歼-20的服役可以说是为我们的空军部队增添了极大的力量,至少在应对周边五代机威胁时我空军不在被动;而歼11B+的出现也让与F15等机型的对抗中,一度落居下风的人民空军有了能与之对抗的武器装备。相比歼20,俄罗斯不具备隐身能力的苏-35其实是稍微逊色一些的,那么我国为什么还花费20亿美元去采购苏35战机呢?

事实上,从上个世纪开始,我国就大量采购过俄罗斯的战机,并且花费远比现在高,主要机型有苏27和苏30。而虽然歼-20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足够高的水平,但它毕竟是三代机对于我国其他战机来说,还是苏35的引进还是存在的实际意义更大一些。

首先,对于歼16和歼11D来说,正是因为借鉴了苏35的一些相关技术,然后经过我国研究人员的相关改造升级,才会有了现在的歼11B。这样看来,苏35的引进可以说是间接的丰富了我国的空军力量。

另外,苏-35也可以作为我国用来对抗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一款战机。虽然对于美国的F-35而言,苏-35并没有什么优势,但是在这一方面我们已经有了歼-20来作为杀手锏,所以苏-35来作为对抗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空军力量还是很乐观的,毕竟这些国家的空军实力并不强。

所以说,采购苏-35的目的一个是提供重要技术给我国的部分战机,一个就是作为我国空军部队中的一股重要力量。据近期报道,这一批从俄罗斯采购的苏-35已经完成了相关测试,作战能力也得到了改造提升,而且已经成功在南海执行了一系列任务。考虑到第一个目的已经达到,那么这个报道的发表也意味着其第二个目的即将实现。


利刃军事


因为我国目前还没有一款类似苏-35这种重型“四代+”战斗机,在歼-20尚未批量生产前,引进苏-35是可以确保我空军在对抗中掌握一定空中优势的。另外,由于苏-35可算作是苏-27系列战斗机的“终极改款”,这对于我国的歼-11系列战斗机的未来发展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借鉴。

苏-35战斗机

资料显示,苏-35相较于之前的苏-27系列战斗机,在机体上使用了更多的复合材料,寿命提升到6000小时以上;取消了减速板,增加了机翼面积,再度对苏-27的气动设计进行了优化。此外,苏-35换装了推力更大的117S矢量发动机,同时采用了全新的四余度数字线传飞控,实现了飞行控制、火力控制、发动机控制上的深度融合,苏-35的整体机动性较之前有大幅提高。

苏-35战斗机座舱

在航电系统上,苏-35采用了KPrNO-35瞄准导航综合系统,该系统可整合全机多种电子部件,核心为Sh135“雪豹”无源相控阵雷达,另外还有OLS-35红外搜索跟踪系统、L265M10R“希比内-M”电子战套件等。

网络流传的歼-16电子战飞机照片

作为对比,我国现阶段在役的最先进歼-11系列战机应属歼-16,其定位是战斗轰炸机,并非以“空优”作战为主,从歼-16的电子战机型看,该机航电或许不弱于苏-35,但在机体结构、发动机方面距苏-35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此外,在数量上我国订购的24架苏-35,已到货14架,这对于提前熟悉新技术带来的战争模式转变,还是很有帮助的。


鼎盛军事


2015年11月,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与中国政府签署了一份涉及24架苏-35SK战斗机的交易合同,包括总价值25亿美元。除飞机本身之外,合同应该还包括备件、培训和配套武器,最后一项中至少有一批RVV-SD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也就是R-77-1的出口型,增加了射程)。



头4架苏-35SK在2016年底抵达中国,第二批10架在2017年交付。苏-35抵达后都被编入广州湛江基地,并迅速形成战斗力,开始执行南海巡航任务。该机于5月11日首次护航轰-6K战略轰炸机,从南北双向绕岛飞行。



苏-35既不是隐身战斗机,航电也没有歼-16先进,装备的还是无源相控阵雷达,为什么还有进口呢?从目前看来,我国购买苏-35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通过购买俄罗斯最先进的4++代战斗机来维持与俄罗斯的传统军备经贸关系。

2、深入了解俄罗斯在战斗机先进航空电子设备和发动机系统上的进展,并能让中国空军获得一个探索和发展推力矢量战术的机会(苏-35是中国唯一现役推力矢量战斗机)。



3、苏-35是现货产品,装备部队后能迅速形成战斗力。由于苏-35继承了苏-27优秀的载荷/航程能力,内油进一步增大,航程达3400公里,作战半径约1600公里,是目前我国“侧卫”系列战斗机中航程最大的。所以该机是目前中国空军现役“侧卫”系列战斗机中最适合护航轰-6K进行绕岛巡航任务的,也是最适合执行南海巡航任务的。


飞猪涨姿势


(苏35战机)

首先苏35是苏27型号的终极改进型,可以说是苏霍伊几十年经验设计出的最完美苏27改进型号。苏35的使用寿命、起飞重量都比苏27有脱胎换骨的变化,俗话说“知子莫若母”,苏霍伊设计局做为苏27的创作者,对苏27的内部结构如何改进肯定是最有数的,这点不是中国沈飞能比的上的。引进苏35后,苏35的内部架构是如何改进的、机体强度如何加强都会被我国拿来参考。在消化了这些技术经验后,可以反馈到后续发展的歼11D上。同时沈飞近年来忙于歼16、歼15、歼11B的生产,产能已经接近饱和,引进20多架苏35正好可以弥补近年来老型号的苏27、歼11A退役的缺口。

(117S发动机)

同时苏35的发动机117S是一款非常成熟先进的矢量推力发动机,是我国目前能接触到的最先进矢量发动机。俄罗斯不肯单独提供117S发动机,我国也只好借机引进苏35时采购一批117S发动机。117S发动机无论推力还是矢量技术的可靠性都远胜于印度苏30MKI的AL31FP发动机,并且苏35真正实现了矢量发动机与火控、飞控的完善整合,实现了所谓的“飞火推一体化”技术。而印度的苏30MKI只是将矢量喷口与飞控简单的整合到一起,做一些复杂动作还需要飞行员手动控制矢量喷口。我国的歼20未来肯定也要面临矢量发动机与“飞火推一体化”技术的难题,引进苏35后将是一个非常好的借鉴,让将来我国在为歼20配置矢量发动机时少走一些弯路。

(歼20)

目前我国歼20还处在小规模边生产边完善阶段,主力仍是歼11B、歼10、歼16为主体的三代机群,如何发挥出三代机最大战斗潜力仍然是未来我国重点研究项目,目前我国还没有任何一款能与苏35匹敌的三代机,引进苏35能在歼20形成完全战斗力前,彻底压制周边空军的F15、苏30等战机。让我国未来10年内能安心完善歼20战机。


军情解析


因为我国暂时缺乏一款三代半重型制空战机,歼10C虽然够先进,但是不是重型战机,航程不够远,载弹量不够多,在与周边国家进行对抗时无法保证优势地位,歼11B再怎么改进,底子也还是歼11改进版,对于原版苏27的机体结构与飞行性能并没有脱胎换骨的改变,本质上还是一款三代改进战斗机。新型的三代半歼11D研制进度缓慢,时间上比较紧迫。而歼20还没有足够成熟,数量与产能不足,价格很贵。所以说购买苏35是应急用的,可以快速填补三代半重型战机的战力空缺,而且苏35对原版苏27的机体结构与飞控系统设计进行了脱胎换骨的重构,发动机与矢量推进系统的设计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对我们的飞机研制由借鉴作用,随苏35一起进口的俄制机载武器也是值得研究的,苏35虽然不是四代机,但是在世界范围内,苏35可以称作是最强的非四代机了,足以压制周边国家的F15K,阵风等劲敌。

苏35是可以伴随轰六K巡航南海的,在东海上空与日本的F15J进行周旋丝毫不吃亏。在歼11D的研制方面,苏35可以提供技术借鉴,尤其是对于原版苏27的原始设计改动,是目前沈飞比较欠缺的。苏35上面的L波段襟翼雷达等电子设备也颇具俄罗斯特色,其中的秘密也是很有价值的


业余自媒体选手


中国在进口Su-27SK并开始仿制之后,实际上J-11,J-15,J-16的水平并没有很多人想的那么高。J-11A基本可以看作是无修改的Su-27SK,雷达还是机械扫描,倒置卡塞格伦天线的N-001雷达,其性能不必多说,相比20世纪80年代同期F-15C使用的平板缝隙天线AN/APG-63雷达差了不少。

而J-11B是使用国产航电+平板缝隙天线雷达的Su-27SK,性能略微优于使用F-100发动机(10吨加力推力)的F-15C,当时相比2000年以后装备AIM-9X,换装AESA有源相控阵雷达与F-110发动机(13吨加力推力)的F-15C,性能还有一定差距。

而J-15就是国产航电的Su-33。至于J-16?航电比较先进,基本可以看作是使用AESA有源相控阵雷达与国产航电的Su-30MK。

而Su-35呢?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至于和J-16的AESA相比不好说,姑且看作是J-16在航电上不输于Su-35。

但是在机体结构和气动外形上,国产的J-11系列和Su-35的差距就非常大了。

从Su-27SK到Su-35SK,虽然气动外形的变化并不太大,但是内部结构的变化是非常大的。

这些内部结构的改进使得Su-35SK的静不稳定度从Su-27SK的5%提高到了15%,极大的提高了机动性能,同时Su-35SK的内部载油也从Su-27SK的9吨提高到了12.5吨,航程提高了45%,挂架也增加了两个,滚转率提高了40%。

之前美国人对F-35做性能评估时就曾经有这么一段:“因为舍弃了1.6M以后的飞行要求,F-35在0.8-1.2M下的气动优化可以做的更好,从0.8M-1.2M的加速时间比Su-27SK快20%,比Su-35SK快5%。”

虽然只是侧面评价,不过Su-35SK相比Su-27SK乃至机体架构大致相同的J-11A,B,飞行性能的提升是不言而喻的。

虽然如今中国有J-20,但是J-20也无法替代大量的J-11系列战斗机,中国对J-11系列的改进也已经排上日程表,那么进口一款先进的四代机Su-35SK作为参考又有何不可呢?


白虎堂


我国空军结构目前的情况是这样的。

歼20,重型第五代单座战斗机。歼11B,重型第四代单座战斗机。歼10C,中型第四代半单座战斗机。歼16,重型四代半双座战斗机。歼10A,中型四代单座战斗机。歼11A,重型四代单座战斗机。综合看,我国缺乏重型单座四代半飞机。



苏35是一种空优设计的远程单座战斗机。

也就是缺乏一款以空战为主的重型四代半飞机 ,我国虽有四代半飞机,但要么是双座的歼16这种打远程的空中巡洋舰,要么是单发的歼10C这种中型飞机,他们都不是以空中能量空战为主的四代半单座重型飞机。

这种情况下,我国只能把歼16和苏30这种飞机用来为远程航空兵护航,我国多次外出巡航的轰6K编队都是拿苏30护航,其他飞机飞不了那么远,歼16又太珍贵,是一种隐形涂料加AESA有源相控阵雷达设计的,使用超远程空空导弹的体系攻击型飞机,如此看来,以压制对方主力战斗机为主业的,性能先进的四代半飞机,我们还没有。



我国歼11D研发计划取消,对于苏35的引进是一个关键。

原本我们打算用歼11D来担当此任,奈何歼11D磕磕绊绊最终没有研发成功,而是把技术用在新批次的歼11B上了,苏35战机性能强大,有世界上第一种三维矢量发动机,有单发14.5吨推力的117S发动机,有强大的PESA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气动设计优秀,是苏霍伊家族最新改型,确实也很不错了。既然没有11D了,那买买苏35也可以啊,可以充实力量,何乐而不为呢!

再说了,购买苏35对于我国尽快接触矢量发动机飞机有好处,不论是积累战术经验,还是对抗经验都很好,毕竟苏35之前,我国没有现役的矢量发动机飞机。



苏35一改俄系飞机电子设备差的特征,座舱显示系统很不错。

回答者简介:张浩,亚太智库研究员,《舰载武器》杂志评论员,在《兵器》、《舰载武器》等多家军事期刊发表《现代山地战怎么打》、《共和国炮艇小传》、《夺滩奇兵》等文章30余篇,在海军作战理论和海上作战武器装备等领域有独特见解,著有《预警机、电子战机》一书,获得军迷群体一致好评。


海事先锋


苏35本身还是一架比较优秀的战机,有他自身的优点。放在它的祖国俄罗斯,有些问题不会发生,但拿到中国,就会出现状况。

譬如我们买的这24架,问题很明显:太少了。

算上损耗、维护和部署问题,未来真的爆发战争,能及时上前线的苏35也就是个位数,放在中国这么大的国土上,和中国空军的这么大的规模里,这批苏35的战斗力几乎等于零。

如果在俄罗斯,装备200架,自然不存在这个问题。

苏35在中国最大问题是只能使用俄制武器。这是最让人不放心的地方,飞机再好,导弹不行也是枉然。

这些年俄制空空导弹的口碑太差,而中国近期各种先进空空导弹不断露面,这方面要肯定超过俄罗斯的。所以中国引进苏35的同时,尴尬的是我们还得买落后的俄制武器。这俄制武器买多了,不打仗还是浪费。买少了,真打起来,供应还是问题。

综上两点,中国空军对这24架苏35是不会有什么期望值的。

那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钱买呢?

我个人还是觉得苏35一定要买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随时掌握其他国家的科技水平,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很多反对购买苏35的朋友,想都不用想,掉头就骂满清闭关锁国。买苏35就是在学习,交点学费也是应该。至于有人说购买苏35是为了帮助俄罗斯维护航空工业,我这种内心不够光明的人是绝对不认同的。

所以,苏35与其说是为中国空军买的,倒不如说是为中国的军工的科学家、工程师买的,我猜的没错的话,现在已经拆两架了。

而俄罗斯人也不傻,绝对是知道咱们的意图的。这就是为什么这桩买卖谈了好几年:讲价。这个世界上是没有什么事儿是不能商量的,你要研究我并不是问题,价钱,才是问题。


锐视觉何老师



实际上买苏-35这件事儿,更多还是体现两国关系亲密程度与军事互信的高度。当然,苏-35S作为一款俄军最新型的主力战机来说,对提高我空军的装备水平也确实是有一些帮助的。

对于为啥采购苏-35战机,相关的观点太多了。什么获得发动机技术?填补歼20出来前的战力空白?弥补产能不足?等等,其实这些理由都站不住脚,毕竟不算歼20,国产的三代半战机,歼11D、歼10BC、歼16战机早已开始量产并装备部队,说产能不足?确实有点勉强;对于战力空白来说,苏-35也没有强到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地步,再说就24架数量上也形不成优势;至于苏-35S的性能确实不错,但也没有达到碾压周边的实力;致于说要获得117S发动机?该发动机,性能上也没有达到四代涡轮风扇发动机的性能,用它来跟国产涡扇10改进型发动机相比也没有啥明显的优势,为了一个没有代差的发动机就买一堆整机,也不太划算。至于航电系统雷达系统,国产歼20服役之后,相信不会比苏-35S使用的差。尤其歼20在复合材料上、电子设备、武器配置上基本已经全面领先俄制同类战机了。

那么到底是啥原因要采购苏-35呢?从获得技术的需求上来看,最有可能的就是获得苏-35S配备的矢量发动机使用经验。毕竟我军现役的空战装备,还没批量配备矢量发动机;但是未来歼20战机将会装备这样的动力,那么对于飞行员来说,如果能提前熟悉使用试用矢量发动机,对过度到歼20战机有很大的帮助。而这时苏-35S战机正好也满足要求,可以让我军飞行员与地勤人员也提供熟悉矢量发动机的使用与维护;同时为了帮助一下缺钱的俄罗斯,我们采购一定数量的先进战机也有利于两国之间的关系发展。毕竟贸易顺差太大,让本来就缺钱的俄罗斯不好受,送点钱去过也算是雪中送炭~~~


分享到:


相關文章: